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严格的限制。而在草原上,突厥的这些分封的部落族长们,却是拥有对各自部落的全部军政大权,这就导致,突厥人更容易起内讧,十几年前的五可汗之战,也正因继承汗位之争而起,最终导致了突厥东西的分裂,并导致了东突厥的臣降内附隋朝。
  阿史那染干做为前任可汗之子,又是拥有极大实力,统领东突厥北方的小可汗,要说他心里没有什么想法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当年沙钵略不立自己的儿子都蓝为可汗而立染干的父亲莫何为可汗,正是因为他觉得都蓝太过于懦弱。因此当隋朝主动亲近染干,并将公主嫁与他,而且暗示隋朝将帮助他夺取东突厥可汗之位,甚至有朝一日将帮他恢复统一整个东西突厥,让他重新坐上突厥大可汗之位时,他确实心动了。在他心里,确实想要夺取可汗之位,也确实打心眼里看不起都蓝,他心里觉得都蓝根本不配当突厥可汗。
  因此,当隋朝皇帝要把公主嫁给他时,他高兴的接受了,还跑到长安亲自前往迎娶公主,根本没有把都蓝的不满和怨恨放在心里。到过长安的他,越发的坚定要跟着隋朝合作的想法。中央隋朝太富有了,太强大了,那高大无比的城池,金碧辉煌的宫殿,川流不息的人群,堆积如山的粮食布匹,让他震憾。
  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都蓝那个懦夫,居然敢对他动手。
  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西部的达头可汗居然会跟都蓝联合。十二年前,他父亲西征,大败阿波可汗,将他擒拿献于隋朝,后隋朝放归阿波,但却为莫何所杀,据说也正因此事,莫何为隋朝所暗杀。突利向来没有怀疑过这个传言,但他并不因此而怨恨隋朝。在他看来,隋朝太强大了,当初他父亲就是表现的太过锋芒毕露,又大举西征,才因此为隋朝所忌。而且父亲不顾隋朝放归阿波可汗的旨意,却执意将他杀死,这才最终导致了隋朝的下手。今日的突厥早非当年的突厥了,而今天的隋朝也早非当年时的北齐北周了。(未完待续。。)


第361章 一直向东

  他想不明白的是,都蓝是怎么跟达头联合起来的,论辈分,达头是土门可汗弟弟的儿子,而都蓝则是土门可汗的曾孙,都蓝要叫达头一声从祖父,可自阿波和达头分裂西突厥之后,东西两部之间交战了十几年,早已经是血海之仇了,怎么他们如今竟然能联合起来,而且他们联合后,竟然不是去进攻隋朝,反而是要先拿自己这个同族挥刀?
  这一切都没有弄清,都是疑问。
  自当初沙钵略兵败臣服于隋朝后,就把汗庭迁往白道川,那里水草丰美,气侯温和,宜农宜牧,正利益于此,东突厥才能没多少年,便恢复了过来。但突利所统领的北方突厥,却是在沙海之北,是漠北地区,那里更加的寒冷,条件更加艰苦。因此,虽然地域宽广,但实力却并不强大,而且这里还有铁勒诸部,这些铁勒人才是北方真正的地主。可是现在,都蓝率兵自南北上,达头率兵自西向东,如同洪水猛兽,猛扑了过来。
  各种消息,各种流言,有如飞蝗,又似乱蝇。
  有人说,这次战火是因为突利可汗迎娶了本该嫁给都蓝可汗的隋朝安义公主,都蓝誓要抢走安义公主,只要都蓝得到了公主,自然就会退去。
  有的则说,这是因为去岁都蓝可汗率兵劫掠隋朝边境,结果突利可汗却暗中给隋朝通风报信,致使都蓝可汗不但没有抢到战利品,还碰了几次壁吃了几个埋伏,现在是来报复来了。
  还有的人则说。其实是达头可汗率兵进攻东部,为报东部西征之仇。而都蓝可汗则是发兵来救援突利可汗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甚至有人说,听萨满巫师讲,这是长生天的旨意,草原上新崛起了一个神罚者,他终灭亡突厥,征服突厥人,为了突厥的未来,东西突厥必须放弃旧有恩怨,重新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那神罚者。而神罚者,就在东部草原南缘上新建立的那些汉人城堡里。
  。。。。。。。
