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秩Σ荒芄焕挠茫璋驮谡饧溉松肀叨及膊辶恕耙钡某稍保庑┘一锷朴谝洹⒋躺薄⒉樘健⒋菹ⅲ诨鹩拔乐薪霰取跋钡鸵坏荡危人桨挡恳骱Φ亩嗔耍灰槐硐殖隼矗褪橇卣耪飧黾侗鸬奈浣挤⒕醪涣怂堑牟煌舱虼耍璋筒呕岱判慕馊桓牵还坌闹芯驮诳嘈Γ蠢醋约菏窃嚼丛绞视φ庋纳盍耍裁词虑樽芤荡ο耄档暮锰憬凶鼋魃鳎涫稻褪嵌嘁伞⒉幌嘈潘恰�
不过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当前情况确实特殊,自己对这支军队的掌控力,凌巴并没有太多自信,当此非常时期自然也要用此非常手段,只希望以后这样的手段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了。
两万人的黄巾军,对于八万人的朝廷军而言,或许不过是一块试金石,整支朝廷大军从校尉级别到小兵,没有一个人放在心上,大家都觉得没有难度,而对于一碰上了这敌人,就传出了命令摆出了严阵以待的防守阵型的凌巴,多少有些人会嗤之以鼻。
不过如袁绍、刘备这个校尉,却都多少能够猜到点儿凌巴的心思。
作为先锋的刘备部,却是最先遭遇敌人的,凌巴虽然是摆出了一个防守的阵形,但其实已经命令各部对敌,先锋刘备自然最先应命,以关羽、张飞两员猛将为两刃尖刀一般,锥刺而出,直接攻垮了对方的先头阵营实力。
黄巾贼果不愧为乌合之众,在这种情形下最先想到的不是对敌之策,而是要逃命,但凌巴比他们有优势的就是,自己这边的斥候力量要强大得多,早远在对方发现自己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对方,而凌巴已经定下了对敌之策,不慌不忙的部署下来,根本就等于是挖了一个陷阱就等着对方跳进来,而对方也果然傻傻的跳进来了。
曹操在荆州碰上的那伙有能人相助的黄巾贼,毕竟只是特例,就算是黄巾军中有比较出色的谋士或者是将军,但能不能够约束得了这些人还在两说之间,凌巴也是看到了这支军队松散的队形,初步观测对方其实只是遭遇的一支普通黄巾,不过两万人数目毕竟还是不小,不可掉以轻心,而且凌巴另有计较。
在先锋刘备部的一阵冲锋下,黄巾贼军居然一下子就溃不成军了,然后那些普通黄巾士兵四散逃窜开来,如果只是这么直面的一次对碰,或许也就任由对方这么逃开去了,但凌巴挖好的陷阱,却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就在刘备部刚刚冲散他们的时候,其实凌巴备好的左右翼、加上中军已经对敌人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之所以让刘备与他们冲锋,未尝没有先迷惑一下敌人,然后掩护袁绍、袁术二人的意图。
在黄巾乱军一开始逃窜开始,凌巴已经下令了:“左翼出击……”左翼袁术立刻下令领军杀将出去,包围圈正式开始收拢。
凌巴赶紧又令道:“右翼出击……”右翼是典军校尉袁绍领军,袁绍领命之后,没有丝毫迟疑,领着部下人马便冲杀过去。
最后是命令:“中军出击……”自己却亲自带着人冲杀过去,像这种时候和众将士一起并肩作战,也是为自己赢得军心的一个好机会,凌巴自然不会放过。
只听得“杀、杀……”地,现场喊杀声一片,一阵兵荒马乱,短兵相接中,朝廷军的战力优势很快体现出来了,黄巾军喜欢依靠人数优势压迫,但凌巴现在奉行的策略却是遇到一批打一批,而且挑的要么是数量相当、要么是多自己这边不多少的,这就叫做各个击破,对付黄巾贼这种乌合实力,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战术。
其实凌巴并不求一击必中,他要的更多是对于敌军士气的打击,还有己方士气的振发,对于他来说,当务之急面对黄巾贼的肆虐,是要尽可能保有好有生力量,而且要尽最大限度削弱敌人的力量,避其锋芒也只能是一时,双方是总有一战的,而对于凌巴来想的状态,或许是应该真正做到毕其功于一役,将决战地点选在广宗或者是巨鹿都可以,黄巾贼的精神支柱根本就是张角一个人,他一死,即便黄巾不会一下子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但也是树倒猢狲散的一个局面,对于凌巴接下来的计划也就更加有利。
