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铁血抗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几天,21集团军的3号人物侯俊杰又从外面带回来了一个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撼的消息。 
“老侯,你说的是真的假的?”不止是路晓飞和萧韫珩,就连平常决不会在男人们谈论军国大事的时候插嘴的婉仪也忍不住说:“最高当局迫于内部的压力宣布下野,这怎么可能?” 
“绝对是真的。”侯俊杰长得很对不起观众的脸上一点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当然,他也从来不会开玩笑,“直接的原因是武汉的失守和潢川战役的胜利。军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要求他下台,把军事指挥权全部移交给五战区的李长官,由李长官出任军政部长和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统一指挥全国的军队抗战。老头子不愿意放权,可就在他飞往重庆之后,飞机刚一落地,就被驻扎在那里的19军扣押了。19军也算中央嫡系了,所以不要说老头子没有想到,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19军的将领会来这么一手兵谏。不过,我倒觉得,19军的军长梅俊杰根本就是李长官的人,,只要查一下他的来历就知道了。他虽然是中央军校二期生,算起来是老头子直接带的学生了,而且和老头子还是同乡,但是从他十五岁出来当兵吃粮起,就是在李长官的麾下,直到被选送到中央军校。这可能是那位李长官十几年前就布下的一枚棋子呢。” 
路晓飞和萧韫珩对视了一眼,不由得面面相觑。什么叫隐忍,什么叫老谋深算?那位李长官和最高当局明争暗斗也有好多年了,但是玩政治手腕,那位李长官却一直玩不过最高当局。但是世事难料,自抗战爆发起来,李长官用一系列的胜利奠定了他在军中的威望和地位,与之相对的是,最高当局却犯了几次决策性的失误,有很多次亲临前线指挥,更使本来就混乱的战局更加的混乱,很多将领都在暗里说他是瞎指挥,也包括他的一些嫡系。而他最喜欢做的就是直接一个电话打到某某军下面的师长那里,搞得军长突然间找不到自己的师长,集团军司令找不到自己的军长。开战以来中国一败再败虽然是实力的原因,但指挥上的失误导致的失败也比比皆是。虽然不是每次失败都跟当局有关,但或多或少,却都跟他用的人有关。 
中央系和中原系的争斗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原系的大佬,那位李长官虽然很会打仗,但是他深知最高当局的人脉和根系,仅仅靠声望,靠下层的呼声是不可能扳倒他的。所以那位貌似忠厚的长官真玩起手段来,一点也不比别人差。而且干那行玩那行,中央系在重庆除了19军外还有几支当局的嫡系部队,但是19军控制的,恰好就是机场。 
兵谏一发生,各种说法都有。一时间政界军界就像炸了锅一般,而刚刚撤到湖南长沙的中央政府,包括行政院长,各部门长官等等,一听说发生了兵变,就停在长沙隔岸观火,取消了原来转往重庆的计划。行政院的王院长和最高当局素来也不怎么对路,他名义上虽然是行政院长,但手里却一直没有什么实权。众人都猜测他会落井下石趁机揽权。 
结果王院长在第一时间发表通电谴责兵变的19军将士,说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做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但是很多人认真读了他的通电,却发现他的谴责其实非常的含糊。长沙一带驻扎的是元老派的部队包括第4军集团军在内,那些军中元老们,原本就是最不满当局,老早就要求重新召开国民会议选举国民主席,虽然跟中原系一样有不少勾心斗角,这时候倒是很明确的站在中原系的这一边。王院长留在长沙不走,表面上虽然谴责兵变,其立场却就很明确。 
这事件究竟怎么演变的,侯俊杰带回来的也只是一个大概的信息,只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最高当局通电下野。他下了飞机后没有走出机场,就重新坐上飞机,飞往贵阳去了。据说准备出国修养,但是各种迹象表明,他显然也不是自愿的。 
而留在长沙的中央政府召开紧急国会,选举国民军元老廖克强元帅为军事委员会主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谦诚元帅为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军政部长,全权负责指挥全国武装力量抗战事宜,而行政院王院长代理国民委员会主席,主管一切政务,并通过临时决议案,一切政务围绕军事服务。以驱除倭寇,恢复河山为现阶段唯一目标。 
