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荣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以私。这次调整被刘浩然任命为法部尚书,就是想以他的严峭肃正法纪。

薛祥,字彦祥,无为人。从俞通海来归。渡江,为水寨管军镇抚。数从征有功。明历元年转漕河南,夜半抵蔡河。贼骤至,祥不为动,好语谕散之。以方用兵,供亿艰,授江苏参政,都管漕运使,分司淮安。浚河筑堤,自扬达济数百里,徭役均平,民无怨言。治淮八年,民相劝为善。及考满还京,皆焚香,祝其再来,或肖像祀之。这次出任南京府尹。南京府尹这个位置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却不好当,毕竟是首都,牵涉到的方面太多了,而且现在南京正处于一个大发展阶段,需要一个能吏来经营。

胡琛出任计部尚书,罗复仁留任学部尚书,朱元璋出任内政部尚书,夏煜接替胡惟庸,转任礼部尚书,而出乎人意料的是原大明皇家银行都承事和副都承事王侍尧和叶淙温居然出任陆军部尚书和海军部尚书。

其余章溢为营造部尚书,叶琛为商部尚书,李质为户部尚书。黎光为转运部尚书,赵俊为工部尚书,唐铎为农部尚书,其余侍郎不等。

“大家可有什么意见?”刘浩然问道。

大家虽然默不作声,但是都在用眼神互相传递各自的意见。从明面上看,这次内阁似乎江南学派大占优势,江西学派也获得进步,刘基自不必说了,孙炎和杨宪均与宋濂、刘基等人关系密切,淮西派只剩下一个胡惟庸晋身大学士,丁德兴是军方的代表,一般不会干涉政务。所以说,在大学士这个层面,江南派似乎大占优势。

在直学士中,则是三足鼎立,陈修、罗复仁算是江西学派的翘首,王侍尧因为是江西人,勉强与江西派挂上关系,胡琛、端复初、夏煜应该算是江南学派的,朱元璋和薛祥是不折不扣的淮西派,不过他们又和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还是有一定区别,朱元璋虽然是淮西凤阳出身,但他是后来投附过来的,与淮西集团有密切联系,但又有一定隔阂;薛祥虽然勉强算是淮西派,但是他和目前在海军占主流的巢湖系关系更密切;王侍尧、叶淙温是刘浩然的嫡系,属于太平系。邓友德和刘存勇则是军方代表,大家就将其忽略了。

而在各部尚书和侍郎中,也是如此局面,各派系不分上下,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均衡。

刘浩然扫了一眼众人,又等了一会,在他的注视下,众人纷纷表示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刘浩然却宣布了一项新制度,新的大学士、直学士人选必须得资政院所有的资政大夫举手表决通过。刘浩然话刚落音,李善长、汪广洋等光禄大夫首先举起了手,其余的荣禄大夫一边在琢磨着这其中的用意,一边也随着举起了手。于是新学士名单获得了资政院一致通过。

于是刘浩然便继续宣布,孙炎为中和殿大学士,确定了他首相的位置,刘基、胡惟庸、杨宪为文渊阁大学士,丁德兴为武节阁大学士,陈修、胡琛、罗复仁、端复初、朱元璋、王侍尧、叶琮温、薛祥、夏煜为文华殿直学士,邓友德、刘存勇为武英殿直学士。

刘浩然接着宣布诸位学士的分工,孙炎总领内阁,兼管吏务和经济发展;丁德兴负责军务,协调内阁和枢密院的关系;刘基分管户务、营造、运转等方面,主要负责大明的百姓福利和社会保障;胡惟庸分管礼部、学部,换句现代的话说就是负责文化教育宣传和意识形态;杨宪则接周祯的班,分管法务、内政等政法部分。

邓友德、刘存勇协助丁德兴处理军务和协调军政关系;陈修主管吏务,协助孙炎;胡琛主管财政,协助孙炎;罗复仁主管学务和与两院一馆的协调,协助胡惟庸;端复初主管法务,代表内阁监督法律的执行,协助杨宪;朱元璋主管内政,协助杨宪;王侍尧、叶淙温各主管陆海军的军籍、军费开支和军辎采办,协助丁德兴;夏煜主管礼部,也就是宣传,协助胡惟庸。

接下来刘浩然便宣布了各省布政使的任命,安然、朱守仁、沈溍、开济、范敏等堪磨为优者出任北京、东京府尹及各省布政使。

会议开到这里,大家也知道,差不多也该结束了,谁知刘浩然又玩出新花样。孙炎带着其余四位大学士,十一位直学士走到刘浩然跟前,先向他拱手弯腰行礼,然后又转过身来向诸位资政大夫拱手弯腰行礼,接着孙炎走到前面,先向刘浩然拱手致礼,然后开始代表学士们向资政大夫们发言。

