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要是不将李飞阳打倒,出不了胸中这口恶气,王石有感觉以后实在是难以做人。
王石有写了一篇叫做《低头与昂首》的文章,在文章里写道:
只有饱满的谷穗才会谦虚的低下头颅,而空瘪的谷穗才会随风摇摆,昂首向天。
山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海不言自深,水不言自流。
只有扎根土壤中,才能获得生存成长的养分,老是昂首看天,不如低头向下。刺刀虽利,终会雪藏于室内,菜刀虽钝,却一日不可或缺。。。。。。。
。。。。。。。。。。。。。。。。
。。。
这篇文章李飞阳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写的确实不错,功力深厚,语句平实,言辞紧凑。虽然在谴责李飞阳的狂妄无知,但是却没有咄咄逼人之感,整篇文章厚重凝实,可攻击的地方不太多。
这一篇文写的四平八稳,展现了王石有深厚的写作功底,他终究还是一个肚子里有货的老作家,认真起来,写的文章还是非常有水平的。
李飞阳看完这篇文章后,再想写一篇文章反驳王石有,可就要大费脑筋了。
正要好好构思一下的时候,马奇东从港城风尘仆仆的来到唐城,“飞阳,咱们在港城与《大江湖》打擂打输了!”
“输了?”
李飞阳看着马奇东气急败坏的样子,看来此事不假,还真是输了。
可这怎么可能?
于北非的《游龙戏凤》李飞阳早就看过了,文笔一般,剧情一般,就连书里面功夫的名字也起的一般,而《武林外史》却是古龙中期武侠小里的上上之作,按道理是不会输于《游龙戏凤》。
李飞阳惊诧之下,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
在前世,金庸、古龙、梁羽生三大武侠小说大师名号的确立,可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后,才被世人所公认的。
在这三人写武侠小说的同一时期,还有许多同样写武侠的作家,在当时并不输于他们。在武侠小说初兴之际,读者看的是热闹,是刺激,是新奇,作者的文笔倒在其次。
只有经过大量武侠小说的冲击,武侠小说泛滥的时候,文化欣赏水平逐渐提高的人们,才开始关注作品本身的质量,看是不是符合逻辑,遣词酌句是否合适。一番比较之后,真正优秀的同类武侠小说才会被重新定位。
而现在所处的世界,人们的文化水平还都是处在最底层,不识字的人比识字的人要多的多,就是识字的人也只是看报纸的水平。对他们来说,一部武侠小说的好坏与否,根本就无从分辨,随便一部小说就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武林外史》输给《游龙戏凤》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他想当然的认为古龙的小说能胜过于北非这位武侠新秀的作品,却是有点自以为是了。
这一段时间,因为李飞阳在战场上拼命,马奇东不敢打扰他,如今见李飞阳安然返回唐城,还有心情群嘲整个文化圈的文人,马奇东这才找到李飞阳说起此事。
第一百六十四章 才高八斗
更新时间2015…3…5 23:53:55 字数:2618
一部《武林外史》竟然干不过一个新手写的《游龙戏凤》,这也算是一个奇了。
看马奇东一脸悻悻然的样子,看来打赌输了后,被老对头羞臊的不轻。
只是这种水平高的武侠小说被水平低的武侠小说给干趴下,确实有点令人难以接受。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大陆,还不足为奇,因为大陆的人们现在的文化水平偏低,看书看得就是热闹新奇,不会太过在乎作品本身的质量。但是发生在港城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港城居民的总体文化素质可是比现在内陆的居民要高多了,他们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对于一部作品的好坏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按说不可能看不出两部作品的优劣。可偏偏《武林外史》就卖不过《游龙戏凤》,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李飞阳是说什么也不信的。
李飞阳问马奇东:“你家的报纸是不是比别人家的报纸卖的贵啊?”
马奇东道:“整个港城就那么几家报社,出版报纸的价格都差不多,都是两三毛钱一份,区别不大啊。”
李飞阳又问:“那你和大江湖报社比的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啊?”
