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风不动[耽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了船,赵鸢用自己的小轿把顾相檀送回了宫。
  走前,顾相檀想到方才去向侯炳臣告辞时对方那魂不守舍的模样就忍不住对赵鸢道:“明年儿开春,是十年一遇的天月德合大吉之日,皇上定不会将这好日子放过,想必太子的亲事也该在那时候,而太子的婚事一定,皇上怕是就要开始操别人的心了。”再看看将军府内送来的那一担担的祝礼,顾相檀这意思,就是让赵鸢他们在此事上早作准备。
  赵鸢颔首,心内自有计较,不过对于顾相檀他也有话要说。
  “赵溯那里,你且避开些,若是他再来找你,你便……”话未明说,但赵鸢眼中竟显出了丝阴鸷,反而将那精致容颜衬得越发张扬艳丽。
  顾相檀却狡黠一笑:“他要帮忙,我为何不要。”
  赵鸢似不赞同。
  顾相檀对他招招手,赵鸢思忖了一下,凑了过去,那人附耳悉悉索索了好一阵,听得赵鸢的眉头时舒时展,表情变换不定,最后全化为了犹疑看向他。
  顾相檀挑了挑眉,把赵鸢脖子里的福袋扯出来摸了摸又塞了回去,笑道:“宽心吧,我有分寸。”
  赵鸢哪里会宽心,但又知晓他的脾气,于是面上仍点了点头,又对苏息吩咐了些要多注意他额头的伤口,记得涂药,这才让轿夫起轿了。
  顾相檀一直笑到轿帘落下,再看不到赵鸢的脸时,嘴角才慢慢敛了回去,眼中暗沉一瞬而过。
☆、军营
  这一日下了朝;薛仪阳的轿子正从宫门出来就被一声轻唤给喊住了;薛仪阳掀了帘一看,竟然是苏息。而且不仅苏息在,顾相檀也在;薛仪阳忙下轿招呼。
  顾相檀笑道:“我刚自释门寺回来;薛大人要回府吗?”
  薛仪阳道:“不,我要去神武军营。”
  顾相檀说:“我正好也有些事要寻侯将军。”
  “哦?既然如此;灵佛要不同去?”
  顾相檀想了想;颔首,于是两人结伴往神武军营而去。
  侯炳臣此次入京,只带了三千兵马;近卫一百随扈;王副将和商副将不放心,劝他要多提防,但侯炳臣拒绝了,他知晓宗政帝忧心什么,回来的人不能多,要不看着这么多军装齐整的兵士浩浩荡荡军临城下,皇上必是要心生警惕,然而回来的人也不能过少,否则主帅都归京了为何大部分兵马还驻留那边,难道是有旁的居心?皇帝也要起疑。
  所以,进一步错,退一步也错,于此功高震主之时还是要处处小心,以免落人口实引人多心,所以侯炳臣让跟着一同回来的那神武军的九成兵力都驻扎在城外远郊,京中有亲眷的准许回去看看,没有的则七天一假,平日便如在陈州一般练兵,作息吃喝毫无变化。
  顾相檀远远就得见军营那头旌旗蔽日,壁垒森严的模样,一眼望去竟不见尽头,而走得近了更是被那雄赳赳气昂昂的军容给震得心中一荡。
  他没有让人通报,只悄悄地入了营,可是即便有薛仪阳在,顾相檀还是经受了些盘查,他倒是好耐心,若不是薛仪阳最终给制止了,怕是那守营的兵士要搜身顾相檀也不会反对,还用一派亲和地钦佩目光看得人家反倒不好意思了起来。
  然而到了营中却不见侯炳臣的身影,薛仪阳问了王副将,得到的回答却是不知晓。
  副将不知晓将军去了哪儿?哪怕如今不在战场上,但军貌未散,这军纪自然也该在,种种一切都应犹如在陈州一般照办,将军跑没了,这可不是一句话便能揭过去的小事儿。
  况且,顾相檀瞧着薛仪阳那眉峰紧蹙,却隐现无奈的表情就可知,这情况该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他只有笑道:“眼下还早,不急,薛大人,我们一起等等吧。”
  薛仪阳眸色一闪,眼中掠过仿似为难的神色,不过仍是点了头。
  两人于营中对坐,喝了三四杯茶后,眼看着已到晌午,顾相檀依旧淡定,但薛仪阳的脸色却不怎么好了。
  顾相檀看着他,主动起了话题。
  “薛大人,近日朝中可还好?”