孙炎的话很简单,也就是多谢皇帝陛下和诸位资政大夫们的信任,他们这些新任学士们将在李善长等前辈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绝不对辜负皇帝陛下和诸位资政大夫们的期望。孙炎话刚落音,刘浩然便率先鼓掌,李善长、汪广洋等人也是有样学样,资政院一片掌声。

在散会前,刘浩然又宣布,二月十六日式黄道吉日,他将为皇太子刘焕章、皇长子刘焕诚、皇三子刘焕瑥举行冠礼。

众人走出资政院,开始三三两两议论起来,关注许久的大事终于落幕,这让很多人的心情十分兴奋,有点患失患得。

宋濂拉着刘基登上了自己的马车,两人默然地坐在那里,许久没有说话,突然刘基开口道:“潜溪,你荣任荣禄资政大夫一职,可喜可贺,不过责任重大啊!”

宋濂不由对好友翻了翻白眼:“你荣任文渊阁大学士,更是可喜可贺,以后有的你忙了。”

刘基笑了笑,却不接言,宋濂等了一会,终于忍不住道:“陛下此意究竟是何意?我看不透啊!”

“陛下一向用意深远,你看不透是应当的,我也是云里雾里。”刘基知道宋濂所言不仅是指这次新任学士的名单,还指突然完善资政院一事。资政院很早就设立了,不过大家都把它当做是一个“养老院”和“荣誉院”,却想不到刘浩然突然强化了它的职责,拥有了可以与内阁隐隐抗争的权力。

“或许是制衡吧。”刘基不敢肯定地道。尽管大明这些年大力介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也介绍了当前泰西英吉利出现的贵族议会,但大家还是没有过多地往这方面想。

“为何陛下这次做出这么大的让步,难道是为了保全李相?”宋濂有些不解道。尽管李存义案没有涉及到李善长,但是舆论依然指向他,不少人依然提出要给予他惩处,给他造成了很大压力,使得这位李相在这次调整酝酿过程中是闭门不出。而刘浩然一向重情,对于李善长这位老臣子,自然会倍加回护,现在又将其推向资政院掌院这么重要的职位,自然要堵住一些人的嘴。

“潜溪,你真的觉得是让步吗?陛下何曾畏惧过什么人?”刘基直问道。

“伯温,你的意思是?”

“孙炎、杨宪与我等关系密切不假,可是他们更忠于陛下,若要选择,你说他们会站在哪一边?”

宋濂几乎不用想就做出判断,当然站在刘浩然那一边,毕竟两人是刘浩然一手提携出来,无论是站在忠君还是感恩的角度,自然是死忠刘浩然一人。

再看看直学士,虽然名义上分属各派,但是无疑他们不会轻易卷入派系之争,只管站在皇帝陛下哪一边,别人不说,刘基就是一个例子,虽然他是江南派翘首,可真要是在大事上,他肯定先听刘浩然的,再听江南派的意见。

“陛下现在最重要的让大明继续平稳迅速发展,一切以此为计,这届内阁也是如此。”

宋濂点点头,这届学士和阁员哪个不是在内阁和地方上历练已久,都曾经在李善长等人领导下工作,曹随萧规绝对没有问题,自然能够将上届内阁的国策延续下去。

“太子就要举行冠礼了。”刘基突然悠悠叹了一句,宋濂不由地心头一紧,储位之争,历朝历代都是最残酷的,不少臣子就是卷入其中,结果是尸骨无存,家破人亡。当今天子圣明,能不能避免这种悲剧发生呢?

而在另外一处府邸,胡从宪兴奋地言道:“大获全胜!大获全胜!今日终于有我理学扬眉吐气的一天。”

“化文先生,此时高兴还为时太早。”陶希言提醒道。

“惜辞太过滤了,这次学士中多有我江南学派翘首和亲近之人,此后我理学发扬光大,重返庙堂就在不远了。”

陶希言勉强笑了笑,他分析来分析去,得出的结论与刘基相似,这次新内阁组建,看上去各派各系有起有落,但是权力依然被皇帝牢牢地控制住,在这种局面下,真的会出现胡从宪所言的理学大复兴吗?但是他不想打击正在欢庆兴奋地胡从宪等人,只好把话埋在肚子里。

“化文先生,太子即将行冠礼,这才是最重要的。太子一旦行冠礼,便可开东宫,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