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像个大孩子”董晴打着雨伞走了过来,“安静一会儿不行吗。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董晴心里确实很着急,自打她接到叶副总编的电话,她就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参加抗洪报道,如同战地报道,每一刻都会有事情发生,每一刻都要把新情况及时传到总社。如果在洪峰到来之前,我们赶不到抢险指挥部,得不到灾民转移情况的准确信息,那就是失职。她之所以没让记者站其他记者来,更重要的是,这场抗洪抢险报道,必定吸引上百家媒体,媒体间同样也存在着攀比,谁的新闻播发快,谁的新闻信息含量大,谁的新闻报道具有深度等等。说白了,这次抗洪抢险报道,同样是报业之间新闻质量大比拼。一向稳重老成的董晴完全明白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她岂敢掉以轻心。
看到董晴焦急的样子,我故意拉长后音说:“我也急啊!这都‘水没了房,贼上了床,孩子爬到井沿上’了。”
“还大记者呢,是‘火上了房,贼上了墙’。”董晴不假思索地随口纠正我的错着。
“现在都发洪水了,早把你的火给灭了。”我回顶了董晴一句,“其实最让人着急的是贼上了床。”
董晴立即明白又着了我的道,她心里这个气啊!收起伞,一下子打在我的头上,“让你贼上床。”
“别打了,上我的床还不行吗。”我抱着头又补充说,“是女贼,是女贼。”
董晴重新打开伞,气鼓鼓地瞪了我一眼。这真是一个活宝,成天嘻嘻哈哈,没个正经,别人急时他准找乐子。可偏偏又有那么点正义感,总时不时弄出点大动静,让人琢磨不透,他身上是坏水多还是好水多。
这时,吴局长和孙书记两人似乎找到了过河的办法,俩人正穿救生衣。
“吴局长,你们怎么过河?”我走过去问。
“现在只能游过去了。”吴局长边穿救生衣边说,“你们俩个先在这边等一下,我们到了抢险指挥部再派人过来接你们。”
“还是我先过河吧,我是在水乡长大的,水性好。”
“你老家是哪里的?”
“西淀湖”
吴局长听我说出家乡的名称后,竟然毫不迟疑地把救生衣交给了我。看来我的家乡太有名了。
我穿好救生衣,又让司机去车上找长绳。
“水深不深,你没问题吧?”董晴走过来关切地问。
“水不会太深。”我问董晴,“你见过鸭子吗?”
“见过。”董晴看看我,这人怎么又把鸭子弄出来了。
“你没听放鸭子的老人说过吗,鸭子腿那么短都能过去,我腿这么长还过不去?”
吴局长和孙书记也乐了。“莫记者太幽默了,再着急的事经你这么一逗乐也不着急了。”
我把司机找来的长绳一头拴在腰上,又把另一头交给吴局长。临下水前对吴局他们说:“你们看好我的衣服啊。”
他们几个都看看地上,没发现我脱的衣服啊。
第四十章 小鸡游泳
驻地记者骑着老鼠追猫第四十章小鸡游泳我看了看一时愣在当场的几个人,哈哈一笑,纵身跃进水中,快速向对岸游去。
董晴与我相处这几天,已慢慢习惯了我这没厘头的玩笑。心在里想,这小子不知道又想出什么乐子事了。
她站在岸上大声喊着,“小心点。”
此时,董晴心里已渐渐对我有了些许的好感,不知不觉对我的关心也多了起来。董晴在我来镇州市的那天晚上,当她听到我因为“”被派出所抓去后,心里产生了极度的反感。在她眼里,我是叶副总编的“准女婿”,竟然在执行重大采访任务时,跑到这边。真是上对不起报社领导对我的信任,下对不起肖菲和叶副总编的对我的疼爱。男人都喜欢“远嫖近赌”,不是什么好东西。先前就有几个北京来的大记者在宾馆里要小姐,弄的沸沸扬扬的。这事董晴十分清楚。当刘国亮向董晴解释完我“”的经过后,董晴稍稍解除了对我的误解。后来在我执意冒险前去解救四川民工时,董晴心底开始佩服我的正义和胆量。接下来在我怂恿魏家屯百姓静坐,致使市政府答应立即彻底解决四通公司非法占用农耕地问题时,董晴感觉我这人既可恨又可爱;在我带着接连对镇州市洗头房、按摩房、洗浴中心、歌舞厅进行暗访,并将取得的暗访录像交给了市政法委,促使镇州市公安局下大力度根除服务后,董晴对我这种“胆大妄为”的行为开始了佩服,同时也彻底解除了她对我“”的误会。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董晴越来越对我产生好奇。在她心底一直揣摩着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要说这个人稳重老成吧,可平时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别人说正事时,他总是嘻嘻哈哈;别人着急上火时,他又总是嬉皮笑脸。”这人让你急不得气不得。等到了正事上,正义感还是满强的,总能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吴局长被我临下水时的一句话弄蒙了,问孙书记,“怎么这个莫记者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的,他又没脱衣服,让我们给他看着啥?”
