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契 完结+番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莺也是进过三司的人,自然懂这个道理,往日三司出了什么好料子,必定会被那些贵人争抢。她明白卫舟这是给她介绍客源呢。
  卫舟放心将这事交给卫莺,还给她画了好些蚊帐花样,吊着的、有花边的、四方的、基本款,等等。又同她道:“你既然着意以此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就是实时更新款式,毕竟这帐子看着复杂,实则也不难仿制。”
  卫莺笑着点头应了,却没告诉自家阿兄,拿这帐子当安身立命的本事,那是她三年前说的天真话呢,现在她可不止学了这一样本事,她也能纺棉,棉卖的可比麻贵些,她还能做羽绒服。
  那羽绒最容易从布里钻出来,她可是同六哥研究好久,才想法子把羽绒固定好,将羽绒服做的轻巧好看又保暖。
  她还学了做饭的手艺,郑家做吃食可讲究了,比别家多了炒菜的做法,卫舟还会用香料、舍得用油,他还常常心疼阿茂小孩子不能吃肉,老给他做些蛋制品、豆制品、奶制品的点心。
  这些在外面都是学不到的,但卫莺因着帮凌婶子忙,都学到了,郑家也不对她设防。
  卫莺想着,即便自己日后眼睛不好了,手脚不利索了,凭这些吃食手艺也能过好日子。
  现在她也不觉得帐子是自己唯一的依靠了。
  卫舟解决了帐子的事,又预备出门准备吃食。
  既然郑蕴打算让他老师提点阿茂,卫舟就想着不论如何也尽量将这老师留下来,不能让他住县城里的别院去。
  所以他打算在住宿环境和吃食上下功夫。
  务必让老师愿意留宿,还要住的开心,开心到愿意在郑蕴科考之际多多指导,愿意主动教阿茂读书。
  他先去找阿留,向他预定一部分蜜,着重定了枇杷蜜和棉花蜜,这两种都是好蜜,数量稀少,但因为枇杷棉花本就是卫舟的,阿留也愿意定给卫舟。
  卫舟又去找曹五郎定了一批混合蜜。
  阿留是将养蜂当做养家糊口的事业,因而很是细致,卫舟说的分蜂箱、养蜂王、蜜源等级,他都学的认真,养出来的蜂蜜都分不同罐子收好,还会将卫舟知道的稀薄蜂蜜知识点,食用方式、食用好处、注意事项等写了贴在罐子上,因而虽然事业刚起步,但生意很好。
  但曹五郎显然是更享受养蜂的乐趣,他虽然也做了蜂箱,分了蜂王,养了更多蜜蜂,但采蜜就没那么讲究了,仍是混合蜜比较多。
  但是两方蜜源不同,阿留多是棉花蜜和果蜜,曹五郎多是花蜜,两边生意也不会互相耽误,反正他们两个人是吃不下本地蜂蜜市场的。
  定好蜂蜜,卫舟又去找卫父,让他这些日子出卤味时都给家里留一些,再买一批成鸭,先养着,到时候老师来了,天天做不同花样给他吃,烤鸭、卤鸭、酒炖鸭、鸭血粉丝。
  反正如今他们家是可以放开了吃荤的。
  卫舟自觉一切准备妥当,就等老师来了。
  老师来的时候,整个万家村都轰动了,不是因为老师多有名,带了多少人,而是因为老师坐的是马车。
  卫舟自来到古代后,牛、驴、骡子都见过,也没见过马呢,这时候马可贵了,哪怕老师的马只是普通的褐色马,看不出品种,仍引得村里人人艳羡。
  老师只带着一个赶车的健仆,也没什么行囊,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上门,老师穿着圆领长袍,头上有巾子,下巴还留了一小撮胡子。
  郑蕴双手作揖,喊了声:“先生。”老师那是卫舟在家里的喊法,喊着喊着把郑蕴也带偏了。
  先生姓袁,很有名士气度的模样,也很名士的基本忽略了除郑蕴以外的人。
  卫舟没有任何意外,他好脾气的带着车夫将马车往后院带,除了草,还给马准备了水果,可以说很大方了。
  袁先生被郑蕴恭敬的请回家中,一见院子里的摆设,不空荡也显挤乱,这院中还有几颗小树,树下或有石凳或有秋千,一副充满生活气息的模样,他指着院中的树桩桌,赞了一句:“倒有些野趣。”
