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一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弧R簿褪撬担庵涛蓝哟哟艘院缶筒辉偈鞘涛蓝恿耍蔷统晌胀ǖ木印H绻堑ǜ曳纯梗芪Ъ甘虼缶刹皇浅运氐摹

控制了皇宫,控制了大金近半的军队,韩忠卫这才彻底放下心来,现在无论是谁都不能阻止自己控制金国。

枪杆子里出政权,韩忠卫始终牢记着这句话,要控制金国,先就要从他们的军队开始。现在都府周围的数十万大军已经尽入他手,而现在,该是向那些地方军队出手了。

金国的官制极为混乱,每个时期都会有更改,在阿骨打时期,其组织按什伍进位编制:伍长(击柝的)、什长(执旗的)、谋克(百夫长)、猛安(千夫长)。猛安谋克最初是单纯的出猎组织,后来为平时射猎,战时作战的组织,最后为常设的军事组织。它再进一步变革,便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组织了。

公元5年,女真立国。阿骨打即帝位后,便以新兴奴隶主贵族集团为主组成一个领导核心阿骨打以其同母弟吴乞买为储嗣,2于国政;同母弟杲(斜也)任要职,都统内外诸军事,异母弟阇母为将帅。并对以前的官僚机构进行了一些改革。

比如把把都勃堇、国相、勃堇改为央统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勃极烈制。这种变革就是把氏族制时的古老贵族议事机构改造为新的统治机构。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领改称为皇帝,确定皇帝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皇位继承没有采取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兄终弟及。

如果按照这个制度,完颜璟死了之后,帝位应该传给完颜珣,而不是传来完颜永济。当然,如果真要按这个制度,说不定完颜璟自己都不了皇上。

金太宗以谙班勃极烈即帝位后,以杲(斜也)为谙班勃极烈。杲死后又以熙宗(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新增国论左勃极烈,以宗干为之;国论右勃极烈,以宗翰为之。此外,诸勃极烈有的是沿袭太祖时旧制,有的是新增设,但任者死后往往不再补任。例如阿买勃极烈辞不失死后、蒲家奴死后,他们原来的职位不再选人补任。移赉勃极烈宗翰改任国论右勃极烈后,其原来职务便自然取消,不再另任他人。

金朝进入原辽地区后,特别是占领汉人居住的燕云十六州后,已无法再用“本国制度”进行统治,因而沿袭了南面官僚制度,并建立起三省之制。

金熙宗即帝位后,为了改变多种制度并存的情况,便废除女真勃极烈制,全面采用汉官制,设尚书、书、门下三省。在皇帝之下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并领尚书省事。尚书省设尚书令;尚书令只管大事,其位最尊。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各人,平章政事人,皆从一品,为宰相,辅助天子,平章万机。左右丞各人,正二品,参知政事人,从二品,相当于副相,为执政官,佐治省事。侍、书令皆在丞相之下,为兼职,即以左丞相兼侍(门下省),右丞相兼书令(书省)。三省之制始置于天会四年,当时称丞相为仆射,熙宗始改仆射为丞相。

六部设置也沿唐,宋旧制,各部有尚书,侍郎、郎,员外郎等官,像田丰谷一开始就担任侍朗,后来才擢升为工部尚书。

金国的地方沿辽、宋旧制,设路、府、州、县四级。各路设兵马都总管统领军兵,路治所在的府称总管府。兵马都总管兼任总管府的府尹。各州刺史、节度使统领军兵,兼管政事。路、府、州、军的军事、行政实由各路官统一管理,这是保持女真军政一体的特点。县一级官府不专设军兵,县令只管民政。女真族所在各地仍继置猛安谋克,猛安相当于州,谋克相当于县,与地方州、县自成两个系统。

而到了海陵王完颜亮继熙宗即皇帝位后,他又进一步改革女真和金朝的政治机构。天德二年(公元5o年)十二月,海陵王下令废除行台尚书省的设置,把一切政令统归于朝廷。正隆元年(公元56年),废除书门下二省,只保留尚书省。尚书省设尚书令,为全国最高行政长官。并废除平章政事一职,左右丞相,参知政事仍旧设置。尚书省之下官司设有院、台、府、司、寺、监、局、署、所。这样,尚书省便成为皇帝控制下的唯一最高权力机构。