年青的司机凑过来。“吴局,莫记者同我们开玩笑,他是用一个笑话逗我们。说有一个小偷,偷了一只鸡,正在河边给鸡拔毛,这时一个警察走了过来,小偷急忙把鸡仍到了河里。警察问:你在干什么?河里是什么东西?小偷说:那是一只鸡,它要过河去,我在这里帮它看衣服……”
“哈哈哈”吴局他们大笑起来。
在他们的笑声中,我游上了对岸。
我从腰上解下绳子,把绳子拴在了一棵大树上。绳子的另一头,司机也在对岸拴好。我示意吴局他们可以抓住绳子游过来了。
河的对岸,吴局长和董晴似乎在争论了起来。由于隔着小河,加上“哗哗”的流水声音,我听不清他们在争论什么。
吴局长可能不太了解董晴,你与她争论,结果准是你输。
董晴在报社是出了名的“泼辣、能干、争强、好胜”。如果叶副总编隐退,董晴肯定能杀进“报社四大女强人”之中。她接手镇州记者站一年的时间,竟能很好地领导了年岁比她都大的记者站成员,把镇州记者站整治地由原来的“抗榜站”冲进“排行榜”的前五名。镇州记者站在这一年时间里,无论是上稿数量还是上稿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而且报纸的发行和广告也位列各站榜首。但唯一遗憾的是,镇州市记者站似乎从不发负面报道,总是表扬稿件居多。就拿昨天公安局扫黄行动来说吧,今天见报的内容却是“镇州市公安局出重拳根除行业,老百姓拍手称赞”,里边的内容只字不提报社人员暗访致使公安局下决心根除服务的事。这种变相的交好公安局确实很有头脑,我敢肯定,今年年底镇州市公安局不增订800份报纸,他们是过不了关的。这小娘们一定是记恨我不同她打招呼擅自暗访,本来我还歉意“我做坏事,她擦屁股”,结果她在稿件上玩了个文字游戏,却变成了“我去卖身,她来卖报”。
对岸,董晴与吴局长他们发生的争执,一定是吴局长怕她有闪失,不让她过河。
吴局长他们太不了解这位姑奶奶了,她向来没有服输的事,就照现在这劲头,如果你给她一个“假什么玩意”,她都敢跟你去“”!
第四十一章 脚扭了
驻地记者骑着老鼠追猫第四十一章脚扭了不一会儿功夫,争论自然有了结果。
吴局长给董晴套上了救生衣。他们仨人一起下了水。
吴局长在前,孙书记垫后,董晴在中间。看来这俩老家伙还是不放心董晴。
仨人紧紧拉住绳子,慢慢向我这边游过来。看见他们搞笑的姿势,让人想起了日本鬼子被打败后渡河的惨象。
再看董晴的姿势,她根本就不会水。她只知道死死抓住绳子不放手,却不知道用脚踩水,并借势向后拉动绳子。
吴局长已距离董晴三米远,不得不回身去拉董晴。孙书记被董晴卡在后边,也只能腾出一只手去推董晴。董晴却死死拽住绳子不撒手。
如果照他们这个速度过河,可能要等到天黑了。
我再次跃入水中,快速游到董晴身边。一只手抓住了绳子,另一只手紧紧挽住了董晴的细腰。
“听话,把手放开,我带你过河。”我在董晴耳边温柔地说。
此时的董晴,脸色早已煞白。她这次涉险下水决不是为了赌一口气,她身为记者站站长,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抢险指挥部,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把老百姓撤离的情况发回报社,那么她就是失职。一向要强的她,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