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夫当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肃这才记得王磷同曾经说过,高顺现在正在帮其舅父打理棉纺厂,于是回答道:“就目前来看,我需要订购冬装一千五百套,夏装一千五百套。至于制式方面,大可参照我新军军服的样式即可。”
  在场不少人感到奇怪,之前不是说好只要冬装吗,怎么突然又要夏装?
  不过也有人心里很明白,这正是一种未雨绸缪的事先准备罢了。
  高顺没有任何疑虑,在心中默然计算了一下,随即说道:“若袁大人委托给在下工厂代工的话,一共只需要知府九千伍佰元即可。”
  袁肃心里很清楚,高顺既然能这么娴熟的计算出价格,那这个价格显然是对方能提供的最优惠价格。在这个问题上他也不想在浪费时间,于是爽快的答道:“既然如此,我相信建阳兄开出的一定是公道价格,那这件事就拜托给建阳兄了。冬装和夏装只需分大中小三个尺码即可,夏装无所谓,只要能在夏天之前交货即可,就是冬装还望能抓紧一些。”
  高顺一丝不苟的说道:“二十日之内必能出货。”
  袁肃笑道:“好,九千伍佰元稍后劳烦王大人拨给建阳兄。”
  王磷同在一旁应了一声,心里却在嘀咕着,九千伍佰元三千套衣服,这价格果然十分低廉,看来做服装买卖的牟利不少呀。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这次会议也就接近尾声。
  袁肃再次说了一番勉励的话,然后请诸位士绅子弟各自返回。
  众士绅子弟陆续退场,就连那高顺同样一言不发的离开了。看到这里,袁肃愈发感到奇怪,他原本以为高顺会在会议结束后找自己,没想到对方就这样一声不响的走了,自己倒是还想询问其一身西装革履是何用意。
  不过也罢,他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无非是个人着装罢了。
  等那些士绅子弟全部离去后,袁肃又向王磷同询问了关于购置军火的进展,此事已经过去七、八天了,无论是天津方面还是奉天方面都有铁路相连,这么长的时间理应有结果了才是。王磷同告诉袁肃,一应交涉工作都已经完成,天津的洋商正在调货,承诺是在二月之前把重机枪发到滦州来。
  “关外呢?张大人那边应该一两天之内就能把货运出来才是。”袁肃问道。
  “张大人那边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两万元的子弹数量不少,而且还是两种不同型号的子弹,奉天那边这几天一直在忙着清点数字。不过张大人也承诺了,年关之前一定送到。”王磷同连忙回答道,他已经从袁肃的口吻中听出了一种质疑,对此自己也很着急,可发货是卖家的事情,自己可无法插手。
  “是吗?按理说所有子弹应该都是打包好的,直接按包拿不就行了吗?”袁肃沉声问道。
  “这……这在下也不得而知呀,在下明日一早便发一封电报催问一下。”王磷同道。
  袁肃沉默了一阵,他倒不是怀疑王磷同办事不力,只是军火是头等大事,自己必然更加小心一些才是。当然,他也相信军火不是那么容易就运送出来的,张作霖目前仅仅只是巡防营统领,从军械厂调子弹肯定需要一定时间,洋商那边显然也不一定有存货。
  “那批枪什么时候能到?”他又问道。
  “这件事袁大人大可放心,今日早晨刚收到电报,我那老乡的商队已经入关了,预计还要三天的路程就会到达滦州。”王磷同立刻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底气十足的说道。
  “哦?不是用火车运输?”袁肃有些奇怪的说道。
  “呵呵,袁大人,这您就有所不知了,我那老乡毕竟做的不是正当买卖,军火这么显眼的东西可不好上火车。”王磷同煞有其事的说道。
  “原来如此。订金方面你分别付了多少?”
  “洋商那边没有收订金,他们表示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即可。张大人那边收了五千元,我那老乡看在在下面子上只收了八千元订金。袁大人可能没做过生意,要知道六万元的大单子行里少说也要收一万、两万的订金才敢做这买卖。”王磷同颇有几分得意的说道。
  “王大人办事我当然放心。我并无其他意,只是眼看第一期训练要展开了,这批军火如果不能及时到位,整个训练计划都会受到影响呐。”袁肃扯了一个非常拙劣的谎言,他是故意这么说的,目的就是在提示王磷同不要把事情办砸了。
  “那是那是,在下一定抓紧一些。”王磷同连忙说道,顿了顿之后,他继而又问道,“袁大人,这次您一共只购进了五百支枪,可预计招募的民兵是一千人,这枪械的数量到时候会不会不够用呀?”
