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阳明不让朱厚照来,朱宸濠的杀手组织只是一个借口。唯一的理由是,朱厚照不会是一个人来,十几万大军就如漫山遍野的蝗虫,所过之处人民必定遭殃。他们仅以搜索朱宸濠余党这一堂而皇之的理由就能让无数百姓家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现在,王阳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押着朱宸濠急速北上,在半路堵住朱厚照,让他没有理由再来南方。1519年农历九月十一,王阳明把朱宸濠等一干俘虏装进囚车,从水路出发去堵朱厚照。
  张忠和许泰一路猛追,终于在广信追上王阳明,再派两位高级宦官去见王阳明,声称是奉了皇上朱厚照的圣旨,要王阳明把朱宸濠交给他们。
  王阳明这次面对的不是锦衣卫,而是东厂太监。锦衣卫还有点人性,东厂全是兽性,王阳明用对付锦衣卫那套办法对付东厂太监,显然是胶柱鼓瑟。他对弟子们说,对付恶人,千万别引发他的恶性,你不能和恶人直来直去地对着干,要懂得斗争的技巧。恶人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最怕的就是丧失利益。对付他们,只需要给他们摆清利害关系,他们就会知难而退。
  王阳明热情地接待了两位高级宦官,两宦官请王阳明不要废话,立刻交出朱宸濠。王阳明慢条斯理地问:“这是皇帝的意思还是你们老大张忠的意思?”
  两宦官冷笑:“当然是皇上的意思。”
  王阳明又问:“皇上如此急着要朱宸濠,想要干什么?”
  两宦官再度冷笑:“我们做下人的,怎敢去擅自揣摩圣意!”
  王阳明就讳莫如深地说:“我大概知道皇上如此急迫想要干什么。”
  两宦官以为王阳明发现了他们的阴谋,脸色一变,不过很快就恢复平静,问王阳明:“王大人难道是皇上肚里的蛔虫吗?”
  王阳明说:“我能猜出个一二。宁王造反前在宫中府中朋友无数,天下人谁不知道,宁王交朋友靠的就是金钱。本来,这是宁王人际交往的一个方式,可他现在既然造反,就是叛逆,用金钱交朋友那就是贿赂。我进南昌城后在宁王府中搜到了一箱子账本,上面详细地记载了他给了什么人钱,给了多少钱,这人又为他谋取了多少好处。”
  说到这里,两位宦官早已面无人色,因为朱宸濠的朋友里就有他二人。王阳明见二人已没有了刚见面时的傲慢,马上就清退身边的所有人,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两本册子,一本是账簿,另外一本则夹着二人和朱宸濠来往信件。这些信件完全可以证明二人和朱宸濠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在朱宸濠造反的准备工作中给予了很大帮助。王阳明把两本册子都递给二人说:“我仔细搜检了一番,只有这两本册子和二位有关,所以就都拿来,你们早做处理,以免后患。”
  两人又惊又喜,对王阳明感激不尽。王阳明借势说:“我准备北上亲自献俘,二位可愿跟随?”
  两位宦官急忙说:“不必,我等回张公公处报告。王大人放心,我等绝不会在您面前出现第二次。”
  两人装出一副沮丧的表情回报张忠,说王阳明的确不好对付,取不到朱宸濠。张忠发誓事不过三。他再派出一个东厂太监中的狠角色,要他无论如何都要拿到朱宸濠。
  这一次,在张忠看来,连神仙都不能阻挡他。王阳明的弟子们也认为,张忠第三次来取朱宸濠,势在必得,恐怕再用什么计谋也无济于事。王阳明内心平静如古井之水,特意在广信多留一天,等待张忠的奴才到来。
  这位东厂宦官抱定一个信念:不和王阳明说任何废话,必须交人,否则就把王阳明当场法办。在东厂眼中,王阳明不过是个都御史,他们的祖宗刘瑾连内阁首辅都办过,何况区区王阳明!
  让他意外的是,当他提出要取朱宸濠时,王阳明没有和他针锋相对,而是马上同意。这位宦官正在沾沾自喜时,王阳明突然让人摆出笔墨纸砚,然后指着窗外说,朱宸濠的囚车就在外面,只要您写下下面的话:今某某带走朱宸濠,一切后果由我某某承担。然后签字画押,马上就可以领走朱宸濠。
  这位宦官呆若木鸡,他不敢签字画押。他和张忠都知道这样一件事:朱宸濠绝不能出意外,但意外很可能会发生。朱宸濠余党隐藏在江西各处,如果这些人头脑一热,劫了囚车,自己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朱厚照砍的。
  他试图让王阳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张公公无论取什么,都不需要签字画押。
  王阳明说:“那就请张公公亲自来!”
