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来攻击他。
  眼下的这些传言。借日食之机,纷纷指责天子,表面上看是冲着辽东用兵去的,但细思一下就不能发觉,这些人其实是冲着易风的新政来的。甚至有不少人是对易风掌权以来对于利益既得集团关陇集团的打压的一种反弹。一有机会,他们立即就跳出来了。
  易风通过监察院的报告,甚至发现有杨素的身影在其中。自从易风设立政事堂,并增添了五位副宰相之后,并让九位轮流值政事笔。并把政事堂设在门下省之后,尚书省的权柄大大被削夺,朝廷的大权转入政事堂,原来的首相左仆射,如今只是九相之一,高颎离开朝廷后,杨素不但没能如意的成为首相,反而权柄大大被削弱,心中有怨言。这段时间。他凭凭通过兄弟杨约、杨操、杨岳、杨戾、杨慎,频频与西京诸豪门联络,并不避嫌的举荐自己的族叔文思、文济、文矩、文升、文休等十几人,这让易风对杨素越发的警惕起来。
  如果这次自己退步。从辽西撤兵,那么就越发的坐实自己行为失当受天警示,虽然这样并不会就变天。但他们确实能让自己的威望大减,让他们偿到甜头。说不定以后他们会越发的变本加厉,联合起来对抗自己了。因此。这个步是无论如何不能让的。
  谏议大夫李百药上奏,称天现日食,乃是宰相失德之兆,他说,“天,是阳,君主的象征。地,是阴,臣子的象征。君主应当像天体一样运行,臣子应像大地一样静止。现在应当静止的反而运动,恐怕有大臣密谋不轨,西北之地,应不会平白发生震动。”
  这道奏章非常让易风满意,当即转交政事堂给诸位宰相。见到这份奏章后,杨素的脸色立即就变了数变。皇帝把李百药这道奏章转回来,意思清楚无比。他本来想借这地震天灾来给新皇帝制造点麻烦,却不料,如今搬起的石头砸到自己脚上了。皇帝的意思很清楚,他是不可能背这锅的,只能由宰相来背。如果杨素不老实的吞下这苦果,只怕会有更严厉的后果。一想到自己的小动作,可能完全没能瞒过天子,杨素也不免有几分心惊。这个皇帝虽年轻,却如果精明。
  第二天,易风下诏让五品以上官员评论朝政得失。
  朝中风气一转,许多官员开始批评政事堂处事不到处,有许多失职之处,并开始有人弹劾左仆射杨素勾结朋党,举荐私人,收受贿赂等等罪行。易风对这些奏章留中不发,然后朝堂局势再变,杨素成了风暴中心,无数官员都瞄准他开火,各种各样的弹劾奏章上表,易风等了三天,召杨素入宫。
  仅仅几天,杨素已经憔悴了许多,整个人都很疲惫的样子。
  一见到易风,杨素立即请辞左仆射之位。
  “朝廷离不开太傅,朕也离不开太傅,请辞之言就不必说了,今日召卿入宫,也只是因最近朝中舆论纷纷,许多弹劾太傅的折子,朕相信太傅定也有一些不当行为之处,但人无完人,只要瑕不掩瑜也还是能接受的,不足之处用心改过就好。”
  当天,易风下诏,尚书省左仆射杨素、右仆射苏威各罚俸一年。同时,追封原已经贬为庶人的杨广和杨秀二人,以前晋王杨广为息王,谥号隐,前蜀王杨秀为巢王,谥号刺,并下诏择日依礼重新安葬二王。
  千秋殿里,皇后李丽仪向独孤太皇太后讲着皇帝对二王的追封定谥以及重新安葬之事,又讲了杨暕等二王之后已经妥善安置地方。独孤氏听完后长长一叹,“皇帝的处置很好,老太婆没有什么好多说的了。不过有一点,皇后请帮我转告皇帝,如今大隋之宗室尽皆分封边疆,皆小国民寡,不可能再对皇帝造成威胁,可万一朝廷有事也难以尽力。虽不用担心再出现如息、巢二王叛乱之事,可也因此得处理好朝中诸豪门大阀,当年北周宇文氏之失政,也是因为皇帝年少,而宗室却尽皆在外,我大隋万不能再重蹈覆辙。”
  易风听了皇后转述太皇太后之言后。深以为然,心里也在琢磨着如何防范于未然。
  “吏部侍郎裴公自草原返回。已入西京,现在宫外侯见。”尉迟恭禀报。北伐之战过后。突厥元气大伤,遭遇重创,尤其是刚成为突厥大可汗的达头,更是遇到前所未有大败。不过因为中原内乱,北伐各路大军陆续撤回,使得未竞全功,达头得以有喘息之机。当易风即位之后,达头便遣使送来马八千匹,羊数万只。以示交好。易风收下了这些进贡物品,然后派了裴世矩出使草原,与达头会晤,让达头将历年来掳掠的中原百姓通通送回,并且向大隋称臣纳贡,从此尊大隋为宗主国。
