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飞阳道:“我们三个怎能跟您相比?”
黄世昌摇头道:“不要自谦。我当初在京都上学之时,因为家境富裕,在同龄上学之人当中,我是最为不争气的家伙。”
他眼神飘忽,似乎回忆到有趣的往事,笑道:“当初我父亲为了让我好好上学,特意在京师他大学堂附近买了一座宅院,请来了中西菜的厨师,想吃中餐就做中餐,想吃西餐,就给我做西餐。平时有几十个仆人照顾着,日子过得还算是舒坦。”
李飞阳心道:“这还叫‘还算是舒坦’?这才是锦衣玉食,纨绔子弟的待遇啊!”
就听黄世昌继续说道:“就算是这样,我也不好好上学,每天就知道玩儿!当时的老北京,玩的玩意儿也多,特别是八旗子弟,闲来无事,总喜欢找点乐子来打发时间。遛鸟的、架鹰的、养猴的、斗狗的、捉虫的、种花的、放风筝玩镖坨的、玩什么的都有!还有唱戏的、练武的、听曲儿的,当真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没有什么不可以玩儿的!我当时玩心大,不好好上学,就是跟着一帮旗人瞎闹腾,如今想来大是不该!”
李飞阳道:“那是您聪明!别人要是像你这样,早就废了,哪像您,就是玩,也玩成了现在的一代国学大家,琴棋双绝!”
黄世昌笑道:“什么国学大家,琴棋双绝?哪里有什么绝不绝的!有什么人说我不学有术,都是胡说八道!不学怎能有术?千万不要被这句话给误导了!”
李飞阳点头称是。
但是从私下里,李飞阳却知道,事情并不是像黄世昌所说的这样。
黄世昌幼年确实只知道玩乐,不过玩归玩,他的学习成绩依然是名列前茅,而且还经常替别人考试,以此来换取别的学生好玩的东西。
他后来毕业后,家境中落,慈母严父相继去世,又正赶上民国革命,颠沛流离,生计难以维持。
但他确实异于常人,天生的就比别人聪明,为了生活,他通读医书,半年后竟然成了一代名医,手下活人无数,再后来,因为倭寇将中华文物外运不成,被汉军扣下,他被请去核查文物,成为文物专家里面最年轻的一位专家,后来发生内战,他流落江湖,时不时以算命行医为生,他会说书,会唱戏,吹拉弹唱无所不精,还会说相声,玩魔术,据说还手拿牛板骨,口唱莲花落,乞讨过一段时间,此人的生存能力强的出奇。
直到后来,战乱平息,他才回到京都老院子里,和天各一方的妻子团聚在一起。
他这一生,基本上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任何东西,他如今所精通的东西,无论是诗词书画、文物鉴赏、医卜星相、架鹰斗狗、遛鸟捉虫,都是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时人称他为不学无术,倒也不是胡说八道,自有其道理。
黄世昌感叹一阵,眼睛瞄到赵春江手里的方形葫芦,笑道:“春江是吧?你喜欢这个葫芦?”
赵春江道:“刚才看着有趣,就拿起来看了一会。”
黄世昌道:“这种葫芦的法子,还是学自一个旗人子弟,此人最喜斗蛐蛐,别的小虫子也非常喜欢,曾在数九寒天,快过年的时候,暖出来一只蝴蝶,被当时京都子弟交口称赞。可惜最后他最喜欢的一只小鸟死了,悲痛过度,一病不起,竟然离世了。那个小鸟,是他用二品官职换回来的,平素爱若性命。那只小鸟,会唱十二种不同的曲调,极为了得。”
黄世昌叹道:“现在已经没有真的玩家了!当时八旗子弟生活困难的时候,有些人宁愿不吃饭,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花鸟鱼虫,现在哪有那种嗜玩如命的人了?”
李飞阳不由骇然,听黄世昌说到这里,方知道当时旗人子弟腐烂到什么程度,竟然拿官职来换这些不起眼的玩意儿,当真是匪夷所思。
第九十二章 一个愿望
更新时间2014…12…7 0:10:39 字数:3458
赵春江听到黄世昌说有人竟然拿二品官职来换一只小鸟,满脸不信的叫道:“怎么可能?什么样儿的鸟儿能值得用这么大一个官位来换?”
