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赵东云需要的不是什么一场大规模的土地运动,他需要的是‘稳定’这两个字,只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大环境,他才能够集中所有的精力来玩这场国内的争霸,如果后头天天出什么问题,那么他也不用打仗了。

在土地问题上,赵东云显得谨慎,然而在财政系统的整顿上,他却是一直都是非常激进的。

自从1905年主政奉天以来,他实行的财政政策就是非常激进,收拢地方政府的财权,把收税的权力统一受到了中央财政部,把税收收上来后,一部分上缴国库,也就是所谓的国税,一部分留在地方,也就是地税。同时大规模的整合税种,把诸多的苛捐杂税整合为几个简单的税种,比如农民身上负担的税种就从以往的数种甚至十几种简化为农业税一种,而商业上也是通过用营业税、增值税这两种主要的税收来取代以往的厘金、各种摊派。

普通民众负担的正税虽然大幅度提高,但是却没有了各种摊派,杂税,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实际上负担还是减轻了。

收征税权回中央,整合税种,这就是苏系财政的两大核心政策。前者的目的相当简单,而且对于苏系财政而言极为重要,前清在近代为什么那么悲剧,可以说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中央财权下方,使得地方督抚拥有了的财政大权,而这对于任何一个正常国家而言都是不可接受的,前清时代中央政府想要做些什么,都还的求着下面的督抚。

赵东云可不希望自己统治的国度也出现这种问题,所以主政东三省的时候,他就是开始收拢财政回归中央财政部,这一点在入住京师之后更是明显,他相继整顿了直隶、河南、山东等省的财政系统,核心就是把财政大权,尤其是征税的权力收回财政部,避免让地方政府插手财政大权。

现在苏系统治下的各府县,是没有任何征税的权力,以唐山行政公署下属的永平府滦州市为例,这个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重工业化城市,依靠唐山工业公司为龙头,打造出了唐山工业开发区,它这个县级市的财政收入在去年就已经突破了千万大关,号称国内第一爆发富城市。

然而滦州市的千万‘税收在征收的过程中,实际上和滦州地方政府没有半点关系,都是财政部下属的滦州财政局进行直接征收的,而滦州财政局并不归属滦州市政府管理,而是直接归属财政部管理。

财政部把滦州的税收征收后,大部分会直接上缴国库,一部分则是拨给滦州地方政府用于市政建设和行政开支。而国税和地税的分配并不是按照固定的税额,而是按照比例。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把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越好,财政部收取的税收越多,地方政府从财政部手中拿到的地税也就越多,这也就导致了诸多当地政府奋力发展当地经济。

在奉军南下江南地区后,苏系的财政整顿工作自然也就跟进了到了江南地区,而其中重中之重的自然是上海。

上海身为当代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也是远东的第一大城市,尽管它的大部分精华地区都是在租界,但是上海华界依旧拥有不可窥视的发展潜力。

上海乃是经济重地,这一点是既定事实,而现在苏系要做的就是把上海的财政体系整顿好,让上海的庞大财力融合到苏系财政上来,为苏系的财政建设,为奉军的扩军打仗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政财政之余,苏系派遣的上海市政府领导官员们也是开始筹划着仿效葫芦岛、营口、唐山等地,准备大搞工业。

上海原本的工业基础就比较好,尤其是生丝产业非常发达,这个年头的中国生丝产业,主要都是围绕着上海在进行,江南一带的农民们种桑养蚕,那些商人们从农民手中收购了蚕茧后,这些蚕茧大部分都是流向了上海的各大缫丝厂,缫丝厂生产出大量的生丝后,那些洋行进行收购,然后出口到欧美国家。

上海的工业基础,交通环境都是非常有利于发展工业的,苏系刚任命的那些上海高层官员们想要在上海大展手脚,以博取政治资本也就不奇怪了。

苏系对江南地区的整顿不仅仅局限在上海,整个苏南、皖南、浙北地区都在整顿的行列之内,快速的整顿是希望这些新占领的地区能够最短时间内为苏系提供充足的税赋。

就当赵东云处理国内的大一堆行政事务的时候,奉军的南下步伐也没有停下,孟恩远率领的第四军快速南下,很快就是攻克了景德镇等一系列赣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同时卢永祥的第一军也是对九江发动了大规模攻势,九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是位于长江、潘阳湖的结合口,九江之北就是长江,九江之东是潘阳湖,此外九江的西面是八里湖等众多水网湖泊,根本无法通行大军,只有九江的南面才是陆地,但是九江的南面又是庐山啊。

