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夫当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诺森没有否认的说道:“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问题。难不成袁将军您的意思,仅仅就是针对地域性的冲突,认为只要能趁机收复青岛,其他的事情便可以置之不理了吗?”
  袁肃微微笑了笑,不疾不徐的说道:“只要大英帝国支持我们中国收复青岛的主权,我们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也未尝不可。虽然我们没有像日本那样庞大的海军舰队,不可能远渡重洋参与作战。可是我们中国与俄国接壤,岂不说可以向欧洲输送陆军,最起码也可以通过陆路向前线提供物资支援。”
  雷诺森沉默的思索了一阵,他的视角自然不像驻华公使或者是外交部的情报部门那样,能够把整个远东局势看得很透彻。即便是在英国政府内部,一样是有那些迂腐的官僚主义存在。他做为英国在东直隶的代言人,理所当然会优先考虑自己地盘上的利益。
  正如袁肃所说的那样,也正如许多英国人所认为的那样,日本终归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国家,无非是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而已。既然中国在欧洲大战上同样有可以利用的价值,为什么不考虑给袁肃一个面子,从而获得袁肃为代表的中国官方提供给英国更多的好处?
  “袁将军,你当真有把握说服你们的政府加入我们协约国阵营吗?”
  “只要你们英国政府可以支持我们中国收回青岛,不,哪怕仅仅只要不支持日本取代德国接管青岛即可,我有足够的把握可以说服我的叔父尽快做出立场上的决定。”袁肃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很是肯定的说道。
  “诚实的说,有关青岛的内部决定,我这边了解并不多。不过如果袁将军当真有这样的信心,能够更进一步与我们协约国站在一起,我这段时间会花一些功夫来打探消息,然后再尝试着与驻华公使大人沟通。”雷诺森语气不太确定的说道。
  “雷诺森先生,如果您能在这件事上帮助我们,这份人情我们中国绝不会忘记。到时候哪怕将青岛转交由贵国来接管,也不是没有讨论的余地。”袁肃进一步的说道。
  “是吗?”雷诺森眼前一亮,相对于那些老道的外交官员来说,他只是一个年轻的小军官而已,急功近利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在他看来如果能为英国政府争取到更多的殖民地,势必是大功一件,说不定还能为此获得英女皇的荣誉勋章也未可知。
  “雷诺森先生一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会对日本人如此介怀。虽然我们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国家,民族和地域性上来说更应该合得来才是。但是根据我这几年秘密搜集的情报来分析,日本人的野心是不得不提防的。做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他们只能通过永不停止的对外扩张和殖民,才能解决国内资源短缺的困境。”袁肃表情渐渐严肃起来,说话的神态一丝不苟。
  “或许是这样吧,不过,我相信日本还是不可能那么肆无忌惮。”雷诺森敷衍的笑了笑,他在骨子里还是铁定的认为日本根本不足为道。
  “做为朋友,我还是愿意再次提醒你。贵国同样是海上王国,对一个国家的海军发展理应有更敏感的意识。日本从明治维新到现在,只不过才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可是他们的海军力量从原先的木板船到现在的重型战列舰,已经有了明显的跳跃性发展。海军不像陆军那样可以掩人耳目,因为海军是一种进攻性兵种。”袁肃语重心长的说道。
  雷诺森脸色稍微变了变,他从袁肃的话语中多少是听出了一些东西。英国这海上起家的老牌殖民国家,对海军的认识当然是很深刻的。正如袁肃所说的那样,海军的发展是一个时间观念,只有真正经过长期积累经验才能发展到成熟的制海权概念。英国走这条路至今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可日本才仅仅只走了二十几年。
