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孤臣孽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孽子  七十一 阴险狡诈

朱慈悲不知道在他紧张部署的时候,玄烨…未来康熙诞生了,不过看此时清朝的表现,还真是值得品评。

为了围剿榆园军,满清采取了一打一拉的办法,对郑成功采取议和的手段,消极进攻,抽调了几乎全国之力,来围剿榆园军。

马国柱是个凶悍的满清走狗,汉军正白旗,自出任满清官员以来,非常受清廷赏识,其在山西,软硬兼施,镇压反清义军,安抚奴役百姓,对路过山西的满清军队的军粮军械供给充足,(斩阳曲盗阎汝龙,别将讨岚县盗高九英,降四十馀寨。交城盗梁自雨、河曲盗李俊与九英犄角,国柱复分兵捕治。国柱抚山西年馀,捕诛自成馀孽伏民间者,安集抚循,民渐复业。客军数往来,苦供亿繁,国柱悉心措置,民不知兵。)受到嘉奖,升任兵部侍郎,不到一年,升任兵部尚书,总督河南江苏江西安徽。因为榆园军的崛起,虽然在五年前满清罢黜了马国柱的河南总督,分权给杨方兴,张存仁,可是杨方兴张存仁虽然也是忠实走狗,在张七的奇招百变打击下,也不得不采取欺上瞒下的办法,来得过且过,可是谎言终究是谎言,贼不打三年自招,当顺治醒过味来的时候杨方兴与张存仁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先是怀疑张存仁勾结榆园军,被顺治赐死。(朱慈悲也不知道自己与张存仁的信函来往如何成被满清侦知,因为张存仁是明朝降将,并不受信任,所以收到意外之功。)现在已经将杨方兴借口贪渎押解到北京讯问,现在征剿榆园军的总指挥是马国柱。

马国柱善于欺骗,招抚过很多农民起义军,在山西号称一日招安四十寨,他的伪善骗过了很多人,比如这次张光复—平一统被生员出卖,就是因为这厮确实是有菩萨般的画皮。那些没骨头的脑残生员以为他就是亲爹一样。

事实是他坑惨了一个人,把这个人坑成一个著名诗人—吴伟业—以其号吴梅村闻名于世。

吴伟业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在清初诗坛上他享有顶级的声誉。乾隆皇帝作宝亲王时作诗赞曰:“梅村一卷足风流,往复披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裁成蜀锦应惭愧,细比春蚕好更抽。寒夜短檠相对处,几多诗兴为君收。”钱谦益《与吴梅村只牍》亦云:“清词丽句,富有日新。”

《四库提要》说其诗“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澡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可是后人乃至当今学者对吴伟业诗歌却重视不够,研究不多。究其原因,固然颇多,而一个重要因素,大概是由于他的屈节仕清。鉴于此,有必要谈谈他屈节仕清的问题。

史学界普遍认为,对于明清之际的人物,如果是反复无常、无一定信念,或是为求一身高官厚禄而降清者不应给予肯定。而吴伟业的遭遇和思想状况,都说明他不属于以上两类人物。只要对吴伟业稍有研究的都知道他的仕清是被强迫的。

顺治初,他本与好友著名散文家魏禧约定,决不仕清。但因文名太大,清世祖“用两江总督马国柱荐,诏至京”(程穆衡《娄东耆旧传》)。吴伟业以病为由推辞,相持了一年之久。而“当路多疑其独高节全名者,强荐起之。两亲惧祸及门户,严装促应征”(《娄东耆旧传》)。加之吴伟业“性至孝”,“生际鼎革,有亲在,不能不依违顾恋”(《清史稿?吴伟业传》),而且“*迫万状,老亲惧祸,流涕催装”(吴伟业《与子暻流》),“但若盘桓便见收,诏书催发敢淹留”(吴伟业《寄房师周芮公先生》)。

最后在重重矛盾与万般痛苦之中,在无君可忠,有亲得孝的情况下,他违背初衷,应诏入京了。这与顾炎武等人相比,吴伟业是显得骨头软了点。但与钱谦益、龚鼎孳、侯方域之流相比,毕竟是有质的不同。

姚雪垠先生曾说吴伟业“是一个有忠君爱国思想的士大夫文人”'1',此话是中肯的。正因如此,仕清以后的吴伟业心情十分沉痛,“郁郁惨沮,触事伤怀,盖乞活草间所亏一死之语,不啻数见也”(《娄东耆旧传》)。悔恨和自责几乎成了吴伟业后期诗歌创作的主旋律,他多次沉痛地说: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

———《自叹》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

———《过淮阴有感》憔悴而今困于此,欲往从之愧青史。

———《遣闷》直到临终前他还自责说: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便一钱不值何须说!