  顾相檀到京城一段时日了,但宗政帝显然并没有让灵佛干预政事的打算,顾相檀自己也是清新寡思,不是看书就是念经,基本不问世事,如今忽的问起这个,当然不会是对朝政有兴趣,能让他关心的无非也就一桩事。
  果然,薛仪阳转了神思。
  “关于那案子,小臣近日的确获悉了不少眉目。”
  顾相檀稳了稳心绪,尽量让自己的神情顺着所思量的方向走。
  “哦?有何进展?”
  见薛仪阳斟酌,顾相檀又道:“若是不便,薛大人也可不说。”
  薛仪阳却道:“不,小臣还想请灵佛评断一二。”案子未结,理当的确需要保密,但是眼前之人身份特殊,加之薛仪阳一直不忍于顾相檀年少便遭此大劫,心里难免偏颇。
  于是,便一五一十地说道予顾相檀听了。
  “仵作查验之后,伤口的确如三世子之前所言一般,两头浅中段深,的确是南蛮人所使的弯刀所为,而据当晚那些目睹贼人逃离时的百姓供述,那些人身形高大健硕,非大邺人之貌。”
  “所以,真的是南蛮人干的?”顾相檀问。
  薛仪阳顿了下:“那些证人是如此咬定的,而再往下细问,他们却说天色黢黑,贼人逃得又快,他们都没瞧清了。”这也是宗政帝头疼的地方,寻不到证物,证人又被人先下手买通,无论怎么盘查,皆只能得到这些消息,若是按此来看,这案子已是能结了,就是南蛮人潜入敌国,杀害大邺官员满门。
  但是,这绝不是宗政帝要的结果。
  顾相檀不语,只目不转睛地看着薛仪阳,想是知道他还有话未说一样,果然,薛仪阳又道:“但是小臣又私下着人去到顾府周围探看了一番,虽然那些百姓都说什么也不知道,但是这点便已是奇怪之处。”
  顾相檀点头:“一百零九口,要动手岂止是一时半刻,杀一两个没人发现也就罢了,杀了这么多,怎么可能周围的人一点动静也听不见,又没有一人得以逃脱?”
  薛仪阳能听得出顾相檀语气有些微颤,但又见对方面容透着平和,平和得近乎诡异。
  “的确如此,所以我让羿峥扮成普通兵士和我一起于夜半进了停放顾府众人的灵堂,查验尸体有何异常,而经他一验,果然有些出入。”
  这些细节是上一世顾相檀未能得知的,那时三王和宗政帝在此案中也如现下一般互相推诿,顾相檀虽周旋其中,但身边没有一个可信的人,唯一和他勉强算是一条心的赵溯却羽翼单薄,所以那些人对他说的话没有一句是能听的,而顾相檀为了两头取信,没法对此深究,这案子最后自然了结得糊里糊涂。直到几年后顾相檀终于大仇得报,再想回头去查,却早已没了眉目,更怕扰了爹娘清净,只有作罢,这也成了顾相檀的一大心结。
  所以此刻听来,顾相檀不由手脚冰凉,心内却如一把烈火般熊熊燃烧,偏偏他还不能表现太过。
  只压着声道:“是不是有人下药?”
  薛仪阳颇为吃惊的点头,讶然于顾相檀的洞悉力:“不错,这种药无色无味,下于井水中药性可持续三个时辰,其后便自动消散,踪迹难寻。而人喝下后则虚弱无力,昏迷不醒,哪怕面对是黄口小儿都无还手之力了,而且这算不得毒,所以用银针也测查不得。”
  “那羿峥如何得知?”
  “此水遇血浆会成块结晶,虽说时日已远,但羿峥仍是在其中几具尸身上寻到了此晶体粉末,由此可见,必是此药无疑。”
  “我顾府虽无甚兵力防御,但在京中为官多年也不是谁能说下药就下药的,更何况是对大邺一窍不通的南蛮人,由此可见……”顾相檀咬了咬牙,说不下去了。
  “……有内应。”薛仪阳替他接道,“这内应不只轻易破了顾府的看守,也破了京城的看守。”原本有三王在,京中看守又是这么好破的吗?所以此事是何人所为,已是十分清楚了。
  顾相檀长长吸了口气,又闭眼静心良久才将这即将涌上的凶猛情绪勉强稳住,但唇色一时间还是褪得青白。
  薛仪阳见他模样,心中更是不忍,不由道:“灵佛放心,小臣必会将此案彻查清楚,整理证据,将其大白于天下。”
  然而,谁知顾相檀却道:“不,薛大人,不可!你若如此这般,就真如了皇上的意,成了这柄削刺斩棘的剑了。”
  薛仪阳一愣,紧接着就明白过来:“可是,不这样做,难道就让真相掩埋下去吗?”
  “真相不会被掩埋,只要你记得,我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