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绯浚挪淄献牌>氲纳碜佑趾拖L乩占绦崽福┦稹队⒌滦浴罚剂焦氨舜私啦蛔髡健保熬鲂囊孕贪旆ā苯饩鲆磺姓恕U挪锥哉庖恢交ゲ磺址傅男允致猓氐铰锥丶吹靡馔蔚囟曰队娜嗣腔幼拍钦庞邢L乩涨┳值男裕疲骸按咏褚院螅淮暮推接辛吮U稀!薄跋衷谖仪肽忝腔厝ィ谀忝堑拇采习残乃醢桑 薄 〉牵艿阶萑莸那致哉咦苁怯帜烟睿么缃摺D侥岷谛N锤桑L乩占聪铝畛霰剂煺鼋菘怂孤宸タ恕4撕蟛坏揭荒辏L乩沼窒虿ɡ伎说丁U挪渍诠谌嗣窈褪澜缬呗鄣难沽ο拢�9月3日对德宣战。张伯伦在宣战演说中无可奈何地说:“这对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可悲的日子,而对任何人都没有比对我更可悲了。我曾为之奋斗过的一切,我曾希望过的一切,在我的公务生活中我曾信奉过的一切,都毁灭了。”张伯伦在对德宣战的同时改组内阁,吸收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参加战时内阁,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并主持军事协调委员会,艾登担任殖民事务大臣。张伯伦虽仍为首相,但影响力大大减弱。 德国入侵波兰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争斗进入新的阶段。英法表面上履行了保障波兰“安全”的诺言,实际上并未出兵援助波兰。英法军队按兵不动,宣而不战。希特勒利用这种“奇怪的战争”所提供的时机,在1940年4月9日对丹麦和挪威发动闪电攻击,5月10日又出动大军进攻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直逼英法本土。德国在西线发动进攻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举国哗然。张伯伦遭到朝野一致愤怒谴责。议员们在国会辩论时朝张伯伦高喊:“看在上帝的面上,走吧!”前首相劳合•;乔治以辛辣的语调嘲讽说“首相曾经呼吁请大家做出牺牲”,现在“首相应该以身作则,首先做出牺牲,因为在这次战争中,没有比首相牺牲自己的职位,更能对胜利做出贡献了。”张伯伦被迫引咎辞职。 1940年11月9日,张伯伦在英格兰西部的汉普夏病死。 (苏红 褚银)
第十部分张自忠 上将(1)
张自忠(zhɑnɡ zizhonɡ,1891—1940),字荩忱。国民党军二级上将。中国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国民党军最高将领。 张自忠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临清县唐园村的巡检家庭。幼年随父在江苏赣榆县任所读私塾。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堂,同年加入同盟会。目睹列强欺凌,清廷腐败,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非强兵无以救国,于是毅然于1914年投笔从戎,由济南转赴奉天(今沈阳)投奔陆军第20师第39旅第87团车震部,深得车震赏识。1916年车震兵败,解甲归田,遂于1917年将张自忠推荐给第16混成旅冯玉祥部,初为差遣,旋提升为排长。1919年入教导团深造,品学兼优,被冯玉祥誉为“标准学员”,毕业后升任连长。其后逐级升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率部转战南北,成为西北军的一员虎将。在西北军中,他不仅以忠诚勇猛、精于作战著称,还以练兵有方,治军严明见长。其所带连是“模范连”,所率师是西北军的“模范师”。 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西北军大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张自忠受委宋哲元第29军第38师师长。 1933年,日军侵占山海关和热河,继而向长城各要塞进犯,华北告急。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展开,抗击进犯日军。第29军奉命开赴长城前线,张自忠被宋哲元委派为前线总指挥。29 军官兵用大刀、手榴弹等落后装备,以近战、夜袭等战术,与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的日军机械化部队血战四十余日,在喜峰口、罗文峪打败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挫日军进犯关内锐气,张自忠、赵登禹等成为威震中外的抗日名将。 1934年春,张自忠率部移防察哈尔。1935年6月,国民党政府继签订《塘沽协定》后,又与日方签订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断送了冀察两省的大部主权。