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一是我们的后勤补给被切断或者中断,二是战事已经到了最紧要的阶段,如果两三天内不能得胜,就只能撤退的情况下,才使用应急口粮。
  凌云仔细的向众人解释这个军粮配制的原因,“六天口粮,主粮是三天量的精米,两天量的死面饼,一天量的发面锅盔饼。配三种主粮,也是为应对不同的战场需求,当形势很好的情况下,我们就优秀吃精米,有时间能生火煮饭。而如果在时间紧迫的时候,就吃死面饼,这种饼事先制好,吃的时候泡点热水就可以吃。在最紧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吃锅盔,锅盔是发面饼,就算没有水泡开,也能一边行军一边吃。”死面饼会很硬,没水泡开吃起来可不好受,而锅盔是发面饼做的,锅盔也能放上十天半月不坏,但却比较膨胀,带多了不方便。
  故此,凌云在三种主粮的选择上,以精米为主,死面饼次之,锅盔再次之。
  当然,也不能光吃主粮,光吃大白米饭吃大饼,吃的多,也不一定能获得足够需要的热量。因此,还得有适当的副食品,肉干、腊肠、豆子、盐、酱,蔗糖块,这些都是副食品。
  凌云解释了半天,魏征等人都还有些不以为然,盐、豆酱还能算是必须补给品,肉干也算需要,可蔗糖块、腊肠没必要也列进去吧。腊肠先不说他,就这蔗糖块,这可都是极为贵重的物品了,六天的口粮中还要配三两的蔗糖,易盟主还真是大方啊。
  不过这单子可是凌云仔细计算了半天的结果,单子上的主副食品加起来,六天口粮平均每天才一点一六公斤,要远低于标准的一点五公斤的量,他还想要增加一点呢,怎么肯再减少。至于所谓此时的蔗糖很昂贵,是奢侈品什么的,凌云还真不在意,不就是蔗糖么,有什么可稀奇的。别说最简陋的蔗糖块了,就是红砂糖,白砂糖,冰糖他也都会提炼啊。想想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还曾经派官员去印度取熬糖法的事情,再看眼下魏征等人对他给士兵行军粮中增加三两蔗糖的那份小气样,他觉得,倒是可以派人去购买如今这些提炼工艺简单的蔗糖块来进行加工,生产出更好的红砂糖、白砂糖,甚至是冰糖。想想唐宋时期,糖业已经成为一个获利极高的行业,凌云也不由的觉得是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既然凌云已经打算将来制作出更好的糖来,那么眼下这些蔗糖块还真不被他放在眼中。列入军粮单中,他又岂会再听魏征等人的意思划掉。
  “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速按这张单子去准备,我回头就把炒米等制作方法传授下去,必须赶在三日后出征之前,把所有的军粮准备妥当。”(未完待续。。)


第147章 鸟枪换炮

  “三郎真的决定不带民夫随军?”魏征再次问道。
  野狐城内军粮加工所,凌云看着一队队的妇女正在热火朝天的炒制粟米,揉面蒸饼,分装盐包,不时的检查一下,对着忙碌的妇女称赞几句。对于魏征的问题,他一边从一个热锅里抓了一小摄新炒好的炒米,放在嘴里偿着,一面头也没回的道:“嗯,兵贵神速,带上民夫速度就不可能快的起来。而且这次我们也只距城百里作战,对手也并不强,七天之内就可以得胜收兵了。”
  “万一七天之内不能结束战事,怎么办?”魏征又问。
  “真要打不赢,我就会撤回来。”
  “这。。。”魏征没想到凌云居然这样回答,兵者大事,怎么能如此草率。真要打不赢,到时要撤,又哪会那么容易,万一打不过,又撤不回,拖在那里,军中到时无粮,怎么办?