天德三年(公元5年),废除都元帅府,改革枢密院,由朝廷直接任命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军事,但枢密院仍受尚书省节制。

世宗也就是完颜璟的爷爷即位后,基本上承袭熙宗,海陵时的改制,只是略加修订。世宗时新定的官制,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执政官。平章政事乃熙宗时设,海陵时废置,世宗时再增设二人。宰相的增员是为了便于更多官吏参预政事。

光是一个平章政事,就是设了废,废了又立。因此可以看出,金代的官制是缺乏系统性的,往往随事置官,故有旁见侧出之弊。

例如宗正寺升为大睦亲府,而於各处置司,既属央性质,也属地方性质;司农司置大司农,又置卿及少卿,而各地方又有置行司农司的;又如掌近卫的官,有的属於卫尉司,有的属於刑部的各官提举;再如惠民司掌汤药而隶属礼部;武库署属於殿前都点检司,而军器库又隶属军器监。这些都可以看出其制度之混乱。

相比央各部的混乱,地方官制就更加复杂。例如转运使本掌钱谷,提刑使本掌刑狱,而又把提刑使改为按察使,有时兼转运使,有时兼安抚使,有时兼劝农使。这样,就看不出钱谷、刑狱、民政、监察之权有什么明确的界限。又如地方的军政长官,则以诸京留守司留守带本府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为第一级,诸府府尹兼都总管为第二级,诸府府尹不兼总管为第三极。而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刺史州则仍旧设置节度使,观察史,防御使,刺史。这是唐、宋两重制度的混合。再如府州的僚属,诸京有警巡院使,诸府及节度州有录事司录事、防御,刺史州有司候司司候。这些设置是前代所无的。而唐宋府、州的幕职官也依然存在。

饶是韩忠卫记忆力人,要搞清楚这么多官制的区别,也让他的头大了几圈不止。

倒是金国所规定的考课内容和分等办法,与唐代基本相同。天启四年置递铺,其制规定,该军马路十里一铺,铺设四人,其铺头人,铺兵人,以所辖军、射、粮,军内差充,腰铃日行三百里。凡元帅府,六部移,以敕递、省递牌子,入铺转送。同年置陕西路宣抚司,节制陕西右监军、右都监兵马从事。八年改称陕西安抚司,并增置山东东西、大名、河北东西、河东南北、辽东、咸平、隆安、上京、肇州、北京等十处安抚司。每司设安抚使人,从一品,副使人,正三品。

接着又设审官院,置知院人,从三品。掌奏驳、除授失当事。此外,内侍寄禄军、军器监、甲坊署,提举圉牧所,提刑司(后改按察司)等机构,均章宗时设置。官僚机构的增多,势必造成官吏员额的增多。据田丰谷从吏部拿到的资料,去年全国统计,在职官员四万七千余人,比世宗时增多三倍。

金国的面积还是很大的,按说四万七千多官员对于从后世穿越的韩忠卫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数字。后世一个省的干部就要过这个数字,而现在按金国的面积,相当于后世十几个省总会有的。

但这毕竟是八百年前,这么官员每年的开支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完颜璟手里,金国设了新增加了那么多的官僚机构,韩忠卫就得给他瘦身减肥。减肥先从军队开始,金国将将全国分设为四个军队,女真的人老巢主要集在上京路,那里设为上京军区,各地裁减下来的女真兵卒都集到上京军区去。

都府是京城,当然也得设立一个都军区,原来的北京路、西京路、东京路和都府的军队都归都军区管辖。在南方再设立一个凤翔军区和南京军区。其原大名府、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的军队归南京军区管。河东东路、河东北路、临洮路、庆原路、鄜延路、咸平路、京洮路都归凤翔军区。

这其,都军区的军队最多,原都府的五万女真兵卒被调到上京军区后,现在的都军队还有五十五万军队之多。排在第二的当然是凤翔军区,原本临洮府、凤翔府、平凉府、庆阳府、延安府、京洮府、河府的所有军队和官员都被调离。但韩忠卫进入凤翔府后,就带了二十万军队进来,现在再加上河东东路、河东北路、咸平路、鄜延路的军队,凤翔府的军队有近四十万。南京军区也有近三十万军队。实力最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