  突利可汗毕竟曾经跟着父亲东征西讨过,凭着多年的军事经验,他判断这次绝不会只是些局部冲突,更不会是为了来抢夺牛羊、马匹,这很有可能是达头和都蓝联合了,他们这是要置自己于死地。都蓝已经背叛了隋朝,而达头可汗更是被隋朝打压多年,这两个人联合起来。不先去对付隋朝,而先向着自己而来,明显是早知道自己和隋朝站在一起,这是要先清理后方。
  突利可汗阿史那染干是个学过汉文化的突厥贵族。年轻之时,伯父沙钵略臣服隋朝后,派出了儿子往隋朝学习。他虽然没有一起去过长安,但却也从那位堂兄带回来的诸多汉人。汉家书籍里知道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见识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思想。从书上看到了汉人的文明和发展后。他对于突厥现有的这种制度传统,越发的担忧起来。突厥各部之间经常纷争不断,经常为争水争地争夺草场而互相厮杀,你来我往,加上瘟疫,雪灾、旱灾等,经常弄的草场凋敝,人蓄锐减。尤其是突厥人的可汗继承制度,以及部落分封制度,更加充满了隐患。突厥人是强大的,但他们的强大却都耗在了内斗之中。他希望能学习汉人,就如历史上自草原大漠上发展壮大起来的鲜卑人一样,最后一统北方,统治整个中原的北方,甚至统治那些文明富足的汉人们。
  他认为,要做到这些,就得学习汉人。可惜他的同族们明显跟他想法不一样,他们只知道骑马与砍杀、掠夺。
  当这场猝不及防的战争降临时,他马上召集在汗庭的贵族们,他的驻地眼下骑兵不过千余,面对敌人的突然袭击,当下最要紧的就是迅速集结兵力,召集统领的部落牧民们武装集结起来。因此,他下的第一道命令是让自己的长子阿史那。咄吉赶紧带着自己的令箭去调集东面各部落的骑兵,让次子阿史那。俟利佛设带着他的令箭去调集西面各部的骑兵,然后让第三子阿史那。咄必去调集北面的兵马,让四子阿史那。步利设去调集南面的兵马,而第五子阿史那。叱吉设随自己留在牙帐备战。
  染干的五个儿子都是相当强健骠悍勇猛的小伙子,各自都已经在战场上用敌人的首级证明过了自己,尤其是老大咄吉,更是深得染干的信任与满意。
  阿那史咄吉对于父亲的安排有自己的想法,他上前行了一个单膝礼,然后站身了身子对染干道:“可汗,我以为当前之势,达头和都蓝来势汹汹,就算我们现在召集各部兵马,只怕也来不及集结,就会被他们个个击破。我以为当务之急,咱们不能只考虑孤军作战,应当先把这个消息告诉南面的隋朝,让他们出兵相救。”
  “远水难解近渴!”阿史那染干叹息,他左算右算,唯独没有算到都蓝会联合了东部十几年的世仇西部的达头一起来犯。如果只有都蓝,染干虽然实力不及于他,但只要隋朝趁机发兵,他完全不惧都蓝。
  阿史那咄吉是染干的长子,此时二十六七岁,身材只是中等,但身肌肉贲起,异常结实,一双深陷的眼睛透出智慧与精明,双鬓留着的那部细密卷曲的胡子为他增添了几分成熟与老练,他的脸庞与身架都如同刀削斧砍一样,轮廓分明,晒的古铜色的肌肤下,隐含的是一种力量与意志,站立在那里矫健挺拔,骠悍勇武。
  于都斤山在大漠之北,与都蓝的漠南汗庭隔着一片大沙海,与达头的西部突厥,也隔着一座连绵的金山山脉。也正因此,突利与大隋这个后台之间,其实相隔遥远,尤其是还隔着都蓝的漠南势力。现在都蓝与达头一杀过来,突利立即要被包了饺子。
  “南面的隋军是解不了我们的围,但我们也不必在这里坐等,我们完全不必跟达头和都蓝在此作战。我们可以暂避其锋芒,达头从西来,都蓝从南来,但咱们可以向东撤退。我们一面向东撤退,一面还可以召集东部的各部人马,然后一路向东。”咄吉向自己的父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向东?”突利抱着双臂,目露沉思。“向东是铁勒诸部的地盘,这些人只怕和我们并不一心。”
  铁勒部族众多,东西突厥境内皆有,甚至实际上,铁勒诸部落加起来,其人口兵马远胜于突厥阿史那部族,但铁勒向来分散,因此虽然部族众多,但向无一个领头羊,匈奴强大时,铁勒为匈奴统领,鲜卑强大时又为鲜卑统领,柔然强大时又为柔然统领,突厥当初也正是击败了铁勒,借着合并铁勒的势力,才得以击败柔然,成为草原的霸主。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