  更何况一个鲜明的案例就摆在面前,甲午战争之前的中国被视为亚洲第一国,当时的北洋舰队更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舰队。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古老且庞大的国度,因为固步自封,最终让一个弱小的邻国打得落花流水。
  今时今日的英国难道就没有固步自封的现象?伦敦的那些老绅士和海外各处殖民地的都督,什么时候有过那种敢于挑战的精神。日本今日能在亚洲称霸,日后也能将势力蔓延到更远的地方,因为这些矮个子的舰队已经可以在大西洋、印度洋上行驶了。
  “袁将军,你的话我会记下来的。关于青岛的问题,我会尽快与北京、山东方面取得联系,对于袁将军的提议也会认真的考虑。当然,袁将军你的承诺我也希望能开始筹备,并且最好能给予我一个更为明确的答复。”稍微停顿了片刻,雷诺森言归正传的说道。
  “有你这句话,我自然也会着手安排相关的事情。如若此次能够合作成功,我相信我们中国与你们英国势必能够建立更为紧密的友好关系。”袁肃笑着说道。
  他其实对雷诺森的帮忙并不抱有希望,英国当局对中日的看法显然早已有所定论。只是现在能做一点便做一点,哪怕只是唤醒英国对日本的戒备也好。
  关于青岛的问题,他最大的希望还是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只要袁世凯不会鬼迷心窍的听信日本的诱惑,认为日本会支持其称帝而拿出青岛来做交换。事实上,中国若是要采取强硬措施收复青岛,以日本和国际列强目前的情况,是断然不可能阻止中国。
  现阶段的日本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威胁中国,另外一方面还要承担协约国的军事职责,分出一部分军事资源支援欧洲战争。至于西方各国的列强,根本没心思关注远东这边的情况,只要消灭了青岛的德军力量,青岛归属问题也就是次要的了。
  此次与雷诺森谈话的重点,正如之前所预想的那样,仅仅是为青岛问题打开一个缺口。
  接下来就是关于《二十一条》的消息,经过这次与雷诺森谈话时做出的铺垫,等到袁世凯将《二十一条》消息泄露出来,到时候所造成的效果显然会更深刻一些。




  第75章,北洋态势
  即便过了立秋的时节,北京的天气还是有一股残留未去的炎热。
  在总统府国政办公厅的大总统办公室里,袁世凯只穿着一身短褂和睡裤,他几乎很少来到国政办公厅这边办公,大多的时候还是在怀仁堂。也正因为如此,他还是习惯了将在怀仁堂时办公那样的任性而为。
  站在办公桌面前有三个人,其一是外交部长陆征祥,其二是陆军次长徐树铮,其三则是国政办公厅秘书长陆宗舆。
  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袁世凯,一只手使劲的摇着一把扇子,另外一只手则拿着一份正在阅读的文件。他的脸色很不好,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受这闷热的天气影响,可是在场的人心里都有数,目前一些国际上的外交事情已经让这位大总统很不耐烦了。
  “这么说,日本人还是这么不可退让?一步都不肯吗?”许久之后,袁世凯没有放下手中的文件,用一种低沉的声音开口问道。
  “章副长今日一早捎来的口信,谈判陷入僵持已经是第九天了,不仅没办法取得任何进站,再者只怕日本人很快就会不耐烦了。”陆宗舆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的说道。
  “他奶奶的,伊藤博文活着的时候都要给老子面子,这日置义竟敢如此口出狂言。”袁世凯狠狠的摔下了手中看着的文件,另外一只摇着扇子的手愈发使劲,放佛不煽的快一些,自己心头的那股怒火立刻就会喷发出来。
  “大总统,没必要再跟这些东洋鬼子谈判了,山东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安徽、山西、河南三省也都派下去了通知。只需要二十天,我部足以完成十万人马的调集和备战。”徐树铮忍不住上前一步,郑重其事的说道。
  袁世凯心里面对陆军部还是有诸多不满,他对段祺瑞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可偏偏段祺瑞还是我行我素。陆军部和参谋本部私自下令整顿山东一带的军备,徐树铮更是不知道从哪里募集了一百万的经费和价值五十万的军火,摆出一副要大打出手的阵仗。
  可是即便如此,在这件事他也不能轻易的怪责陆军部。
  青岛问题由来已久,这次好不容易有了收回青岛的机会,却偏偏让日本人插上一手。
  更没想到的是,日本人竟然还拿住了他心中的软肋,实在是进退维谷。
  这的的确确很诱人,他现在的所有心思几乎大部分都放在帝制一事上面,
  “英国和德国方面是什么意思?”顿了顿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