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名相徐阶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阶生这么大,还没有进过县衙,走着走着,心里不免忐忑:〃不知县尊唤我何事?〃不知不觉来到县衙门口。徐阶发觉这华亭县衙并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衙门口有登闻鼓,左右有石狮,有佩刀衙役站立两旁,恰恰相反,倒是很简朴。入口处只是一牌楼,牌楼上匾额是四个字〃云闲日丽〃,牌楼的左边是班房,相当于现今的警卫室,有衙役值守,右边则是高高的瞭望台,上有军士来回走动。当班衙役问明情由,其中一个进去禀报。不一会,那衙役走了出来说:〃秀才可随我来。〃两人往里在甬道上走着,走了一箭之遥,只见左边是长长的照壁,右边就是县衙的头门,头门两侧,倒是有两蹲石狮,两人拾级而上。进了头门,二进是华亭县府各部办公用房,三进是二门,四进是大堂,县令判案之地,正对大堂,门前也有一牌坊,上书〃公生明〃三个大字,五进是和易堂,走进和易堂,往左一拐,便是官厅,知县日常办公之地。到了官厅门口,衙役报:〃秀才徐阶已带到!〃〃进来!〃衙役向徐阶一摆手,做了个请的姿势,便径自回走。
  徐阶整了整衣冠,跨过门坎,赶紧低头作揖:〃生员徐阶拜见大老爷!〃〃来来来,看座。〃聂豹笑吟吟。〃谢座。〃徐阶坐下,也不敢东张西望。倒是聂豹比较随和,说:〃秀才不必拘礼。〃说完又一声〃看茶〃。衙役送上茶来。谢过以后,徐阶才抬眼看县太爷,只见他宽衣大袖,一身便服,坐在案后,面白有须,笑容可掬。案上少不了是文房四宝,卷宗一叠,而两侧两架书橱,放满了书籍。徐阶心想,这聂知县,看来是个饱学之士。聂知县把身子扭向徐阶说:〃昨天在讲堂,你对得不错啊。〃〃大老爷谬奖,生员是胡诌。〃〃不必客气。〃沉默了一会,聂豹问起他家中情况,又说:〃当今世上儒学大家是何人?你知否?〃这个问题来得突然,徐阶不知怎么回答。因为大明朝重的是程朱理学,徐阶信服的却是心学,那可是与理学对着干的。〃你放心说,说错了也不会加罪与你。〃徐阶放大胆子说:〃生员浅见,当今儒学大家,非阳明先生莫属。〃〃何以见得?〃〃阳明先生四句教十分精辟,生员正学习揣摩。〃〃详细说来。〃徐阶受到鼓励,便畅所欲言,说了开来。
  于是徐阶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可是王阳*学的精髓。徐阶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四句教,倒令聂豹刮目相看。聂豹现在倒不想与徐阶理论这深奥的哲学问题,却对徐阶怎么了解四句教的过程产生了兴趣,便问:〃你从何处得来?〃〃禀大人,是从家父那里得来。家父现在江西宁都为朝廷奔走,阳明先生今年六月进军南昌,平定了宁王宸濠之乱,家父十分崇敬,便写来家书,勉生员以阳明先生为榜样,为国家建功立业,并告知了阳明先生心学的内容,附来了阳明先生的几册专著,学生拜读过,才粗知大概。〃
  聂豹听后大加赞许,觉得眼前这个秀才,是可造之才,而自己以阳明先生为师,对心学颇有研究,倒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又想当今取士,尊的还是理学,处置不当,此子蟾宫折桂,难了。聂豹想到这里便说:〃徐阶,本县觉得你为学勤勉,倒想收你为徒,你可愿意拜本县为师否?〃


  第八回 跨塘桥下抛尸惨不忍睹
  囹圄之中雇凶斩草除根
  听得知县大人说愿为己师,徐阶心头一阵发热。〃若蒙大人垂顾,生员喜出望外。〃刚想好了的回话还未及说出来,只听得门外急促的脚步声,一衙役匆匆忙忙奔了进来:〃禀报大人,跨塘桥下发现女尸!〃聂豹闻言,双眉一皱,摆手说:〃备轿,立刻通知师爷,吩咐快班、仵作,随本县去跨塘桥踏勘!〃说罢起身,便立即更衣,换上官服,戴上乌纱。忽看到徐阶还呆坐在那里,略作思考,对徐阶说:〃徐生员,今天你不必回县学,随本县去看看,了解了解民情。〃徐阶忙不迭站起,说:〃生员遵命。〃
