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尉、士分别佩金、银、铜、铁花,各阶又分下、中、上三极,分别佩一、二、三枚肩花,各官什么品级,一眼可知。”

众人立刻围着他,七嘴八舌的问道:“张大哥,你说的中尉,管的多少人呐?是个什么品级?当得以前大宋朝的正军将,还是统制官?”

“中尉嘛,是个连长,连长该管多少人,这你们该知道吧。”那张大哥受到众人瞩目,干脆卖起了关子,待伙伴们纷纷出言恳求,才慢慢解释:“中尉连长,若是带兵官,该管一百二十多个兵。”

“嗨,那不就是个都头嘛!”青年们都有些失望,管百十个人,放大宋朝不过是个都头,不入流的小武官。年轻人嘛,都有点好高骛远,若是个将军、统制,还入得法眼,小小都头,未免被他们看得轻了。

张大哥冷笑道:“哼,你们敢把这连长看得轻了?告诉你,汉制,中尉正七品,和知县一般的品级!”

啊!青年们惊呼起来,进士及第、金殿赐宴戴花游街,也不过外放个七品知县,汉军中管百十号人就有这般品级,当真武勋荣誉!

惊叹之余,也有人想到了另外一层,微带担忧的小声道:“以张大哥所言,似乎汉国武夫地位颇高,将来或有武人干政,重现唐末藩镇、五代十国的故事?”

终宋一朝,以文御武、文尊武卑的局面,始终是朝政的主流,并且得到民间、清流、儒学界的一致认可,这并不是大宋朝天生软弱无能崇文抑武,并不是赵家皇帝天生信不过武人……相反,杯酒释兵权之后让将军们安度晚年,这已经比历代开国君王诛戮功臣仁厚多了。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是和宋之前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前后百年战乱,中原白骨暴于荒野、百姓埋尸沟壑的惨痛教训密切相关的。人们的记忆中,武人当政就意味着藩镇割据,就意味着无休无止的内战,意味着人民流离失所,甚至恐怖的“人相食”……

所以宋人竭尽全力防止武人掌握大权,以至于到了纠枉过正的地步,当“收复燕云、凯师而回,亦不如状元及第、东华门跨马游街能光宗耀祖”的时候,这个王朝就注定了不亡于内乱,而亡于外患。

伙伴们的问题,已经超过了张大哥的认知水平,他沉吟半晌才回答:“这……大约不会吧?今上雄材大略,年逾弱冠而春秋鼎盛,将来逐鹿中原、北驱鞑虏,不过十年二十年的光阴,皇上年纪在而立到不惑之间,和故宋太祖相差仿佛,大可以行杯酒释兵权之计,定千秋之基业。”

“嗨,说这些干嘛?”有位皮肤黝黑的青年,打断了伙伴们杞人忧天式的猜想,大大咧咧的道:“管他那么多,咱只知道现在正当华夏陆沉、山河沦陷之季,大丈夫当投笔从戎,沙场上建功立业,咱们只该学投笔从戎的班定远、采石截江的虞允文,军中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名传后世!”

“对,澽兄弟说的是。张大哥,你懂得多,还请你问问长官,怎么才能参加汉军?他们还招不招兵?”

“我舅舅在潮州做生意,去年我陪老母省亲,见那儿正在招兵,把汉军的制度都问得清清楚楚了。若不是家慈抵死阻拦,我早就投了汉军,说不定到现在也是个班长、排长了!”张大哥嘟嘟囔囔的,深为去年没把握机会而遗憾,说不得,斯斯文文的走到两位军官身前,作揖问道:“长官有礼了。在下请教一句,如今汉军还招兵么?那些身高、体重、目力的要求,还和去年潮州招兵一样么?”

这伙青年人说话有趣,李、林二人一直站在旁边,假装闲逛,实际上都在听他们谈话呢。

李世贵笑着回答:“大战之后伤兵退役,肯定要在各地招兵的,近则两三天,远则十天半个月,广州就要设征兵处,到时候欢迎你们来应征呐!”

“谢谢长官,若是征召入伍,还请长官在军中多照应!”张大哥作揖告辞,如飞般跑回去,把喜讯告诉了伙伴们。

“太好了,我这救回去和爹说,怎么的也要参加汉军!”

“男儿志在四方,投汉军打鞑虏!”

青年们欢笑着走远,林德水连连点头,感慨万千:新附军招兵,绑了壮丁来,打得半死还要悄悄往家跑,这汉军倒好,年轻人主动找上门,还生怕你不招兵!

