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机,不仅在这些防空火力下损失不小,而且攻击效率比起历史上防空设施一片空白的国*军来说,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日军内部的海陆之争甚至有时候到了生产的螺丝都要用相反方向螺纹的地步。为了不让双方雷同,让别人认为有抄袭之嫌,日军飞机也创造性的搞出来了海航的操纵杆向前,而陆航的操纵杆向后的这样奇芭设计。慎于能飞一些陆航飞机的飞行员飞不了海航的飞机。
哪怕在后世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内部也有着相当多的问题,可见制度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至少此时日本虽然也是列强之一,但内部存在的问题着实不少。至少海陆之争,就是天皇一时间也头痛至极,衍生出的庞大利益团体甚至连天皇,首相这些大佬也无法解决。双方的恶性竞争,也让日本的军事工业存在不少资源浪费的问题。
若不是形势所迫,田俊六这个之前的华东派遣军司令官自然是不愿意在海军面前折了面子的,只是此时陆航在民国的形势,特别在民国北方,甚至已经遭受了相当大的挑战。之前靠着产量,陆航能以优势的兵力压制住西北空军。但随着飞龙的后续改进型逐渐投产,产量扩大。飞龙系列战机在西北军战机的比例扩大,鹰式战机逐步停产,陆航靠数量上的优势已经很难再像之前那样继续保持了。
毕竟在早期,日军的熟练飞行员占据相当的比例,可是随着陆续的高战损,使得熟练的飞行员也在不断的消耗当中。不少的飞行员驾驶着性能劣势的战机迎战飞龙,使得陆航的伤亡开始持续上扬,而西北空军因为飞机上的优势一部分飞行员不断在实战中累积经验。双方在这方面的差距已经开始拉大。
另外由于西北飞机制造上,大量的西风轰炸机的发动机转移到美国那边生产后,一些教练机也从美国那边采买之后,西北除了生产一些高级双座教练机外,在飞机上的大量产能都释放在了战斗机,还有造价特别昂贵,耗时耗力的鲲鹏四发重轰上。至少在战斗机上的产量,西北已经在逐步追赶日军。在西北的防守反击上,由于雷达的成功运用,让西北的主要工业区在日军的几次空袭中都幸免于难,并且给予日军飞机大量的杀伤。使得西北工业区在战争期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干扰。毕竟日军战机护航的路程也十分有限,本来就性能相对低一些,更无法在西北的腹地与飞龙一较长短。
总之以上这些加起来,使得陆航的损失越来越大,充斥在各个飞行队中的生面孔也越来越多。而陆航现在还未能成批量生产与西北飞龙相对抗的飞机。相对来说,向海航低头虽然极为羞辱,但真正要是被西北空军控制了制空权,对于陆军才真正是灾难性的。毕竟哪怕是此时的日本,也无法真正将大量的防空火力配置到作战部队。要预防对方的西风俯冲轰炸机的难度,比起防止日军制式的八八,八九轻轰要难多了。
“吉田阁下,看来,你还不了解我们的知道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也许应该让你的海航去空袭几次西北的重大城市,你就会知道西北现在的底蕴,远超常人的想象。根据德川好敏他们的经历,在几次大型的空袭当中,几乎都遭遇了失败,而且损失了三百多架飞机之后,已经不敢再对西北工业区域发动战略空袭。甚至对于空袭平汉铁路中心郑州,更西一点的中原野战军团指挥中心洛阳。大多数他们的空袭都有预警。因此飞行兵团已经作出了大胆的推测,西北已经研发出能远距离探测飞行部队的仪器。而列强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这种仪器应该就是专门用来探测飞行器的雷达。虽然不愿意接受,但不得不承认,西北空军眼下除了规模,他们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顶尖的水准。如果咱们现在还执著于派系之争,后面因为与西北军的作战导致航空兵的重大损失,是会影响到帝国战略布局的。甚至,会影响到帝国未来南下的战略。”
“什么?支那西北已经研制出了雷达?怎么可能?”吉田善吾一脸难以置信地道,对于雷达,海军部队可不陌生,海军省在美国那边的办事人员在几年前就接触到了类似的发明,但当时并未予以重视。