  不消片刻,快班的四位公差已准备停当,聂县令快步走出,徐阶紧跟在后,走到〃云闲日丽〃牌坊前,早有一顶轿子停在那里,两个衙役分举〃肃静〃、〃回避〃木牌前导。匆忙间未为徐阶备马,徐阶反应很快,便说:〃聂大人,生员可以步行。〃聂县令略一点头,便吩咐师爷:〃好生照看徐生员。〃立即上轿,向城西而去。
  话说这跨塘桥,在府城的西面,距县衙有二里路,聂县令一行人走了不消半个时辰,便到跨塘桥堍,那里已围了一些人,交头接耳在议论。看见县太爷轿子停下,便纷纷散开,远远围观。
  这跨塘桥,在松江府可算得上一大胜景,素有〃云间第一桥〃之称,此桥一色青石筑成,一桥五孔,横空出世,很是雄伟。前人有《跨塘桥赋》称:〃于以成千载一时之胜事兮,增九峰三泖之辉光。肇锡嘉称曰云间第一兮,诚足以为斯桥之表彰。〃而宋朝时陆蒙也有《跨塘桥》诗加以赞美:〃路接张泾近,塘连谷水长。一声清鹤唳,片月在沧浪。〃这桥的风景之美,可以想见。
  而现在跨塘美景无人赏,人们围观的却是一具从水中捞起的女尸。待聂县令一行赶到岸边,只见尸体横陈,全身尽湿,浸泡已久,面目肿胀,模样十分可怕。那女子年龄不足四十,衣着考究,肤色较白,似生在富裕人家。聂县令观察一番便问:〃里正来了不曾?〃人堆里走出一中年男子,应道:〃小人在此。〃〃情况了解过不曾?此是谁家女眷?〃〃回大人的话,小人认识这妇人,是望江亭北杨家村杨友石的夫人辛氏。〃徐阶听了心头一跳:〃莫非是知也寺遇到的杨小姐的令堂?〃正疑虑间,又听得聂县令问:〃杨家的亲属来了没有?〃里正还未回答,只听得一阵哭声,奔过来三条汉子,见到聂县令,先是一愣,然后两人下跪,一人作揖,拜见过大老爷。聂县令未开口,里正殷勤地抢着说道:〃禀大人,此三位是杨老爷之弟,死者的三位小叔。〃指着跪着的两位说:〃此二人乃杨友成和杨友孙。〃又指站着作揖的那位说:〃此乃秀才杨友玉。死者是三人的嫂子。〃看看杨友玉,聂县令觉得面生,便问:〃这位生员,是在哪里读书?〃杨友玉答道:〃禀大人,在下是府学的生员。〃聂县令问:〃你们三人是何时知道你嫂子死讯的?〃杨友玉回道:〃禀大人,我们三人两天前发现家嫂不见,心中着急,派人四处寻找,不见踪影。刚听人传说,跨塘桥河里浮上一女尸,便思量可能是家嫂溺水自尽,所以哭奔而来。〃聂县令何等聪敏,死者未见,便肯定是嫂子,死因不明,就咬定是自尽。且还〃哭奔而来〃,这里边定有蹊跷,便引而不发,只说:〃去认清了。〃三人赶忙到女尸边,稍稍一看,便大哭:〃果然是家嫂!〃紧接着,杨友玉当着众人的面说:〃家兄杨友石,字石朋,在湖广为官,不幸死于任上,家嫂偕侄女杨琬扶柩返乡,寡母弱女,相依为生。不久,侄女又失踪,接连遭受打击,家嫂痛不欲生,几次自尽,都被我们阻止。不料一不小心,看管不住,竟出走投河自尽。此是实情,望大人明鉴,允小人将家嫂尸身带回,入土为安。〃妄想带走尸体,谈何容易。聂县令不动声色:〃你们一旁站着。〃转过头来对仵作说:〃验尸表格拿了没有?〃〃回大人,尸格已拿。〃〃你细细验来,将详情填报呈上,倘有疑窦,将尸身抬回县衙尸房,不得有误!〃便留下师爷和仵作,包括两个衙役,自己与徐阶一起回县衙去了。

  回到云闲日丽牌坊前,聂县令下轿,对徐阶说:〃秀才可回。〃徐阶欲言又止。见状,聂县令说:〃对刚才事,你有什么话说。〃徐阶想了想说:〃生员有情况禀大人。〃于是,徐阶随聂县令重回官厅,一五一十将那夜知也寺发生的一幕,讲了一遍。聂县令说:〃那倒巧了。本县看来此案并不简单。你急速回知也寺,将杨氏女看管好了,届时要传她作证。你可白天读书,随时准备传唤,参与办案。〃徐阶倒身而拜:〃生员愿拜大人为师。〃
  第二天,仵作把尸格报了上来。原来该女子死因是后脑被硬物所伤,头骨开裂而亡。尸格报上不久,府学的消息也来了,说杨友玉虽华亭人氏,却是在楚地参加的童子试。原因是其兄杨友石,在楚地督学。杨友玉得中秀才后,由楚地转入府学。原来是走后门的。
  下午,聂县令坐堂审理,杨家三兄弟一并带到。
  起始,杨家三兄弟一口咬定,嫂子是自杀身亡。聂县令取出尸格让三人一一看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