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15世纪中期开始,葡萄牙就有计划地开始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以便延伸自己的触角并逐渐控制重要航道。阿尔金(Arguim,位于今毛利塔尼亚西岸)和圣乔治?达米纳(S?o Jorge da Mina,位于今加纳大西洋海岸)都被建成了军事要塞和仓储城市。这些地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便于进口管理,15世纪中叶的葡萄牙人坚信,从事非洲贸易是皇家的专利。葡萄牙还在一开始就制定出一个行政框架,正式规定了如何管理将来探索到的每一块土地。新的发现(如15世纪50年代发现的佛得角群岛)正好为葡萄牙提供了试验的机会。
    在此过程中,卡斯蒂利亚人并非毫无作为。他们试图削弱葡萄牙人沿着海岸不断向南扩张的势力,直接用武力攻击悬挂对手旗帜的船只。1479年的《阿尔卡苏瓦什条约》(Treaty of Alcá?ovas)使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一方面是给卡斯蒂利亚人控制加那利群岛的权力,另一方面则承认了葡萄牙在西非及其他群岛的特权。
    然而,揭开非洲面纱、引发西欧转型的并非针对领土资源的高层政治、教皇特许或王室竞争。真正的突破出现于富有企业精神的船长意识到,除了买卖食油、皮革和黄金之外,还有更为简单轻松的赚钱机会。正像欧洲历史在过去多次证明的那样,收益最大的莫过于贩卖人口。
    非洲奴隶贸易在15世纪进入爆发期,并从一开始就展现出这是一桩非常赚钱的买卖。葡萄牙的农场和种植园需要大批的人力。可以这么说,通过葡萄牙王子资助的首次非洲远航带回的奴隶数目,足以帮助亚历山大大帝打造一个全新的帝国。没过多久,富人的家里就“住满了男奴和女奴”,而奴隶主则把资金投向了别处从而变得更加富有。
    很少有人对抓捕西非奴隶表示出道义上的不满,有的只是同情之声。一位葡萄牙编年史家记载过一次西非海岸捕捉非洲人的行动,描绘了1444年拉各斯港(Lagos)的呻吟、哀号和泪水。当俘虏们意识到必须“父子分离,夫妻诀别,兄弟永隔”的时候,他们的悲伤无以复加。“再怎么铁石心肠的人,都无法忍受这样撕心裂肺的场景!”一位旁观者这样写道。
    然而这样的同情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买者和卖者都不太在意他们交易的是什么。王室也不在意,在他们看来,奴隶不仅是额外的劳力,而且还是另一种收入渠道:“昆托”(quinto),一种占非洲贸易收益五分之一的税。所以,带来的奴隶越多,卖掉越多,收益也就越高。连那位曾被自己的所见所闻深深打动的编年史家在两年后再次见到类似的场景时,都已经麻木了。他亲自参与了一场抓捕奴隶的行动,一个女人和她两岁的儿子在海边拾捡生贝,结果被抓了起来,同时被抓的还有一个14岁的姑娘。这姑娘奋力挣扎,结果三个男人一起用力才把她押到了船上。至少她在几内亚算得上是个美人,那位编年史家实事求是地说道。那里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像动物一样,经常遭到围困。有人乞求王子签发特许令,配备多功能航船,并要求护航。王子不仅恩准,而且“马上挂帅出征……旗帜上印的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悬挂在每一艘船上。于是,人口贩卖与王室行为联系在了一起,也与上帝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这些新的财富并没有给家乡欧洲的所有人都留下美好印象。15世纪末的一位波兰到访者对那里国民缺乏优雅礼貌的待客态度而深感失望。他写道,葡萄牙国王“粗俗、穷酸,没有风度,愚昧无知却非要将自己装成智者”。至于女人,“没有几个是长得漂亮的,她们看上去都像是男人,尽管整体上讲她们的黑眼睛都还比较可爱”。他还说,这些女人的屁股都很漂亮,“看上去如此丰满,事实上我得说,世上再看不到到如此美妙的后臀”。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女人同样淫荡、贪婪、薄情、虚伪。
    奴隶贸易给葡萄牙国内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但在15世纪探索和发现非洲海岸线过程中,奴隶贸易所发挥的作用更为重大。葡萄牙船队一直在向南航行寻找猎物,并建立自己的据点。那些好奇的乡间老者出门迎接这些来自欧洲的外人,结果大多被当场杀死。他们的长矛和盾牌通常被国王或王储作为纪念品收藏。
