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中央决定真的让国企进入市场进行自由竞争的话,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一场紧张的气氛中,几乎所有的国企大公司的老总都收到一份异常怪异的邀请。
“佳乐福集团创始人举办企业家讲座,邀请全国各大国企老总参加!”
“张成。你拿什么拯救国企!”
“国企和民营企业家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舆论几乎是在一时之间便充塞着各大媒体的版面,几乎所有的报社都在报道这件事情。
张真一要开讲座了!
正当佳乐福集团在紧急地扩张时,皖南市委市政府的架构组织工作已经进入了关键的公关阶段。
新的辖区被划分,全市被分割成了八个新区和一个县。八个新区全是地方的重新划分,唯一的一个县就是原来的皖南县城中心。
在新一届的人大会议上,市委书记刘云清提名林晓梅同志担任市长的提议通过,这个四十六岁的女人。在不到两年之内便从一个副厅级的干部走到了副部级的高位。
几乎所有官场上的人都在羡慕她的好运,但是他们同样清楚这是她应得的,在商人之前,林晓梅的任命进行了全国首次干部公示。这是张真一的建议。
结果整个皖南市没有一个群众反对这个任命,他们都认为林晓梅才是最为合适的市长。
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林晓梅甚至激动得忍不住哭了,他顿感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从这一刻起,她已经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肩膀上的庞大压力。
在皖南市的整体构件完全成型的时候,张真一迎来了自己人生里的第一堂重要的课程。
他要给国企的老总们讲述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竞争,这是一个异常新颖的课题,至少在国内是这样的。
在皖南市佳乐福集团的总部大楼会议室中,能够容纳五百人的庞大会议室中座无虚席,来自各大国企的代表和老总们并没有缺席。
即使他们对佳乐福集团有所不满,但是对于这个一手创立了如今这个庞然规模的集团,甚至是被国民们号称为第一国民企业的佳乐福集团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异样的感觉。
这不是一种对手和年龄上的感觉,已经超越了年龄的界限,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佩。
他们都知道在这样的大环境里,要想在十年之内创造出这样一个非常完美和具有潜力的大型集团。
远远不是他们能够做到的,创业难,守业更难,他们深深地了解这句话的真谛。
但是这个年轻人不仅仅创立成功了,而且还让他得到了非常迅速和稳健的发展,这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做到的。
在佳乐福集团的攻势面前,他们甚至都没有还手之力,如果不是国家的大义还在的话,他们甚至已经倒在了佳乐福集团前进的脚下。
整个会场里座无虚席,静寂无声,只有那个一脸和煦的年轻人正笔直地站在会议厅的中心,着装简单,丝毫没有一丝盛气凌人的意思。
“……我们国家的企业为什么很难走出国门进行世界性的竞争,终究是因为自身的实力不够。
作为一个企业,生存的动力在哪来,不在与垄断市场,也不在于依靠国家进行经营,而是参与市场,从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不断创新,才能够成为世界名企。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前辈,但是你们之中却没有一个人有我这样的勇气,不管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好,还是胆大包天也罢,总是,我走出去了,自从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代起。
各位前辈可能不知道我曾经有过另外一个名字,我曾经叫做张真一,这是一个很微末的名字,但是他做了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我曾经大量阅读世界名著,在里面用一个少年的目光去看待世界。
我曾经给中央的领导写信告诉他们我关于我国经济的浅薄看法,但是我成功了。
这是一种勇气,事实上,我们国家的首长们也有这样的勇气,我记得当初中央的首长就夸赞我是国家的斗士。
我写过一本书叫做《哈里波特》,曾经我去英国见识过英国的发展情况,在那里几乎每天都有企业倒闭或者出现,这就是竞争,他们的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壮大。
回国后我用自己的第一笔稿费创立了佳乐福集团,我的初衷就是带领自己创造的企业去实现我心中的想法,去验证我对待这个世界的看法。
很幸运,我成功了,在座的各位前辈们,你们手中握着世界上最有潜力的企业,你们呢都有足够的底气跟那些世界名企比肩……”
“世界知名小说的作者竟是佳乐福集团的创始人!”