  不过凌云却并没有想到那些去,他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次不带民夫。军中需要的粮草,由出生士卒自带,六天口粮,两天应急粮,有八天的粮食,足以打完这一仗了。这当然不是凌云轻敌或者狂妄,而是本就有七八分的把握,再加上带民夫并没什么帮助,反而会拖累大军。
  古代的军队后勤效率是极低的,甚至低的让人发指。
  西汉时,李广利二伐大宛,步骑六万,动用的后勤为牛十万,马三万匹。驴、骆驼以万数运粮。
  《汉书…主父偃传》:“秦始皇北击匈奴,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一钟相当于六石四斗,三十钟相当于一百九十二石,这段书里的意思是从后世山东将粮食运到西北河套地区,其有效的输送量只有千分之五。从山东运两百石粮到河套,最后只能剩下一石粮,这是何等的惊人。当然。随着历史的推进,道路和运输工具也是有很大的发展,但在隋征高丽时。民夫往辽东运送一石粮也往往需要消耗五到七石粮,有些远的地方,送一石粮到辽东,甚至需要消耗十几石粮。
  而按照后来武备志的记录。大体人力车二人最多可运四石。牛车二牛二人最多可运十四石,骡车十骡最多可运三十石。而马骡虽然运的多,可吃的更多。运输途中,马骡也得消耗粮食,一匹马吃的粮食是一个普通青壮消耗的五到六倍。二牛二人的一辆牛车,只能装十四石,可每天二牛二人需要消耗十二到十四个人的量,一个人每天耗粮两斤。这二人二牛一天就得耗粮二十八斤。十四石粮不过一千六百八十斤,最多可以够他们吃六十天。如果算上回程需要的粮食,那些粮食最多支持他们吃三十天。如果他们运送粮食路上超过三十天,那他们运的粮只够他们吃的。如果运送的路途需要十五天,那这十四石粮食只能剩下一半。
  北宋时的沈括对此曾经有段专门的计算,按他的计算,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
  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个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后,其中一个民夫背的米已经吃光,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以后的十八天,二人第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后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
  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半有四个人,每天吃八升米。减去一个民夫,给他四天口粮。以后的十七天三个人,每天吃六升。再减去一个民夫,给他九天口粮。最后的十八天两个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可以前进十六天的路程。(开始六天半每天吃八升,蹭中间七天每天吃六升,最后十一天及回程每天吃八升,中间七天每天吃六升,最后十一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
  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就要用三十万民夫运粮。
  而且如果用牲畜车马等运粮,如果车子坏了,或者牲畜死了,那么所装载的粮食就只能就地遗弃。
  凌云五千人马出动,他得分出一千五百人来负责开路以及押运辎重。要是再带一支民夫运粮,运的不多吃的还不少,关键时候离了城池保护,这些民夫还得分兵保护,拖累行军速度不说,还容易被敌人攻击。
  因此,最后凌云考虑到这次作战其实离城只不过百余里,对方也不是什么强敌,因此他最后决定,士兵自己带八天的口粮,就不再带民夫另外运粮。万一到时情况不对,形势不利,那么凌云将会在剩下三天粮食的时候,撤兵回来,再做布置。
  开皇十八年七月初一,凌云站在野狐城还在赶工抢筑的城门前,心中满是惊喜。
  五千人马已经全都集结起来,才一段时间,单雄信、秦琼、来整、王伯当、黄君汉等人已经有股子骠悍的味道了,特别是他们手下的兵,虽然时间不长,可在燕山轮流扫荡,实战练兵,大大小小灭了几十个山寨之后,已经有股子真正的战士的感觉,脱去了菜鸟的青涩,一个个带着血与火的味道。原本凌云还以为,没个两三年,也难以练出一支兵来,但他想错了。眼前这几支人马,已经有了精锐的气势。不过也是难怪,这些兵本就是汇集了他从江淮、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带来的勇士,又挑了塞北的一众精锐,兼以有杨广给他的三百精锐私兵,个个百战老兵。河南河北等地的来的这些,也都各个豪门中的家丁,本也是受过训练,武艺良好的。而塞北的这些,虽然说以前是些山贼马匪,可本就勇悍,特别是这里的人多是胡汉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