但两三年前,日军海军意识到雷达的重要性之后,再去找美国那边之前想要拉投资的人之后。那边的人已经被美国政府监管起来了。哪里还有日本人的份。这几年海军部队虽然在雷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资源,但却并未获得多大的进展。远未达到投入实战的地步。
“什么不可能?西北的飞龙战机足以与英德最新式的战机相提并论。如此先进的战机,却出现在了最不应该出现的落后区域。这又该如何解释?既然支那西北能开发出如此先进的战机,能成功仿制德国的斯图卡轰炸机,那么他们开发出雷达,又有什么不可能的?”田俊六冷声道,
“攻下武汉之后,会攻中原,海航也有与西北空军交手了不少次,你们应该知道西北空军的难缠。如果南方没有足够的前进机场,不妨派几个飞行队到北方来,试探一下西北的内地的空防。”
“你也知道,海航方面的事,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不过零战上规模服役之后,以零战的航程,足以对西北的一些区域进行空袭。到时候试探一下西北空军,是否真有陆航说的这么厉害。”
吉田善吾沉吟着说道,从心底他已经接受了田俊六的说法。毕竟以陆军的那些马粪,若不是被逼急到了一定的程度,绝无可能向海军低头。
“西北已经如此难缠,这个时候再选择南下,时机上会不会不太对?”很快有参谋官提出质疑道。
“西北虽然难缠,但底子毕竟还是太薄了一些,帝国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还是能将其击败的。现在关键是要封死所有所有输入西北的通道。现在滇缅公路与铁路都已经不通车,但是从西伯利亚铁路,再经西北公路输入西北的器械仍然不在少数。现在欧洲局势紧张,哪怕是苏联,也也没功夫从俄欧运机械过来到西北。所以还有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一条通道。一旦南下之后,帝国将直接与美国对立上。到时候势必要封锁苏联在远东的军港。达到全面封锁西北的目的,所以帝国南下的战略,与对付西北的战略是相通的。美国虽强,但以海航的精英力量,还有新式的零战,足以横扫美国海上航空兵。在美国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彻底发动之前,击败他们在太平洋舰队,将战线推移到美国的西海岸,逼迫他们回到议和的谈判桌上来。在东亚还有东南来,只有联合舰队,才是无敌的。”
。。。。。。。。。。。。。。。。。。。
“好啊,几年的抢工,现在终于开始见效了。西北重工,自从包头之后,现在又多了一颗强有力的心脏。有了足够的钢铁产量,西北工业的脊梁才能真正挺起来。”藏式毅相对并强壮的身体,迎着厂房内滚滚扑来的热浪。拉下安全帽擦掉额头上沁出来的细汗笑着向旁边的周总道。
“是啊,这偌大的一个厂区,这么多需要操作的章程还真不是一般的多啊。不过好歹也算是把这个钢铁厂给搭建起来了。不过仅凭这一个团的兵力,想要护卫兵工厂的安全,关键时候恐怕力有未逮啊。”周总有些不放心地道。
“也还好了,再多兵,继续的四川王可就不肯干了。从川北运兵到钢铁矿区,也费不了多少时候。再说了,咱们十多万大军压在川北,就凭川军,还承担不起西北军一怒。至于现在日薄西山的中央军,还要靠咱们西北接济军火,不至于这太岁头上动土。你可不要看司令现在在洛阳,对于川南的这几个钢铁厂关注程度可不在咱们之下呢。这一个团的配制,凭现在中央军和川军的能力,想要拿下钢铁厂难度还真不小。再说,在西北这些年,关于安全上的事,我是从来没伤过脑筋,这些都是司令考虑的。再说让我考虑,也考虑不过来,这些事,你应该跟军队上的人去打商量,而生产上的这些琐事,司令也是从来不管,拍拍屁股,全部扔给了我跟邵主席,黄主席这些人。”
想到以前跟姜立的合作模式,藏式毅不由摇头一笑道。
“那倒是,分工明确。这也是姜主任较常人有魄力的地方。好啊,有了川南的这几个钢铁分厂,咱们今后两三年的钢铁产量又能再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极了。”
周总眼角带着笑意点头,对于藏式毅心里也是佩服之极,这样一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