    受到金钱的诱惑,探险者在15世纪的最后25年间沿非洲海岸线不断推进。除了运送奴隶的航行之外,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Jo?o II)向非洲派遣特使,他想和当地统治者建立密切的关系,以维护葡萄牙的强势地位,同时抵抗西班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当然要属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没过多久他便根据自己的经历推算出继续远航所需的补给和服务。他还利用非洲海岸线的长度估算出整个地球的大致规模,满心期待着他未来野心勃勃的远航大业。
    当时还有其他的探险家。迪奥戈?康(Diogo C?o)于15世纪80年代发现了刚果河口,让派遣大使与该地区国王交往成为可能,最终居然还成功地让国王同意受洗。这让葡萄牙人非常高兴,他们在罗马教皇面前炫耀此事,还特别强调刚果国王和敌人作战时打的是教廷印有十字架的旗帜。1488年,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olomeu Dias)的船队抵达了非洲大陆最南端,他将这地方命名为风暴角,然后返回故里,结束了这次充满风险的旅程。
    葡萄牙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它的扩张成果,以至于哥伦布于1484年底向国王若昂二世提出的资助他向西跨越大西洋远航的请求最终石沉大海。尽管葡萄牙国王听后兴趣大增,准备“私下派小吨位快船实现哥伦布所说的航程”,但事实上,就连迪亚士的新发现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后续进展,说明葡萄牙最关注的是如何整合目前已发现的世界,而不是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
    当哥伦布最终从卡斯蒂利亚君主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那里得到资助,并于1492年扬帆远航的时候,局势开始发生变化了。他在大西洋彼岸的发现让欧洲备感兴奋。“我们发现了印度恒河以外的陆地和岛屿。”他在返回西班牙的途中给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写信说。这些新的地域“富饶无边……无可比拟”,那里生长的物种数量惊人,令人难以想象;那里有“大量金子和其他金属”等待着人们去开采;还能“与那里的大汗”展开大规模贸易。棉花、乳香、芦荟、大黄、香料、奴隶和“上千种其他珍贵物品”均取之不竭。
    事实上,哥伦布被他的发现迷惑了。他预期见到的文明人其实是几乎全裸的原住民,他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十分原始。他写道,他们“发育良好,体形健硕,长相英俊”,而且很单纯,收到红帽子、小珠饰,甚至是打碎的玻璃和陶器都非常开心。他们对武器没什么概念,看到剑就直接去握锋刃,因“完全无知”而把自己的手都弄破了。
    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好消息。他发现他所见到的人“非常温柔,不知道什么叫罪恶”,他们“知道天上有个上帝,于是相信我们就来自上天。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我们教他们所说的祷告,以及做画十字的动作”。用不了多久,“一大批的异族人”就会皈依“我们神圣的宗教”。
    事实上,这些骄傲地记录他伟大发现的信件,早在他和他的水手们抵达家乡之前就已经传遍了巴塞尔、巴黎、安特卫普和罗马。其实这些描述基本上都是子虚乌有,即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夸张、误会和彻头彻尾的谎言”。他没有找到金矿,也根本没有发现桂皮、大黄和芦荟等植物,所谓的大汗也是无中生有。他宣称的用七年就可以从那里积攒到足够的财富让5000名骑士和5万名步兵重新征服耶路撒冷的说法,同样完全是欺骗。
    哥伦布为穿越大西洋的后续航行继续撒谎。他再次告诉赞助人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他发现了金矿,只是因为疾病和后勤问题而无法带来确凿的证据;他只能带回一些鹦鹉、食人兽和被阉割的男性来试图掩盖事实。正如他第一次航行时坚信自己已经抵达日本一样,这次在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发现大量的金块后,他以绝对的自信报告称他已找到俄斐(Ophir,《圣经》中记载出产黄金以供建造所罗门神殿的地方)的金矿。随后他还宣称发现了进入天堂的大门,其实那是奥里诺科河(Orinoco)的河口。
    哥伦布手下的人对他感到非常不满,因为他对航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要管,对船员十分吝啬,只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