“原来他拥有魔法!”
“是魔法创造了佳乐福集团吗?”
尽管张真一并不知道中央是什么决定,但是他明白戴总让他讲这么一堂课肯定是有深意的,说不定在这个时空中,共和国的市场经济会衍生出完全不一样的路子也说不定。
尤其是国企这个大包袱,假如他们真的走出了这一步的话,兴许这个时空里就不会出现前世那样国企一家独大的场面。
不管如何,大时代总算是开启了!
第四卷走向新世纪
第一章设计师“叶子”
异样的晴天突然被远处天边的滚滚黑云所遮盖,在五月来临的季节,整片山林都被雨幕所遮盖丝毫看不清对面河岸的轮廓。
在中国东南部的江南省靠近西南方的位置,几乎整个皖南市都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大雨瓢泼倾洒,洗练的泥土色泽的雨水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汇入溪流中径直通往对面的江中。
听老人讲,今年的年岁恐怕不是很好,龙王有些不高兴了,庄稼怕是没有什么收成。
本该是一个繁华的盛世。
一夜风雨,一夜倾城,泽国荡漾,须臾片刻晴天。
此时在张家岭原本是张家的那栋土房子的废墟上,隐约已经看不到了当初的痕迹,当年少年的一把火似乎烧得很干净。
剩下的那些似乎是被烧焦和泛着黑色的石头仍然在那里静静地躺着,没有任何被翻动的痕迹。
掐指算来,其实已经过去了不少年了,怕是快十年了吧。
坝头村的村民仍旧记得当年的那个凶狠的少年,如今他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大老板了,也不知道坝头村烧了什么香火,竟然能出这么一个人物。
张文明并没有忘记自己从小养育了自己的那片湖,在五年前,张家开始投资环湖地区的渔业资源时,就是第一个将坝头村收入在新搬迁的计划中的。
如今的坝头村已经看不到了几户人家,除了一些不愿意搬走的老人以外,几乎年轻的人都已经搬迁到张家岭镇上的新区内了。
整个张家岭镇包括附近的江湾乡接近三十万的住户都已经搬迁到此了,大多数人都自行出资购买了廉价的成本房屋。
人的机遇万千。在几年前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张家岭镇或者江湾乡的村民会意识到有一天他们竟然会住在崭新的新楼中。
张家岭镇赫然已经成为了皖南市人口最为庞大的一个乡镇了,因此在新的皖南市落成的时候,张家岭镇并没有被拆分,反而将原来属于张家岭镇和江湾镇的辖区划归到了一处,形成了全新的张家湾区。
新组建的张家湾区囊括了环湖地区沿湖差不多五十分之一的面积,其实并不算大,但是是最为核心的地带。因为原来的江湾乡不仅仅是沿湖而且在湖水的另一边就是长江。
新建的张家湾区下面重新设立了环湖经济开发区,管辖整个湖区范围的面积,而这些人口和地域原本都是由以前的西江省和汉江省划分而来的,接近二十万人口的环湖区显得有些少。
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新建的张家湾区吞并了环湖区,这样一开始规划的八区一县就变成了七区一县。而张家湾区则成了名符其实的第一大区。
五月的这场雨将真个张家湾区都笼罩在一片雨幕之中,一连下了近半个月的暴雨让所有的人都有些苦恼,但是这天却似乎没有满足。
在原本张家岭的黄土路上,一段新修的柏油路笔直地从张家岭镇上延伸到坝头村,此时的坝头村被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就像是雾中之城。
因为坝头村的位置是靠近五湖地带,所以站在坝头村村民家的那种土楼上。几乎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浩淼烟波。
此刻的五湖湖面上显得极为朦胧,根本就不见对面的情形,在五湖中,由于这几年张家对此进行了大力度的开发,所以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此时在湖面上仍旧能够看到几缕扁舟。
沿着湖岸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绕着整个湖区的沿岸,一直延伸很远。这是不久前刚刚竣工的环湖公路,全长数百公里。
这条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当时进行铺砌的时候不仅仅让张家岭镇的村民参与了工程,而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