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夫当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十分有效率的前奏过后,王磷同正式公布了滦州共和政府各部的名单,设民政部、商务部、财政部、农林部、交通部和教育部六大部门,委任了五名部长官员,而自己以滦州共和政府民政总长的身份兼任民政部部长。
  而在这委任的五名部长官员当中,其中有两名是王磷同之前的旧部下属,另外三名则全部都是滦州地方名绅,由此可见虽然许多士绅不待见王磷同,可王磷同依然要花心思去拉拢这些人。
  之后,王磷同还举行了滦州共和政府各级官员宣誓就职的仪式,所有程序都是仿照南京政府时期的任职典礼,每个人都上台说了几句“尽忠尽职”、“拥护共和”的誓言。仪式最后,全体官员一起登台,让报馆记者拍下一张集体合影。
  在袁肃看来,滦州共和政府的成立,意味着军政府的体制将不会在滦州推行。
  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并不利于袁肃军权摄政的发展,可事实上这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一步一步推行,因为自己想要的不是军权摄政,而是军权完全凌驾于政治之上。他不希望但凡什么事情都还要与官绅阶级商量,不仅会让自己的权力受到局限性,更会因为这些人的影响而导致很多事情无法按照预计的方向去发展。



  第99章,加强铺垫
  滦州共和政府各部官员正式就职的消息一经传出,在滦州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之前老百姓们只知道滦州多了一个谘议局,至于共和政府的事情仅仅是有这个听说罢了,谁都说不清楚共和政府究竟是一个什么政府。当然,当一切水落石出之后,大家这才恍然的明白过来,原来共和政府与州府并无两样,官员还是那些人,职衔也还是那些职衔,无非只是名称不同了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既然共和成为了时下的主流话题,人们还是愿意津津乐道的讨论新政府的种种事情,只有这样才像是一个共和国的公民,也只有这样才显得更时髦!
  袁肃抽空写了一封呈请书,让七十九标部分军官署上姓名,他又代笔把滦州共和政府大大小小官员的名字也添加了上去,随即通过军用邮政通讯发往直隶总督府。这封呈请书的内容正是汇报滦州共和政府之事,他以联名形式保举王磷同担任滦州民政长,恳请总督府能够通过审批,派发下正式的委任状。
  在呈请书里,除了介绍滦州共和政府现况之外,其他言语袁肃都尽量显得私人化,多有提及自己与张举人、袁世凯的关系。提及了张举人、袁世凯这两份关系,自然而然也就摆明了他与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关系,相信这样一桩小事对方肯定会给自己一份薄面。
  之所以说滦州共和政府的成立是一件小事,是因为如今国内各省各地自立门户的地方政府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要么是军队直接成立军政府,要么是有势力的旧官僚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同志。眼下连北京中央政府都还没能完善,哪里还有心思顾及地方政府的事务?
  这也是为什么袁肃能有把握保证王磷同地位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他通过这份呈请书还间接的向张镇芳表示了尊重,时至今日直隶各地改头换面的旧官衙多不胜数,但其中有多少人会主动向省府请示委任状,那可是说不好的事情。滦州这边十分正式提出呈请,而且还是众多官员的联名呈请,足以彰显对总督权威的重视。
  当联名呈请的事情渐渐传来后,那些刚刚换了新牌匾的县政府、镇政府的官员们,一时间不禁觉得莫名其妙,他们可从来没有去联名呈请。不过即便如此,他们当中也没有人敢过多的追问这件事,一边上袁大公子,一边是顶头上司,对这两个人奉承都还来不及,岂敢去多嘴招惹?
  之前那些不待见王磷同的地方豪绅们在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一个个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反应,有人惊讶、有人愤怒、有人无所谓。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鼓捣着谘议局选举的事情,谘议局挂牌成立直至今日虽然时间不长,但总要有点动作才是,怎能让外人认为谘议局就只是一个光鲜亮丽的摆设?