黄世昌笑道:“此事不足为奇。当时的八旗子弟,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又没有实权,有出息的还好,知道读书上进,博个功名;没有出息的八旗子弟,整天价就知道吃喝玩乐,他们的官职基本上没有实权,都是虚衔,拿来更换一个可心的玩意儿,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马克道:“堕落至此,却也难怪有亡国灭种之祸!”
黄世昌深深看了马克一眼,道:“你这孩子说话的语气,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意思,气魄倒是不小,你是谁家子弟?”
马克道:“家祖马云峰。”
黄世昌点头道:“原来是故人之后,你爷爷现在还好吧?”
马克道:“他老人家身体一如往昔的硬朗,只是如今政务繁忙,已经极少有时间跟旧朋老友联系了。”
黄世昌笑道:“我和你爷爷当年在川西相逢,当时他被敌军所伤,落魄在老君观里,还是我为他诊脉瞧病,采药熬汤,他才保住了性命。犹记得,当时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慷慨豪迈,笑谈生死,实乃真英雄也!”
说到此事,黄世昌叹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当日的年轻英雄,想来也是白发苍然了吧?”
马克道:“家祖早已满头白发。”
黄世昌点点头:“都老了啊!”
李飞阳看情况有点不太妙,这老头忽然间,竟然有了伤春悲秋的架势,再往下说,不知道说到什么地方去了。
他有意岔开话题,不想让老人露出什么负面情绪,好奇的问黄世昌:“黄爷爷,您刚才说那些旗人子弟玩的东西我大部分都知道,但是那个什么镖坨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黄世昌听李飞阳问起这么一个物件的名字,似乎想起了什么可乐的事情,哈哈笑道:“那镖坨其实也和放风筝差不多,你想,放风筝有什么好玩的?但是有些旗人子弟,平素调皮捣蛋,放风筝这些平常的玩意儿,被他们也玩出了花样,他们在风筝线上挂上铁钩,专门钩搭别人的风筝,铁钩都是打磨的锋利无比,只要钩上对方的风筝,对方的风筝一准儿完蛋大吉,绳子一断,风筝就不知道刮到哪去了。”
“这种挂钩子的风筝,就叫做镖坨。那帮子旗人子弟,弄出来这么一个玩意儿后,他们也不欺负普通老百姓,欺负老百姓那是最低等的旗人所为,平白让人耻笑。他们这些人,专门和皇宫大内的风筝较劲,仗着自己是旗人,根本就不惧宫内的什么太监嫔妃,反而以欺负宫中之人为乐,谁能弄断宫里放出来的风筝,谁才能显出本事来。”
“每到开春之后,只要宫中的风筝飞起,皇宫周围就会呼啦一下,围满了闲的没着没落的旗人子弟,一时间镖坨满天飞,宫中的风筝从来就没有支持过一个时辰,就会绳断鸢飞,屡试不爽!直到后来,宫中有人想出来一个法子,对皇帝说,这些八旗子弟‘围拢四周,丈量皇宫,意图不轨’,皇帝发出警告之后,这镖坨才远离了宫墙。”
李飞阳大长见识,道:“要不是您老解释,我还真不知道这镖坨是什么东西,这玩意儿的名字我也是首次听说。”
黄世昌笑眯眯的说道:“老京都,四九皇城,里面的东西多了去了,可玩的,可说的也多了去了,你要是有时间,不妨来京都住上一段时间,你就发现这片地方的魅力了。”
李飞阳道:“我和几个同学也正打算高考的时候来报考京都大学,到时候少不了在京城转悠,总会有时间来了解这座古城的。”
黄世昌道:“那最好不不过,到时候让三儿领着你们好好的逛一下,也见识一下我大汉首都的风土人情。”
李飞阳笑道:“其实现在领着我们见识一下,时间也来得急!”
黄征农道:“这事儿好办,赶明儿你们来我这里,我开车领着你们四处转转,吃点你们唐城没有的小吃,看看大戏,听听相声段子,你们也享受一下京都风韵。”
黄征农最近正闲着没事,他《武林传奇》杂志社,只要安排好下一期期刊的排版,就有大把的时间让他挥霍,今天李飞阳来这里探望与他,整合他意。
他问道:“飞阳,你们现在住在哪儿?干脆从宾馆搬出来吧,你哥哥这里空闲房子多的是,这几天你们就住在我这里得了,咱们弟兄也好多交流交流。”
李飞阳道:“这恐怕不行,云长爷爷没说让我们走,我们也不好擅自离开,估计他还有事情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