  张忠不能来,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早听闻王阳明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怕出丑,一旦出丑就有了第二个原因,在朱厚照身边的江彬或张永会乘虚而入,取代他在朱厚照心中的位置。
  他的人虽未去见王阳明,但却向王阳明扔了一把匕首。这把匕首涂上了一目了然的剧毒:他给朱厚照写信说,王阳明和朱宸濠的关系很异常,有两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孙燧未巡抚江西前,朱宸濠曾给中央政府写信推荐人选,谈到王阳明时说过“王守仁(阳明)亦可”的话;第二件事是王阳明曾派了得意弟子冀元亨到宁王府,还许诺借兵三千给朱宸濠。至于证据,只要把王阳明扔进审讯室就能得到。最后,张忠用“墙头草”来归纳王阳明征讨朱宸濠这件事:他所以调转枪头揍朱宸濠,是他的良知发现朱宸濠难以成事。
  王阳明得此消息时已过了玉山,正在草坪驿歇息。这个消息就如一颗炸弹在他头顶“轰”的一声爆开,他预想过张忠等人会用卑劣的手段对付自己,却从未想到会如此卑劣,居然把他和朱宸濠生拉硬扯上关系!
  可他并未愤怒,诋毁来得越强烈,越需要冷静。愤怒能让自己阵脚大乱,良知不能发挥力量。他明白朱厚照即使相信他是清白的,可架不住朱厚照身边那群小人的吹风。他确定不能再向前走,向前走即使不是死路,也绝不是一条顺畅之路。良知告诉他,现在迫在眉睫的一件事就是要找到他和朱厚照之间的桥梁,这个桥梁很快就被他发现了,那就是闲居在家的前首辅杨一清。
  杨一清自和太监张永联合搞掉刘瑾后,在张永的帮助下青云直上,最后进入内阁担任首辅。1512年,钱宁来到朱厚照身边并迅速得宠,张永迅速失宠。作为他的好友,杨一清自然紧随其后被排挤出中央政府。
  王阳明见到他,把张忠等人的行径轻描淡写地说了一遍,希望杨一清能发挥余热,给他指条明路。杨一清先是赞赏王阳明的功绩,又夸奖了王阳明忠君爱国的那颗心,然后遗憾地摇头说:“人走茶凉,我不在体制内混已好多年,哪里还有什么余热。”看到王阳明虽遇风波却不焦不躁,不禁暗暗称赞。于是他话锋一转说:“你可以找张永。”
  张永张公公此时正在杭州为朱厚照的“工作视察”做准备。王阳明披星戴月来到杭州见张公公。张公公不见。
  张永不见王阳明的心理基础是,王阳明已得罪了朱厚照身边的群丑,这种情况下,和王阳明交流是件极度危险的事。
  但王阳明必须要让张永和他见面,他在门口扯起嗓子喊道:“我王守仁千辛万苦来见公公,为的是国家大事,公公为何不见我!”
  孔子说,真正聪明的君子,要么不言,言必有中。王阳明对当时的其他太监说“国家大事”都不可能打动对方,却能打动张永。因为张永有良知,是个把国家大事当成自己事的好太监。
  这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独到之处:说服对方的成功率,在于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们出外讲学回来,都很沮丧,王阳明问原因。弟子们说,那些老百姓都不相信您的心学。王阳明回答:“你们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王阳明喊的那句话就是找准了张永的频率。张永把王阳明请进来,单刀直入问道:“你说的国家大事是什么?”
  王阳明语重心长地说:“江西百姓先遭盗匪荼毒,后又遭朱宸濠蹂躏,已奄奄一息,如今皇上又要来。朱宸濠余党听说皇上来,肯定会给皇上制造麻烦,到那时岂不是刀兵又起?皇上安危是问题,江西百姓有可能会被逼上梁山,如何是好?”
  张永叹息道:“我何尝不知道,可皇上身边那群小人蛊惑皇上非要来,皇上又喜欢出宫,我也没办法阻拦。我这次主动跟随,就是为了保护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