  这院子自卫舟来后,一天天变化,早跟三年前是两幅模样了,郑蕴看那桌子,那是一颗两个成人才能环抱的大树根,因村里造纸,砍树越来越多,卫舟见了常劝大家多种树,多用竹子、枯草造纸,少砍伐树木尤其是经年的大树。
  后来卫舟便将这大树根搬回家来,晒了些日子后,闲了便各处磨一磨雕一雕,待磨平了便刷刷桐油,还用红漆将年轮画深,便这么放在院中,还特地为这桌子配了几个小木桩凳子,这也是阿茂他们下棋、画画、写作业的地方。
  郑蕴便将这桌子的来处同先生说了,袁先生斜睨了郑蕴一眼,抬脚径直去了正院郑蕴的书房。
  哪想一进书房,却是惊到了。
  这书房里有两套座椅,一套高一些的,是配备了椅子的书桌,一套仍是跪坐的矮桌,旁边还有一个造型精致玲珑、设计巧妙的吊椅。
  这些都不足以惊到袁先生,令他震惊的是那贴着墙高到天花板的两个立式书架,那书架里的书摆放的满满当当。
  这些书自然是卫舟从杨文晏那里用手机拍好了,这几年一点点抄出来的,当然过程中因为字迹原因,郑蕴又重抄了一遍,这些事便不用多说。
  这些书卫舟也是学者图书馆用了心编了号的,一部分收藏作为传家之用,一部分复制专门给村里读书人抄看的,后边还贴了借读卡的。
  因这时候纸张柔软,书籍是不能立起来放的,因而看着放满了,实则数量不多。
  袁先生站在书架前赞叹两声,而后对弟子道:“好啊,你成日里写信跟我诉苦,问我要书要典籍的,没成想自己却收了这么些书。”
  郑蕴谦逊道:“这些书都是阿弟挣来的,都是些闲书,要论科举用书,还是得靠先生。”
  袁先生信手取下一本书翻看,一边冷哼道:“不必给我灌迷魂汤,你该学的我早就教你了,你后来要书还不是为了你那阿弟。”
  他这弟子素来孝顺,有了好东西也会孝敬他这个做先生的,只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每封信里必要赞一句他那家里头的阿弟。
  先前他写的信便是以“家中阿弟勤奋好学”开头,来求算术书,后来又是以“阿弟聪明懂事、聪慧能干”等开头,而后附上香皂、蜂蜜等物,说是孝敬自己的。
  那些吃食他吃着还算和胃口,那纸张粉笺也让人惊艳,那香皂确实比胰子好用,但是老跟他说阿弟是怎么一回事。
  袁先生拿着书本看了看,又从书架上挑了几本书,郑蕴赶忙上前殷勤的为老师捧书,他老师左看看右看看,便舒舒服服窝进了铺满小抱枕的吊椅中。
  袁先生一边看书一边问旁边恭敬的弟子:“你那阿弟当真有那般好,好到你这么百般硬邀我过来,指点他科考之事。”
  郑蕴道:“阿弟于算术一道却有天赋,更重要的是阿弟心地纯善。”说着他将卫舟偶然得到宝镜后同杨家换书的事一一道来。
  “且不提造纸一事为村里提供多少便利,便是得到这些书籍后,阿弟也从不藏私,不但尽快写出来给我,还大方任由村中人借读抄传。”郑蕴温声道:“阿弟这番,我又怎么能不为他打算。”
  袁先生先是诧异:“这些书是从杨家得来的?怪不得其中还有些珍品,这杨文昉对胞弟也是用心了。”只可惜他那个弟弟是个纨绔,不爱读书。
  造纸的事郑蕴也早早在信里跟袁先生提了的,袁先生便道:“他对你郑家确实有功,既如此,看在你的份上,我便指点他两句,只是,你这次科考可不能再出事了。”
  他这弟子已经耽搁两个考试,若是再耽搁,人家都要以为他这做先生的不会挑学生了。
  郑蕴喜道:“多谢先生,不敢有负先生厚望。”
  于是,没等卫舟祭出美食大法,袁先生便决定住下来了。
  

  ☆、33

  
  袁先生还去看了眼自己的住处,虽然窄小,但该有的都有,床上也挂了一幅如轻纱一般的帐子,他看了两眼道:“这个倒是比普通幔帐要轻薄,夏日里用着还算合心。”
  世家之中早有幔帐,且那些幔帐层层叠叠精致异常,这帐子唯一拿的出手就是轻薄用心。
  然后他对弟子道:“去把方才那个吊椅搬过来。”那吊椅底下是个厚墩,墩子上树立横杆,杆上吊着镂空的如鸟巢一般的空中挂椅,里边的小抱枕也柔软舒适。
  袁先生宣布那以后就是他用的了,他还对弟子劝诫:“如今虽然有胡床,但世家大族仍以正坐为主,你不可放纵沉溺这些玩物,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