路晓飞在听侯俊杰大致的讲述了整个事件以后,忍不住笑着说:“那位长官名为谦诚,可是这次的事件,还真没看出他谦在那里,又诚在那里呢。” 
萧韫珩则说:“总座,对我们来说,这倒未必是件坏事。说不定,《中央日报》对咱们的诋毁,很快就会转格风向呢。” 



第二一六章 终于又见面了

       果然,就像萧韫珩预料的那样,在最高当局通电下野后不久,《中央日报》对21集团军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最新的一期社论文章一改之前的风向,不再质疑“假抗战之名,行军阀之实”,而把21集团军称为“华北铁锁”,指出正是因为有了21集团军敌后根据地的开辟,才牢牢的锁住了陕西、河北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几个师团和大量的伪军,使之在南面诸战场大战的时候,未能南下支援。 
也许是风向才变的关系,这篇社论倒也没有过分的夸赞21集团军的嫌疑,基本上以略显生硬的语气,叙述了21集团军的真实作用和地位。不过比社论来得更快的是晋南的16军,他们本是山东系的部队,为了混成真正的中央军,对前最高当局的一切指令奉行不韪,随着最高当局的下野,他们也失去了表示忠心的对象,赶紧撤出了占领的21集团军根据地。 
倒是现在喧嚣的舆论有些让人担心,很多消息都在说,中央系的部队不肯接受李副主席的指挥,在很多战场或公然抗命,或阳奉阴违,造成了多场失利。还有的消息说中央军为了夺回前最高当局的最高权力,准备以军事解决“兵谏”事件,救出目前被软禁在贵阳的前最高当局。各种各样的说法粉末登场,莫衷一是。 
但是到了1938年年末的时候,各种说法似乎才归于沉寂。这时候已经全面掌握军权的副主席在郑州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与会的是各部队的高级将领,其中各山头派系的头头脑脑们都有,也包括以前中央系的。于是一切谣传不公自破,接着舆论又大吹全国军民团结一心,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不为某一个人或某一集团的权力之争而牺牲,可见中国军人乃是真正国之脊梁云云。 
媒介自有媒介的说法,先前天下大乱的舆论,也有很多是日本人造出来的。对他们来说,中国越乱,对他们当然就越有利。本来武汉会战后,因为兵力物力都已经到达临界,日军已经无力再发动战略性进攻,但是趁着中国的乱局,他们不但巩固了大部分占领区,还在秋季一举拿下了南昌这个战略要地。由是这场战争,看起来又更加漫长了。 
是非功过,往往都只能让后人去评说。就当时的人和事来说,发生了这样的事件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只能靠时间来证明。但是随着武汉、南昌等要地的相继失守,很多人心里都充满了绝望。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年末,“首都”位于南京的伪政府成立了,不过不叫国民政府,而叫“自治政府”,一看名字就奴性十足。却也有不少的达官贵人趋之若鹜。 
这年冬天在郑州的军事会议,路晓飞也参加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家统一后的政府召开的高级将领的军事会议。回忆起很久以前参加的御前军事会议,猛然间恍若隔世。还是那次御前会议之后在皇宫内偶遇公主,然后又和公主单独见了皇帝,然后他的实力才得以进一步的扩大,回想起来,很多事情真的充满了偶然。如果那一天他没有见到公主,他也许仍只是一个禁卫师的师长,在帝国大戏落幕的时候,他也不会是掌握一方重兵的地方诸侯,即使同样是臣服了南方政府,也决不会有今天这番天地。只可惜那位性格刚烈的公主在帝国覆灭的时候自尽了,她致死都不能原谅的就是身为皇族,甚至就是皇帝的亲堂弟的端木睿竟然也会叛变,只是她不知道,路晓飞这个“世子”早就已经偷梁换柱了。 
也许是这些经历太过离奇,让路晓飞以不到三十的年龄,就有一种深悟了命运轮回的心境。所以他才会在21集团军遭到中伤攻击的时候隐忍不发,在有人开始对21集团军歌功颂德之后也没有得意忘形。及至副主席将他提升为名存实亡的第二战区的代理司令长官,单独与他进行了会晤的时候,他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于年龄不相称的平静和淡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