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都不可能。
这就可以用排除法了。b市肯定不对,田林第一次就在离b市不到两千公里的地方被迫离开飞机,而几个月后她就可以毫无障碍的去x省游玩。而x省最西侧和b市距离在三千公里以上,再怎么进步也没有这么快吧,所以这个选择就pass掉了。
d市也有可能,毕竟d市按照距离来说,到北还是到西都是差不多的长度。l市也同样,要验证究竟是哪个城市,还需要田林去找到另外的数据才行。而且最好是南边的,但是因为再往南都是海的原因,这个距离并不好测量。
不过林田认为,只住了四年的d市肯定是比不上待了近二十年的l市的。尤其是每年寒暑假都回家,在d市也就待了三年多,上学的地方和家不能比的。
分别按照d市和l市与田林走过的最远城市画了一个圆,林田把这个预计活动范围发给了田林。毕竟田林的能力一直在增长,不能确定是一个整圆。这样算起来还有些麻烦,田林的能力增长也没有什么规律,要不然还能试着列关系式求一下。
看了林田发来的图像,田林已经决定了她未来的旅游路线,从图上看,e国基本包括在可行范围之类。还有一些她三四月份在x省的时候去过的几个国家,差不多整个y洲的国家都可以逛逛试试。再远点就是现在世界上最乱的地方,林田还特地给田林说了,前万不要去。
田林也没打算去那里,无数人从那里逃离,她怎么会赶着上去看。有些东西真的不是她能承受的,看的多了,整个人都会不好。她真的没有面对战争的勇气,知道它们在发生,但不想见证它们的发生。
握着林田给的范围图,田林开始对各个国家的探索。从北走到了南,绕了一个大圈之后,田林才从花国的南端回来。实际上到了后期,她能走的距离要比之前远多了。但为了去接林田,她还是速度的绕了一圈之后回来了。
在林田第四次去米国的时候,强忍着不适一路跟着她的田林终于踏上了米国的土地。这才见到了林田生活两年的地方。一个单独的宿舍,只住着她一个人,有共用的厨房和卫生间,别的先不说,至少晚上房间里只有她们两个,这就够了。
田林就在这里住了下来,这一陪就是两年。期间看了无数在米国发生的事情,深深的感觉到米国和花国的普通人民都是差不多的,外国的月亮也没有那么圆。
尤其在吃饭的问题上,米国真的没有花国好,就算是米国开的花国特色餐馆,吃起来也不像是给留学生开的,受众应该还是本地人。每次田林满怀希望的去,又抱着失望回来,那些菜真的不是一个味。除了名字和一部分原材料,很多都不大一样。
每当暑假回国的时候,她总要在花国吃上那么几天。到了后来,能自行移动的田林开始了频繁来往花国和米国的日子,让看得到图片,听得到描述,就是吃不到的林田牙痒痒的。
因为看了不少事情,也观察了很多其他人的生活。这一年期间,田林写的文都是和米国有关的。毕竟取材方便,小道消息多从来不缺素材,有时候她可以拿到第一手的资料。要不是对娱乐圈不怎么关注,以她的水平当个第一狗仔没问题,毕竟她能藏的比谁都好,就是敏感度缺失。
在米国待了五年,林田终于完成了全部了毕业要求,拿到了学位证书。但是在是否回国的问题上,林田犯难了。
如果要回去,那么工作肯定在b市找。别的不说,作为首都的b市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在没有真正确定在哪个城市生活之前,林田决定先留在看起来最好的那一个。
而且,林田的很多同学都在b市工作,这些都是她的人脉。抛下这些去其他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是林田的选择。d市虽然也有不少同学,但是她们联系的比较少,而且有不少人都离开了。
但要是能留在米国呢,参考其他留学生的情况,在结合自己的水平。拿到绿卡不难,五年之内应该差不多。而且米国已经通过同性婚姻法了,在这里她可以和田林结婚。不用担心受到歧视,虽然有小部分人还有偏见,但总比在花国的环境好。
但米国真的离父母太远了,他们的思想还是好好学习,找到一份好工作,找个对她好的男人嫁了。林田在米国读了五年,从二十一到二十六岁,变成了那些人眼中的“剩女”。她也知道,要不是有上学这个理由,那些人还会说的更多。
林田每次回去,她都会对父母说,自己没有男朋友,也不想找,一切以学业为重。每当这个时候,林兴安都会拦住想说点什么的妻子,然后说他们不急,一切按照她的计划来。
如果真的留在米国,就真的很对不起她的父母。他们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最后去了另外一个国家,没有老老实实嫁人,而且娶了一个女人回来。就算他们能同意,那父女、母女分别的痛苦呢?其他的人的闲言碎语呢?
