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紧外松,虽然韩漠对西北军内部进行连续数日的整顿,昼夜不歇,但是对魏国的政策却并没有改变,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韩玄龄在世时定下的规矩去办,韩玄龄的约法三章任用魏吏依然有效,甚至于在清洗西北军内部敌对势力之外,韩漠还抽出了时间邀请魏都的官员豪族代表,把酒畅谈,示之以恩。

经过连续数日的整顿,燕军内部的紧张局势也渐渐缓和下来,而韩漠趁乱提拔起来的大批将领也已经分布在燕军各营。

燕军的变动,其消息也迅速向外传去,庆国的上京城,燕国的燕京城也都开始得到了韩漠重掌西北军的消息。

远在上京城庆宫之内的庆后听说这道消息,美艳的脸上竟然显出愉快的笑容。

而这个时候,这位庆国第一权后正在与他的心腹臣子们商议进兵安西郡的军务。

庆国东北部依然纷乱不堪,占有天时地利的平蛮军与尚未站稳脚跟的北蛮人在东北三郡大地上打着游击战,让北蛮人不堪其扰,却又找不到平蛮军的主力,消耗巨大,一时间却也无力再往庆国西部继续骚扰。而平蛮军的几次胜利,让庆国东北部的百姓们愈加支持平蛮军,那里的庆国百姓为了不遭受北蛮人的通知,大批的青壮纷纷加入了平蛮军,让平蛮军的实力愈加壮大。

如果只是正面交锋,平蛮军只怕早就被凶悍强大的北蛮铁骑所剿平,但是平蛮军却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法,分成一股股兵力,除非找到绝佳机会才会集结在一起给予北蛮军重重一击,否则就会依靠对东北三郡地形的熟悉,与北蛮人打着游击战,让虽然勇武却并不智慧的北蛮人无力可发。

平蛮军的骚扰,也让庆国东北军团残部有足够的时间得到休整,更有时间建立新的防线。

庆国虽然失去了东北三郡,但是因为北蛮军的存在,却也没有让北蛮人真正占领,东北也就陷入混乱胶着状态。

北蛮军无法继续西进,也让庆后有精力腾出手来对魏国战略进行考虑。

魏国是以庆国人事先没有想到的方式陨落,这也导致庆国在魏国战略处于燕国人的下风,而庆后事先的许多战略计划就得不到实施。

庆后战略中的设想是要先占据魏国北部,最重要的就是安西郡,所以在她的设想中,在京都保卫战进行之时,袁慕的西北军团必须全力进攻,在京都城陷落之前一路西进,最后拿下安西郡。

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朱小言的行动,如果不是因为汪敬卫的变节导致京都城比预想中要提前许多陷落,庆后的战略目标或许能够得以实现。

袁慕的兵团刚刚拿下山北郡,正待稍作休整等待后勤补充充足继续西进之时,京都城却陡然陷落,而且疲惫不看的林诚飞军团被迫北上与袁慕会合,让本就缺乏粮草的袁慕兵团只能拔出许多粮草用于接济更加不堪的林诚飞军团,由此也导致了庆军西进计划的一再延误。

而韩玄龄在拿下京都城后,却迅速孔非率军前往黑林沼拦截,挡住了庆军西进之路,这就让庆军更是雪上加霜了。

庆后十分清楚如果以这种格局僵持下去,对庆国将十分不利,而庆国在接下来的双雄对决中要取得上风,其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必须拿下安西郡,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

也正因如此,她听到前方传来的战报之后,便即着手准备西进计划,那是铁了心也要拿下安西郡。

…………………………………………………………………………………………………………………………………………………………

PS:大家近日的热情支持沙漠看在眼中,心存感激,继续努力,谢谢大家!

第一一零五章   上京喜,燕京怒!