而在这一次,凌巴之所以实行这样的包夹战术,其实最主要还是为了以势压人,同时这样的方式,对于己方将士士气的提升,可有很大的帮助,要知道不管有没有见过、面对过黄巾军的士兵,他们肯定都听说过对黄巾贼的形容,说“天公将军”有撒豆成兵之术,袖袍一卷,便是数万天兵天将,那声势排山倒海,人数数目众多、成山成河,从心理上,他们就已经弱上一筹了,但若是给他们来一场活生生的“人多欺负人少”的实战,这一点阴影多少会去掉一些的,当然可能不可避免会使得部分人对黄巾从此有所看轻,但认识总也有一个过程,在这点上,凌巴倒有的是时间和耐心,毕竟都清楚剿灭黄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自己保住有生力量然后不断打击黄巾军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场战斗却没有丝毫悬念,很快进入了尾声,从开始到最后,朝廷军根本就一直都是在压着敌人打,没有悬念的开头,更没有悬念的结尾,完胜
而直到此刻,或许有些人才能够明白过来凌巴开始那样做的用心,将己方的伤亡可谓降到了最低,毕竟就算只是乌合之众,但面对着朝廷军的压迫,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这些黄巾军也爆发了不小的力量反击,但最后也只不过是徒劳挣扎。
这一战,朝廷军以仅仅死数百人、伤千余人的代价,却攻破了两万人的黄巾队伍,而且杀敌伤敌不下五千,俘虏却有足足一万五千人。
这一万五千人,也成为了军中奴隶,凌巴并不介意这样的“废物利用”,反正这些也只不过是普通的黄巾贼,说老实话,其实里面大多数未尝也不是被世情压迫奈何为贼的,多条活路总是好事。
对于这些黄巾军,今后的生活就不一样了,这一战,或许就是他们人生的某种终结,但对于凌巴等人,这、只是第一战……
第444章、一路征伐(中)
洛阳以东,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河南省安阳市北,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最早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所筑;公元前439年,也就是战国初期,三家分晋之后的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成其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乃至于国都。
战国时侯西门豹为邺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而后三国时期,先是雄霸北方四州的袁绍以邺城为基点,对邺城重视加大,同时也开始加强建设,再有曹魏时建北邺城,东西长7里,南北长5里,外城有7个门,内城则有4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和冰井台,曹操就是在这里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这“三曹”宴饮赋诗,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更为后世留下了“建安风骨”的文学美誉,其中有关于铜雀台还有一个“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千古谈资。
不过此时,邺城充其量其实也就是一个普通城池,虽也称不得小,但也着实不大,而邺城环伺的邺县,因为黄巾作乱的关系,更是显得人烟稀少,周边大多数乡镇的人,其实都躲入了城里,有一部分人甚至直接躲到了那附近的太行山里去。
邺城也是左近难得一座还坚守着几乎没有被黄巾波及到的的城池,究其根本原因,自然还是这守将能力问题。
虎牢关乃是一个险关,守城一方地利位置十分优厚,所以能够坚守,与主将能力没有直接关系,因为这里只要守将不头脑发热、不出意外,可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但邺城却不同,称不上坚城,四周更是显得孤立无援,而邺城守将麴义确实是一个人才,竟然能够凭借这一孤城,顽强抵抗住了黄巾几乎连续不断地进攻,在如今冀州大部分都沦陷的情况下,竟然能够坚守至今,并且还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等到黄巾稍退的时候,却主动出击,攻击下了周围数个小县,并将之连为一体,互为攻伐犄角,再加上旁边就有着太行山山险可以作为战争时候可以利用的地利优势,总的来说局势显得还比较稳定地。
等到凌巴率着朝廷大军进入冀州一路征伐而过到这里之后,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局面。
这一路过来,凌巴牢牢奉行着最大限度保存实力前提下以数压人、仗势欺人的原则,连续碰上了数个数以万计的黄巾队伍,但都被他一一歼灭,这一来靠的是斥候的强大能力,对于他提前掌握敌人动向、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