这样的军队,才是天下强军!

百姓尚且踊跃参军,身在军中,还不想尽办法留下来?林德水带着点忐忑,问好朋友:“咱们广州起义的一个万户、八个千户,将来安排个什么职位,皇上还没给个道道。李兄在汉军中待得久了,能否为小弟指点迷津?”

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老朋友,李世贵道:“皇上英明雄略之主,待自己人向来宽宏仁厚,林兄高擎义旗,擒拿李恒逆贼有功,想必一枚勋章、若干银钱是少不了的。”

林德水闻言甚是沮丧,老朋友虽然没有明说,但勋章、奖金之外,那个最重要的“官职”却是提也没提一下。他结结巴巴的道:“小弟今年才三十三岁,年富力强,正待为新朝建功立业……”

“要留在军中,也不是不可能,只愚兄劝贤弟一句,在家中陪着娇妻幼子,不比在外杀伐征战好?”

林德水捏着拳头,忿忿的道:“蒙古人和我不共戴天!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若能留在军中杀鞑子,小弟再苦再难,也没得半句怨言!”

“贤弟若有此心,愚兄还能不相帮?”李世贵一边走,一边道:“首先,以前的千户万户,汉军是不承认的,若有带兵经验、又认得字,可以入军事学院尉官班学习三个月,毕业后授个少尉排长,管三十个兵。然后论功慢慢提拔,直到上尉连长,再往上升校官,又得回军事学院校官班学习半年,若是有幸升将官,则需要学习一年了……”

啊?只做的个排长?林德水在大宋是统制官,在北元是五品千户,到大汉只有个八品的小小排长,还得进军校学习、考试后才授予,未免有点那个啥了,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当今皇上对银钱看得开,如散财童子般散漫使钱,只官职上悭吝了点,忒也小家子气。”

李世贵正色道:“官职乃国家公器,怎比得银钱?当今皇上体恤百姓,免了广州一年税收,这是皇恩浩荡泽被苍生,怎么说散漫使钱?倒是贤弟,若真要留在军中,须得把以前熬大营的毛病改一改……愚兄在这上面,可是吃了亏的!”

林德水面红耳赤,讪讪的道:“不至于吧?我们好歹是行军打仗十多年的,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怎么的也比没上过战阵的强,小弟倒也罢了,李兄当年是勤王的劲旅,依我看,现在这连长,仍然是屈才了。”

“屈才?”李世贵呵呵冷笑道:“贤弟当这连长屈才,我还怕担不起这责任呢!且不说别个,就是以前的大宋第一名将、陆战马步军力抗伯颜的鄂州张世杰,一呼十万勇猛无敌的苏十万苏刘义,投了汉军,又在鼓鸣山下斩将夺旗,取了张弘范大旗立下大功,你道他们二位是个什么品级?”

从来英明雄略之主,最重招募前朝降将,像张世杰、苏刘义这般人物,皇上还能放得轻了?林德水犹豫着说:“不是副师长,也得是团长吧?”

“错了!”李世贵大笑道:“张、苏百战宿将,初入汉军不过普通一兵,鼓鸣山立功之后晋升排长,后入军校学习,在辽东再立新功,随骷髅团、震天团升格为师,现在也才做到骑兵营长!”

第306章 英雄豪杰

林德水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紧紧的闭上嘴巴,再也不争论官职高低了。

张世杰、苏刘义军中盛名二十余年,想当初林德水还是个统制官的时候,张世杰就是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兵,立下赫赫战功,天下无人不知。他翁婿二人能从小兵做起,林德水还有什么脸面争长论短呢?

至少一柱香的时间,林德水没有开口,开始是想着未来自己的前程,是在军中打拼,还是干脆退役回家做生意?等到拿定主意留在军中,却发现老长一段时间没和李世贵说话,再开口,不管说什么都有点尴尬。

忽见一群百姓,提着布袋子、领着木桶儿,说说笑笑的往府库方向走去。

广州府库早被李恒的探马赤军抢了个一干二净,现在库中只剩着废纸般的蒙元交钞,这些百姓去那儿干什么呢?就算去拿交钞,也用不着布袋、木桶啊!

两人十分好奇,跟着百姓们走到了府库前面。

呵,不得了!往日空荡荡的府库,堆满了东西,一条条汉国海船扬帆驶到码头,船尾的活门打开,露出船舱中堆积如山的物资,无数民夫川流不息,推着铁制手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