  他这么问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督练公所着想,仅仅是觉得只要都购买一些军火,自己便能从中多捞一笔而已。
  袁肃不动声色的看了王磷同一眼,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随即笑了起来,说道:“王大人,督练公所训练的只是民兵,民兵到底还是老百姓的身份。军火可不是寻常之物,平日自然不会轻易交给他们携带在身边,而是储备在各县各镇的官衙或者指定的士绅家中,一旦需要用枪时再到指定地点去取。我相信短期之内五百支枪足以应付各种情况,至于添置更多的枪械,我想不急于一时。”
  王磷同故作恍然的点了点头,哈哈笑道:“袁大人所言极是,所言极是啊。”
  次日,各县各镇的招募仍在继续,那些第一天没能赶上报名的青壮,一大早天还未亮时就踩着霜露赶到最近的报名点排队。
  这天早上袁肃起来的同样很早,他在吃过早饭之后,骑着马去临近县镇走了一遭,视察了几个报名点的情况。当他看到县衙、镇府大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时,心中一时间颇有感触,一方面是为这个穷苦的世道感到无奈,另外一方面则是看到老百姓们如此容易的便接受动员,对自己日后的发展也不失是一个机会。
  中午时,袁肃返回城内与陈文年见了一面。之前他曾与陈文年讨论过关于七十九标后勤管理权移交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张举人的丧礼而耽误了,如今空出时间来,当然要尽快将这件事落实下来。
  他向陈文年提出建议,从这个月月底开始七十九标便可以实行一日三餐的伙食制度,滦州豪绅们捐出的粮食并不算少,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到七十九标这边用度。并且他也打算以这件事为理由,要求张建功将全标的后勤物资交给自己来管理。
  陈文年虽然到今天仍然对一日三餐的伙食改制持有保留态度,毕竟七十九标的物资有限,如果长此以往把希望寄托在滦州豪绅身上,终归不是一件稳妥的事。不过他考虑到年关将近,让士兵们改善一下生活条件也有必要,因此没有过多的反对。
  至于袁肃要利用这件事为契点,要求张建功规范标部的后勤管理,陈文年倒是十分支持。他相信只要改为一日三餐的伙食制度,以张建功的作派肯定无法张罗过来,到时候只能拱手让出全标的物资让袁肃来打理。
  当即他表示了赞同,并且立刻与袁肃前往北营区去找张建功。




  第64章,笑里藏刀
  来到北营区时,正见北营区的士兵忙碌着向标部营楼搬运东西。
  袁肃这段时间很少在标部大院,对标部营楼的修葺工作并无所知,没想到今日标部营楼已经修缮完毕。
  走在一旁的陈文年忍不住冷嘲热讽的说道:“咱们这位代理标统大人,这一个月来唯一干的正经事情就是修复营楼,我还没从见过谁有这样的一股热情。”
  袁肃同样忍不住笑了笑,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对比。
  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整个标部就是陈文年在忙上忙下的打理,严格的说就连袁肃自己也算是不务正业,整天就只是结交权贵、经营私人的事业。不过比较起来,张建功倒真是把“庸碌无为”发挥到极致,大事推诿给参谋处负责,小事则过眼云烟,要说还算值得欣赏的一点,那就是还说没怎么暗中使坏。
  当然,这其中自然还是要归结为袁肃收到袁宫保的回信,张建功这一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既然连统制潘矩楹都要礼让三分,他岂不是更要奉承巴结?
  在第三营营务处门口,陈文年叫住一名第三营的军官,询问张建功现在何处。
  那军官告知,刚才曾看到张大人正在自己的押房里收拾东西,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去了营楼的新押房了。
  陈文年没有让这名军官去通报,他与袁肃径直的走进第三营营务处,来到张建功之前担任营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