庆后要拿下安西郡,但是因为孔非兵团的阻拦,又加上魏都城近十万燕军,经过休整补充,战斗力强悍,这让她必须要小心制定战略计划才成。

而且庆后十分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庆军真的开始西进,那么就等若是对燕国宣战,刚刚经过对魏战争的盟军也就化友为敌,一场新的全面战争在所难免。

庆国相比燕国虽然国土面积大出一倍,其物产资源比燕国也更为丰富,但是当前的战力,庆军显然不如燕军,而且庆国的物资储备也是赶不上燕国。

轻易开战,自然是要冒着极大的危险。

但是如果被燕国人在安西郡稳住阵脚,甚至开始利用安西郡的军事资源,那么对庆国将是巨大的威胁,所以便是冒着全面开战的危险,庆后也是下定决心要夺得安西郡。

只不过庆后形势素来不会轻举妄动,如今她手掌庆国大全,庆国的利益也就等于是她的利益,关乎庆国根本利益的军国大事,她倒不敢草率,一面命令前线的袁慕与林诚飞两支军团进行休整和重新整编,派出数名后党高官前去监督,另一方面则是连续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对策。

虽说庆国官员之中多是腐化不堪之辈,但庆后却还是提拔了不少才干出众的官员,这些人在危难时刻,倒也能够出谋划策。

要与燕国发动战争,首先要解决的,自然就是粮草物资方面的问题,如果后勤不能准备充足,这场仗根本不能开战。

只有先解决了后勤,才能进行军事部署。

而庆后这些心腹官员所探讨的,便是如何解决后勤方面的问题。

钱、粮、运输、人力、武器、铠甲……这些都涵盖在后勤之内,真要与燕国开战,这些都必须要准备充分,但是如今以庆国的实力,想要准备大量的后勤物资,定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庆国朝廷多年来横征暴敛,朝廷从上到下的官员固然贪墨成风,搜刮民脂民膏,便是军方三大军团每年所需要的军费也是天文数字,这些银子都要从百姓的身上挤出来,除了人为盘剥,这些年庆国也是连遇天灾,百姓已经是怨声载道,国内也时起民变。

为了应对魏国的东犯,庆国朝廷已经大肆征收赋税,进行军备,已经让百姓们遭受了沉重的压力,如今若是为了与东燕开战继续向百姓加征赋税,已是处于水深火热的庆国百姓必然是雪上加霜,到时候没有活路可走的百姓必然铤而走险,民变会迅速蔓延。

庆后在几名头脑十分清醒的官员分析下,却也明白如果连续加收赋税,那么自己屁股下还没坐稳的这座江山只怕很快就会陷入巨大的动荡之中,那当然不是庆后想看到的局面。

她更为担心的,却是燕国休整站稳之后,会率先对庆国发起攻击,而且这种可能性时刻存在着,占据京都城的燕军随时都有可能会军北上,甚至于镇守燕国北部边疆的留守西北军也会北进攻打,而庆后手中却没有足够的后勤物资给予前线将士予以保证,如果一支军队失去后方的支援,失败的结果那也就是显而易见了。

正当这位庆国权后与她的大臣们商议如何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后勤问题之时,韩漠重夺燕军军权的消息传了过来,这让庆后欣喜万分。

韩漠是从韩沧的手中夺权,这已经表明韩家内部开始出现严重的分裂。

庆后对燕国当前的形势却是十分了解,韩氏一族已经掌握了燕国的军政之权,如果这个家族团结一致,那是令人感到恐惧的事情,可是如今掌握政权的韩玄道和掌握军权的韩漠出现了严重的分裂,这就预示着燕国内部即将出现一场极大的风暴。

庆后能够感觉到这场风暴给燕国必将带去巨大的震荡,而且这次震荡过后,燕国的国力必将出现严重的削弱,陷入动荡中的燕国必将无力对庆国用兵,甚至于燕军的士气将遭受极其沉重的打击,这对庆国来说将士天大的好消息,庆国不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而且在燕国国内动荡士气不振的情况下,大有机会击破燕军多的安西郡。

虽说因为后勤的原因不能对燕国进行全面的战争,但是同样在燕国无力对庆国发动全面战争之际,夺下安西郡对庆国的战略实施将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

两国终有一战,在燕国动荡恢复之前,庆国便要趁着燕国动乱之际尽可能地进行大规模的战略准备,换句话说,庆国当前在与燕国的实力对比中处于下风,但是因为燕国风暴将至,却很有可能就此扭转这样的形势。

庆后正是看到这一点,心中自然是欢喜无比。

……

庆后欢喜,但是燕京城的韩玄道得知韩漠夺得西北军权之后,充满了无比的震惊,若不是确信消息来源肯定不会有错,韩玄道一定会认为这是荒谬之言。

他虽然心思慎密,而且对韩漠一直十分的提防,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想到韩漠竟然比他想象中的更为狡猾,在毫无风声的情况下,这个狡如狐狸般的年轻人却是悄无声息地到了魏国京都城,更是在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