毫不客气的说,九江是一个被山水包围的城市,要拿下这座城市,仅仅靠陆军是很难的,别的不说,光光是渡过长江或者是潘阳湖就是非常困难。

为了拿下九江这做长江中游的战略城市,苏系奉军是海陆两军大力合作,这也是继上海吴淞战役后,海军两军的第二次战略性合作。

海军方面派遣了大部分能够拿得出手的浅水炮舰,至于那几艘巡洋舰由于吃水较深,南京往下的航道较浅,较窄,海军高层害怕那仅有几艘的巡洋舰出事,所以很婉转,但是态度非常坚决的向赵东云提议,不要让那几艘海军当成宝贝的巡洋舰去九江了,留在上海、江阴等扬子江一带保护长江入海口,当然了,为了支援陆军的九江战役,海军方面会派出所有能够拿的出手的浅水炮舰。

赵东云考虑到九江那边的马当炮台的岸炮不算多,和上海的吴淞炮台没法比,就连江阴炮台也比它强,更关键的是,赵东云也没有打算过让海军去硬拼炮台,攻克马当炮台的任务将会由陆军方面承担。

一旦陆军拿下了马当炮台,那么海军的军舰就能够迅速沿江西进,然后进入潘阳湖,为后续陆军渡江、渡湖登陆九江提供火炮支援。

所以赵东云答应了海军方面不派遣巡洋舰的请求!

尽管没有巡洋舰前往,但是海军却是把所有能够调动的炮舰都给抽调到了九江方面来,随同海军一起来的还有诸多运输船只,这些船只有些是军需部的运输船只,也有几艘海军自己的运输船只,当然更多的是征集而来,临时造的小型木船,这些船只都是为了给奉军登陆九江准备的,总数船只已经是超过了两百艘。

海军筹集船只的同时,陆军方面也没有闲着,卢永祥的第一军第一师在长江南岸对彭泽马当要塞及时发动了进攻,为了防守马当炮台,皖军把退往九江的两江陆军第六师派往该地进行防守。

奉军的第一师和两江的第六师也算是老对手了,这两支部队先前在安庆的时候就是对持多月,最后第一师趁着江南大胜的东风拿下了安庆,不过。两江第九师由于撤退的比较及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如今双方为了马当要塞的归属,为了九江的归属再一次爆发了激战,这一次的战斗和以往的这两支部队之间的战斗有些类似,同样也有些不同。

首先不管是奉军第一师还是两江第六师,他们在各自的体系里都算是第二梯队的主力部队,他们各自无法和第三师、第四师这些部队相比,但是比起一般的省军部队又是要强很多。

说他们是不相上下,半斤八两也不为过。

不过这一次在安庆战役里不同的是,卢永祥得到了第一重炮营的配属,江南战役后,奉军仅有的两个一百毫米加农炮重炮营中的第一重炮营配属给了第一军,第二重炮营则是配属给了第四军。

现在,卢永祥就是带着第一重炮营和第一师朝着马当炮台发起了进攻。

第四百四十四章九江之战(一)

奉军的整体素质虽然比国内其他军阀部队要强一些,但是强的有限,并没有形成什么不可逾越的巨大差。

单纯从素质来说,如果列强里的德军是十分,那么日‘军就有个六分,而奉军顶多也就个四分上下,哪怕是完全一样的武器,两倍数量的奉军都是肯定干不过德军的。

这是军官和士兵素质的整体差距,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的。

如果说奉军只有个四分,那么皖军顶多也就是个三分上下。

四分看起来比三分高了一些,但实际上也就是半斤八两而已,具体战斗里,这种素质并不能形成绝对的战术、战略优势,打起来还得看双方的武器装备以及战术的运用,而且经常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奉皖两军的多次大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