———《贺新凉?病中有感》)

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

受恩负债应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

———(《临终诗》)

这些诗句细细读来,实感一字一泪,情感真切,绝无矫饰之嫌。他临死前还说过:“吾一身遭际,万事忧危,无一时一境不历艰苦。死后敛以僧装,葬我邓尉、灵岩之侧。坟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勿起祠堂,勿乞铭”(《清史稿?吴伟业传》)。此话使当时“闻者皆悲之”,正所谓“苦被人称吴祭酒,自题圆石作诗人。”因此清代陈廷焯在评论吴伟业绝笔《贺新凉?病中有感》时说:“悲感万端,自怨自艾。思其人,悲其遇,固与牧斋不同,亦与芝麓有别”(《白雨斋词话》)。《四库提要》则说吴伟业“暮年萧瑟,论者以庾信方之”。的确,吴伟业身世与梁朝瘐信颇有相似之处。庾信当年也是被迫屈仕西魏,但他身在西魏,心系梁朝,时时自伤,怀念故国。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论及庾信时,恐怕不会有人因他的遭遇而否定他的爱国思想吧?同样,对吴伟业我们也不能因为他曾被迫仕清就否定他的人格和思想。更何况,在封建时代,人们嘲讪他的“屈节”,情有可原;在当今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如果还要说这是他的人生污点(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即持此观点),那就不可思议了。

吴伟业处在明清鼎革之际,瞬息万变的时代风云和自身多舛的命运,使他对现实有超过常人的关注与思考,他以敏捷的才思和深厚的学识为后人写下了为数不少的可资证史的诗作,因而他被人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歌像一面时代的镜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有很强的现实性,不少诗作称得上是明清之际的“政治诗”。靳荣藩《吴诗集览?序》说:“梅村当本朝定鼎之初,亲见中原之兵火,南渡之荒*,其诗如高山大河,惊风骤雨。”纵观吴伟业留下的一千多首诗歌,不能不感到他的诗无愧于这一评价。

朱慈悲也深知吴梅村的悲愤和孤独,但是对于这些名人,满清是重点保护,严密监控的,再加上榆园军确实不需要太多的文人,因为华夏之衰,不是少了忧愤的诗人,是少了愤怒的勇夫。

这次朱慈悲尽起精锐,就是要干掉这个满清的得力走狗,义军的心腹大患。

1200天正突击队,300辅兵分成四股:一股朱慈悲自己带领八百主力,携带五十独轮车弩从江阴渡江,晓行夜伏,绕过镇江,偷袭江宁两江总督府,声东击西。

二股由方靖带领200人,截断已经进入到徐州邳州的满清主力军队的退路,威胁扬州,切断运河,断绝陆路交通,火烧粮草库,刺杀军官,突袭军营;三股由二冬率领100人,到浦口上游,确保后勤部队的安全。

四股由宫秀儿率领,带领100天正突击队和300辅兵,携带十五门弗朗机炮五十车弩一百炮弹火药,从浦口渡江与朱慈悲汇合与梅山从南京北面杀进江宁。

方靖精神百倍,这是他仆当大任,决定一定要打出个样子来,朱慈悲也多叮嘱他几句,千万不要贪功冒进,千万不要被激怒贸然追击。只要消灭敌人,千万不可硬拼。敌人就是拿100人来换我们天正突击队一人,我们都是吃亏的。方靖拍拍自己厚实的胸脯,对张七…朱慈悲保证:天师您放心,俺绝对不会当马谡,俺是穷苦人出身,没有马谡的臭架子,我有事会和弟兄们多商量,不会一意孤行,耽误天师的大事。

朱慈悲哈哈一笑:你小子还对三国很精通,我不是怕你当马谡,我是怕你年轻气盛,既然你都对马谡这么有研究,我就放心了,好,干掉马国柱回来,我还会有更大的担子让你来担。

方靖转身出去,朱慈悲对方靖很满意,这次没让徐宝峰再出战,后方转移也是很重要的任务,徐宝峰能镇得住场面,他老婆也要生孩子了,让方靖锻炼一下吧。

  大明孽子  七十二章祭拜钟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