马奇东道:“比的是销售量。”
“销量啊。”
李飞阳似乎有点明白了,“老马,如果将《武林外史》和《游龙戏凤》这两本书房到你面前,你会选哪一部?”
马奇东道:“如果刚看开头的话,我两部都会看,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优先选《武林外史》观看。”
“那《游龙戏凤》你还看不看?”
“也会看的,毕竟也没有什么别的武侠小说可看,就是写的不太好,好歹也能打发时间。”
李飞阳笑道:“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如今武侠小说写的少,大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有的看就行。两家报纸估计都会有人买着看,毕竟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故事,喜欢看小说的人都不会错过的。那么由此可以推断,两家报社的报纸的销售量应该差不多才对,纵然有差别,也不会相差太大。”
马奇东道:“那为什么我们报社比大江湖报社的发行量要少了那么多?难道其中有什么可操作的地方?王振南那小子虽然很讨厌,但作弊的手法他是不会做的。”
李飞阳道:“那可就问你自己了。对于报纸的销售方法我不太清楚,或许对方在销售方式上面做文章了呢。谁知道呢?”
马奇东泱泱离去,临走时,拿走了李飞阳新出的一部手稿,厚厚的一叠书稿塞满了他整整一个文件包,这次为了补偿马奇东的败北之事,李飞阳给他的武侠小说是古龙作品中影响非常大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名字叫做《绝代双骄》。
其实就李飞阳本人来说,他并没有觉得《绝代双骄》这部小说好在哪里。
整部小说的开篇就有点不合逻辑,两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因为男人跟另一个女人私奔,反而让人将他杀掉。对于遗留的两个婴儿,当妹妹的提出了一个馊主意,当姐姐的还真的就答应了。
到了最后,划伤一个孩子的面孔,另一个还亲自领养了。
这部小说看着就有点不合常理,但若是不仔细推敲,慢慢看下去,故事情节却是有趣。
古龙中期的小说,功力虽然有了一定火候,但是毕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部小说纵然想象力精彩但是人物形象薄弱,过于肤浅。
但这毕竟是一部不俗的武侠小说,相比同一时期是武侠小说家的作品,这部小说已经是非常显眼的一篇上层之作了。
将马奇东打发走,李飞阳开始写文反击王石有。
他对港城两家报社的胜负之约根本就没有放在心里,所谓大浪淘沙,真正好的作品都能经得住时光长河的冲刷与考验,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一部作品的优劣好坏,他们自然会做出评价。时间才是最为公平的审判官,而经典自然不惧时间。
在这个武侠小说初兴的世界,李飞阳对前世古龙大师中后期的作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前几日因为挑衅了一下整个大汉国的文人,现在多面来攻,整个文学界里一片呵斥声,李飞阳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角色。
但是也不都是反对者的声音,力挺李飞阳的也大有人在。
这一段时间,李飞阳因为祖国有战事,便投笔从戎,参军报国,在战场上几经杀伐,杀敌成百上千,成为了战场上的英雄。
做为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李飞阳提起笔能写书,拿起枪能杀敌,文武双全,惊才绝艳,羞煞了多少同龄人。已经是大多数中学生们的精神偶像。
如今他对整个大汉国的文人表示出某种蔑视,这些喜欢他的读者们,虽然不太明白李飞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情绪,但这不耽误他们站到他这一面来,为他摇旗呐喊,加油助威。
其实不但是李飞阳的读者力挺李飞阳,就是很多青年作家也为李飞阳的行为叫好。
其实大多数青年作家,从本质上来说,也都是轻狂之辈,因为年少,所以轻狂。很多人在年轻时候都有一段猖狂的年龄,在那个年龄段里,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就没有不敢招惹的东西。会觉得天下人皆是庸庸碌碌之辈,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多要批评两句。
文艺青年尤其如此,写几首诗,发表几篇短文,就会觉得自己已非常了不起,有文豪的潜质。飘飘然不知所以,恨不能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