林田在l市,虽然不算是名人,但因为跳级和考上少年班的原因,在老一辈口中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没有污点,从去少年班到去花国最好的两个大学,之后又出国留学,这些都成为了很多人见到林田父母时必问的事情。
父母接受了同性恋,不代表那些人接受。林田几乎可以想象她们听到了之后怎么和其他人八卦的。怎么对她的父母指指点点的。把这些压力都交给父母,自己心安理得的在米国待着?这不是林田的作风。
而把父母接到米国也不是一个好主意。他们都不太会说英语,无法融入到这个环境中,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可能在这里度过后半生。林田也看到了不少有关来米国陪伴儿女的老人的报道,那里面的老人孤寂的形象一直在她心里挥之不去。
林田一直在考虑,而田林则直接帮她下了决定。回去,她们还有不少姐妹们选择留在那里,准备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改变这个国家。她也想回去助她们一臂之力。如果一直留在这里,连时差都是颠倒着的,怎么帮忙。
而且父母是林田的一道坎,田林不想让这成为永远横在她们之中的问题。何必让林田在父母和她之中二选一,这又不是三岔口走左右的问题,分明是地上有两张一百,你是都捡呢还是都捡呢?
那就回去吧,林田这么决定了她的未来。既然是b市,那就先发简历,有不少跨过公司需要在花国工作的人,但是不得不说林田学的这个专业,大概也只能进入研究机构。这种纯理论的研究,经费充足,设备良好的地方基本都在科研院所和大学。
在联系了曾经的硕士生导师之后,他也向林田推荐了几个职位,但是能否确定下来还是要等到林田回国之后见面再说了。当年七月,林田登上了回b市的飞机。
飞机落在b市的时候,田林还煞有其事的举起拳头冲在林田前面说:“让我们为了新的未来而努力吧,干吧爹。”
☆、第3章 。24
回国之后,还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林田。先和父母电话报平安,再去订好的宾馆先住着。虽然在b市有不少同学,不过多年未见,林田实在不好意思打搅别人。她可能在找到住处之前都要住宾馆了。
为了确保财产安全,林田联系了当初玩的比较好的,约定等到晚上的时候把一些贵重的物品先放在她那。林田实在不怎么相信宾馆的安保能力,万一在她出门的时候有工作人员进门把她的东西拿走了怎么办。同学那里还好一点,至少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让她了解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林田在所有的行李里都放上的镜子,这样就可以方便田林随时监控这些行李。今天田林还是如此的好用,让林田庆幸自己一路都有她。
安顿好了自己之后,林田就联系了导师帮他介绍的公司,按照上次邮件上的时间,在回国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她的面试之旅。虽然也在很多人面前做过报告,但是对于工作的面试,这还是第一次。林田心里有些紧张,从没出过学校的她,在人际关系和事情的处理上还有些生涩,也不知道明天是否顺利。
在田林的“我相信你最棒”中,林田离开了宾馆,前往面试的公司。这次是第一次见面,可不能呢个搞砸了。还好路上没有出现什么衣服破了,妆容花了之类的事情。她平平安安到达了面试地点,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够她去洗手间稍微整理一下自己。
面试中的一些问题并不难,虽然林田在口才方面有点欠缺,不过对这些比较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