  在相当一部分议员的心里总有一种野心似的冲动,对于他们而言显然谘议局选举是一次弄虚作假的选举,因此才把精力放在滦州新政府的公选上,希望通过滦州新政府的公选在彰显谘议局权力地位的同时,也彰显谘议局的“大公无私”。
  然而现在王磷同在袁肃的支持之下,抛开拉拢滦州豪绅阶级的支持,直接公布了新政府任职的官员名单,还煞有其事的给下属颁发了委任状。无论怎么来看,这件事都变得微妙起来,岂不说袁肃是袁世凯的侄子,只说袁肃手里掌握着军队和民防两大武装力量,跟袁肃作对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一部分大老爷们索性让这件事作罢,反正在他们眼里这件事只是逢场作戏罢了,再者王磷同好歹是一个老熟人,由其来继续担任滦州政府的首长并无大碍。不过仍有个别几个财大气粗又有深厚背景的豪绅们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在他们看来,自己前阵子不遗余力的热忱支持袁肃办民防,又是捐钱又是资物,现如今袁肃充实了个人地位和势力,倒头来却翻脸不认人,实在是可恨可气。
  只是话又说回来,明知袁肃今时非比往日,即便可恨可气又能如何?
  袁肃并非不没有对这些地方士绅集团的顾虑,事实上正是他吩咐王磷同将呈请书的消息散播出去,目的就是要试探这些士绅们的反应。他很清楚滦州士绅集团的情况,连王磷同这种地方父母官几年来都要看这些人的脸色行事,可见这些人在滦州有多大巨大的影响力。
  就目前而言,他需要士绅集团的支持,但同时也要提防士绅集团的野心,就好比谘议局传出要公选滦州政府的事情,这些人一旦有了权欲,到时候是谁来控制谁就说不清楚了。
  为了稳定滦州士绅对滦州共和政府之事的情绪,袁肃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张举人。
  自从黄管家上次进城拜访之后,他一直在心里惦记着这件事,现如今正好两件事可以一切解决,既能解开张举人对自己的介怀,又趁机借助张举人的名望来镇住滦州士绅集团。
  于是隔天抽出空闲时间之后,他立刻动身来到安山镇拜访这位表叔叔。
  事实上从上次黄管家特意进城拜访袁肃这件事来看,张举人对袁肃仍然是有重视之意,因此袁肃也暗暗推测,也许表叔叔当真只是一时气恼,就算至今都没有完全息怒,但现在肯定要比前阵子的情况要好一些。
  与张举人见面后,他看到张举人脑后依然留着辫子,穿着打扮也没有任何改变,精神面貌还算不错,只是脸上带着威严之态。
  行了礼问了好,张举人不冷不热的请袁肃落座。本来袁肃还在思索着如何开口劝说张举人,不过这位表叔叔倒是在茶水还没端上来前,已经迫不及待的冲着袁肃劈头盖脸的一通教训,什么孔子、孟子,什么儒家、礼法,各式各样的典故和训导接二连三的说了出来。
  见到这样的一副态度,袁肃非但没有觉得厌烦,心中反而有几分窃喜。
  他分明能够看出来张举人之所以对自己发牢骚,这正是出自一种长辈关心晚辈的心意,也说明了张举人并非是介怀自己,相反是希望能够开导自己。
  虽然这种开导显得很滑稽,并且他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倒行逆施为满清守节,但现在看来这件事并不像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样困难。
  面对此时此刻的境况,身为一名穿越者袁肃自然知道该如何应对,就好比到了一定年龄的青少年再面对长辈教训时总会显出一副不耐烦,要想获得长辈的好感就得反其道而行之。并不是说一定要对张举人的教诲唯唯诺诺,最起码他可以表现的默然不语,一直等着张举人把训斥的话说完,之后再似是而非的应答一番即可。
  一番长篇大论过后,张举人渐渐显出了疲乏之态,他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茶,依然板着脸色严正的盯着袁肃。他发现袁肃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话,一副垂头沉思之态,看上去就像是在反思自己刚才所说的话一样。这一点让他感到很满意,本以为这个年轻人是坚实的“反动分子”,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见张举人不再说话,袁肃故作深沉的叹了一口气,继而说道:“表叔叔,如今大势已定,小侄又能奈其何?小侄虽然不是什么大才之人,却也希望能干出一番出人头地的大事业,这段时间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希望趁着这个时机打下一定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