同年11月,张自忠受命代理察哈尔省主席。12月,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宋哲元任委员长,张自忠任委员兼察哈尔省主席。冀察政务委员会实际上是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产物,是一半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地方政权。当时,华北已逐渐“特殊化”,日本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国民党政府又不许抗日,张自忠作为一典守长官,只能在国民党政府已经承认的屈辱条约范围内力佐宋哲元苦撑华北危局。1936年5月,张自忠调任天津市长。日方对其百般拉拢,企图将第29军的这位二级将领分化出来。1937年初,日方要求冀察当局派他赴日访问,张自忠本想力拒,无奈宋哲元已经答应,并电南京政府呈报,为不失信,只好服从,率冀察军政工商考察团前往日本访问。张自忠此举被舆论界视为媚日外交的丑行,遭到国人的责难和辱骂。对此,张自忠忍辱负重,以待将来用事实来洗雪。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北平,第29军奋起抗战,损失惨重。28日夜, 第29军撤离北平。为掩护南撤,宋哲元指定张自忠暂留北平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冀察绥靖主任、北平市长,与敌周旋。张自忠明知事不可为,但为顾全大局,毅然不计个人毁誉,临危受命。29日,北平失陷。张自忠断然拒绝日军让其通电反蒋和共同反共的要求,并在处理好第29军撤离的善后事宜后,于9月3日化装逃出北平,经济南转赴南京。当时,世人多不明真相,误以为张自忠是卖国求荣的汉奸,众口一词骂他是“张邦昌”,南京军事当局将他“撤职查办”。然而张自忠并未表白在平津折冲樽俎的是非曲直,反而就失守平津负荆请罪,南京军事当局经过多方了解,断定其不是汉奸后,任命他为军政部中将部副。12月,在李宗仁、宋哲元的保举和其旧部将领联名要求下,蒋介石批准张自忠代理第59军(由第38师扩编)军长。1938年2月,所部奉调李宗仁第五战区。从此,张自忠以誓死报国之心,率部驰骋于抗日沙场,再展当年长城抗战雄风。
第十部分张自忠 上将(2)
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的张自忠将军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以重兵沿津浦路实施南北对攻。 日军第13师团由南向北,先后攻占明光、定远、蚌埠等地,渡过淮河,直逼徐州,2月10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令张自忠部驰骋援淮河作战,11日,张自忠率部抵达前线,先敌展开于淝水之南,给进犯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死伤枕藉,乃向淮河以南回窜,张率部乘胜追击,收复小蚌埠、曹老集等地,与日军隔河对峙。张自忠首战告捷,日军北进受阻。 2月下旬,号称“铁军”的日军板垣第5师团为了和矶谷第10团会师台儿庄,以与津浦路南段日军会攻徐州,大举进逼鲁南军事重镇临沂。3月9日,日军发起猛攻,奉命死守的庞炳勋部5个团势渐不支,迭电告急。为确保徐州东北屏障临沂,李宗仁又急调张自忠率部赴援,张、庞原来同为冯玉祥的部下,彼此视为兄弟,但1930年在蒋、冯、阎中原混战中,庞被蒋介石收买,阵中反戈,突然袭击张自忠的师指挥部,张险遭不测。张自忠在临沂战前,曾对人说过,在任何战场皆可拼死一战,惟独不愿与庞在同一战场作战。当他接到驰援庞部命令时,颇感不是滋味,但为抗日大业,张自忠不计前嫌,星夜率部出征,日行180里,于12日抵达沂河西岸。庞见张深明大义,以德报怨,决心与张部协同作战,死守临沂。经过商议,决定庞部固守临沂,张部以运动战方式歼敌于城外。张自忠持刀督战,率部在沂河与日军血战五六天,以伤亡7000余人的惨重代价,击溃板垣师团的进攻,临沂之围遂解。18日晚,张部奉令向黄县集结,策应战区正面作战。不料板垣师团趁机增兵反扑临沂,庞部再度告急。张自忠北部星夜回援,发起第二次临沂之战。战至29日,板垣师团被迫回撤,临沂之围再解。 张自忠临沂赴援,李宗仁在回忆录中给予高度评价:“此次临沂一役的最大收获,是将板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造成而后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此次临沂之捷,张自忠的第59军奋勇赴援之功,实不可没。”3月30日,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撤销对张自忠的“撤职查办”处分。旋升其为第27军团军团长兼第59军军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