  裴世矩也是朝中老臣,今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裴士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北齐之时历任司州兵曹从事、高平王文学。北齐灭亡后。裴矩被定州总管杨坚征辟为记室,深受器重,后因母丧返回家乡闻喜守孝。杨坚为丞相后,立即派使者往闻喜欢。召裴士矩回京,授他为丞相府记室。杨坚称帝后,更是升任裴士矩为给事郎。主管内史省的事务,代理内史舍人。负责起草诏书。之后平陈之役,又任元帅府记室。开皇十年,奉诏巡抚岭南,他尚未启程,高智慧、汪文进便在江南作乱,使得吴越一带道路难以通行。裴矩行至南康,聚集士卒数千人。这时,俚帅王仲宣进逼广州,又命部将周师举围困东衡州。裴矩与大将军鹿愿解东衡州之围,先后在大庾岭、原长岭击破叛军,斩杀周师举,一直打到南海。王仲宣大惊,溃散而回。后来,裴矩安抚岭南二十余州,并承制任命州中渠帅为刺史、县令。裴矩因此被授为开府,赐爵闻喜县公,并担任民部侍郎,不久又改任内史侍郎。后来数次出使草原,屡建功勋。
  不论是资历,还是能力,裴士矩都是极强。出使草原数月,朝中已经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化,太上皇内禅,太子继位,宰相高颎还乡,政事堂设立,九相辅政。裴世矩顾不得回家与家人团聚,立即随着裴寂前来宫中拜见新皇。
  刚入宫门,就听得殿中不时传出呼喊声:“三千轻骑绕后截毁红军粮草!”
  “好,这一步走的妙。红军深入蓝军后方,粮草被截,后继无粮,危矣。”
  裴士矩觉得有些奇怪,问裴寂:“这是?”裴寂倒是早就见怪不怪了,“陛下定是又与众侍卫一起推演兵棋了,这兵棋是陛下所发明,在沙盘或者地图之上用对弈的方法演示阵法,研究战术。他是陛下的侍卫军官们的一种重要的战术训练,对战双方在地图或沙盘之上进行对战,依据相关的政治情势、人事、编制装备、后勤、天气气候以及地形等种种因素,加以计算、比较、研判、分析,从而制定用兵方略和作战计划,凡计算越精确、计划越周详的,取胜也越有把握,因此多算胜于少算,少算胜于无算,对于军官们统兵布阵很有帮助提升。陛下不但发明了兵棋推演,还是此道高手,这方面至今还没有能赢陛下的,现在陛下身边的尉迟恭程咬金等一群侍卫将领们,也都是此道高手了,兵棋上推演计算布局,都很有几分大将风范。”
  “这不是纸上谈兵吗?”裴士矩有些奇怪的道,而且他很担心,“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经常在宫内与侍卫们研究如何打仗呢,穷兵黩武可不是明主之所为,陛下刚登基,更应当让天下休养生息才对啊。你是陛下的侍从顾问,怎么也不劝劝。”
  “当然劝过,可陛下不听啊。”
  “不听也得劝,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用兵作战,更是如此。如果能不用兵,还是不用兵的好,若只是一味想着用武力,那是不祥之兆啊。”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殿门口,侍卫入内通传,很快出来请他们入内。
  进入殿中,入眼就先看到一张巨大的沙盘,数十名年青的侍卫军官正分成两队,围着沙盘两边,而年轻的皇帝陛下则站上沙盘上首,做为裁判,在那里指点,兴致颇高。见到两人进来,易风微笑示意。
  “臣裴士矩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裴士矩跪拜行礼。
  “裴爱卿平身。”易风亲自上前将他扶起,以示对这位老臣的尊重。
  “草原之上现在情况如何?”易风问他出使的结果。
  裴士矩连忙向易风禀报草原如今的真实情况,突厥战败之后,现在情况很糟糕,漠北有铁勒诸部乘机建立了自己的汗国,一意摆脱突厥,而漠南地区,尤其是阴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