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第二十七团也的确是成为了耀眼无比的火力磁铁,徐邦杰和陈光远都是认为王占元是从南方突围,要不然也不会让第二十七团一直坚守着了,于是乎第十旅的第二十旅和第五旅迅速抵达霸州南线,并参与到了第二十七团的围攻之后。

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围攻第二十七团的时候,王占元率领的第七师主力已经是跳出了霸州的包围圈,已经出现在三十公里外的雄县了。

而这个时候,持续了将近十天的霸州战役也算是落下了帷幕!

然而此战的结果却是让双方都是严重不满意,得知王占元率领第七师主力成功突围后,并没有和原计划里的一样重创第七师后,身在廊坊的赵东云很生气,当天就是给负责霸州战役的最高指挥官陈光远发去了慰问电报,虽然表面上电报内容是夸赞第三师和第十师的部队作战勇猛,成功歼敌两千余人,希望陈君继续努力,不要辜负国家和民族重望云云。

赵东云给陈光远的这封电报用词都是极为公式化,并没有和以往那样用平易近人的词汇,而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那就是赵东云对陈光远的指挥是相当不满!

奉军发动霸州战役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虽然没指望彻底围歼第七师,但是也要重创第七师。这样才能为后续南下作战创造有利条件,然而如今第七师虽然在霸州留下了两千多人,甚至连一个第二十七团都被围歼了,但说实话这对于第七师而言虽然损失不小,但是也第七师的主力任在。

第七师撤退和当初第一师的撤退不同,当时卢永祥的第一师如其说是撤退,倒不如说是被打的狼狈而逃,根本就没有时间带走大量重武器,尤其是配属给第一旅作战的两个炮兵营几乎是损失殆尽。然而第七师呢,他们的炮兵部队却是提前走的,步兵的重机枪也是全数带走了,主要这些技术性兵器还在,骨干还在,就算是损失了一个步兵团但是不用个把月功夫第七师就能够缓过气来。

这年头,你要扩军一个炮兵团是千难万难,但是你要扩编一个步兵团的话,难度就小很多,王占元都不用花费多大的功夫,直接从其他部队里各抽调一个营,然后一个新的第二十七团就能重编出来,再征召两三千人的士兵,他这个第七师就能够恢复当初的战斗力。

至于新兵来源,打仗期间奉军能够一边打一边招募新兵,他王占元乃至其他军阀大多也是这么做的,王占元在山东也是仿效了奉军弄出了个新兵营,里头可是有着好几千人正在训练呢,补充过来后很快就能够恢复第七师的战斗力。

但是同样损失不小第一师,他们的火炮,重机枪等武器几乎是损失殆尽,这第一师是绝对无法和第七师一样短时间内就恢复战斗力的。

第七师没被重创,赵东云自然是不满的。

而战争的另外一方,王英楷对王占元的撤退也是严重不满,因为王占元这么一撤退,几乎就是宣告了救援京师计划的彻底失败!

如今的京师已经是如同沙漠孤舟,被奉军全面包围!

而随着损失越来越多,加上军官和士兵们知道了已经不可能再有援军的时候,京师内的直军终于是发生了大规模的动摇。

七月十三号,何宗莲的第五混成旅和曹锟的第四混成旅配合之下,成功击溃第十一师六千余,并攻占通州!

十四号,奉军又是连续突破直军残部的多道防线,并且一路杀进了朝阳门外。

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直军的京师防御体现被撤退攻破,即便南苑方向的第一师残部依旧在顽抗,但是也改变不了奉军从京师东部战役杀进了京师的事实!

第两百八十二章入主京师

七月十四号傍晚,京师居仁堂!

王英楷一个人站在窗前,眼神空洞的看着窗外绿意浓浓的草木,耳边还能时不时听见夏虫的鸣叫。

居仁堂外的诸多办公人员匆忙奔走着,各种文件散落一地也没人看上那么一眼,随着微风吹过,地面上的纸片飞舞起来,一眼看上去彷佛是秋冬萧瑟季节。

王英楷久久的站着,尽管支撑肥胖身体的双腿已经开始麻木,但是他依旧没有动!

外头的炮声似乎变得更近了,机枪特有的嗒嗒声彷佛也在耳边响着,这一切都代表着,奉军的步伐越来越近了。

可是王英楷对这一切都不在乎了,如今的他回想着当年跟随袁世凯筹办新军的日子,想起了庚子年后自己和段祺瑞、赵东云等人创办北洋常备军的日子。

犹记得自己当年和段祺瑞、赵东云、王士珍他们一起高谈阔论,畅谈着如何筹建十镇大军,如何收复东北一举复兴华夏,当年的北洋人是团结一心的。

可是这种团结在袁世凯死了之后就彻底消失了,自从袁公被刺杀后,一切都变了,自己和赵东云、段祺瑞他们起兵推翻了前清封建王朝,虽然一度北洋诸将争权夺利爆发内战,但是都和平解决了。

而自己也是顺利登上了共和大总统之位,北洋大军南下打的南方联邦节节败退,那个时候的北洋是威风无比的,而那个时候的自己也是世人口中的共和第一人。

可是耀眼的光环还没有退去,赵东云就是再一次背叛了北洋,撕毁了天津协议大举入关!

而让王英楷更加难以置信的是,自己用尽了所有心思组建起来的大军竟然在奉军面前不堪一击,唐山一战几乎是彻底葬送了直军获胜的希望。

如今奉军已经是杀进了京师,距离自己所在的居仁堂不过一炮之地,然而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王英楷想不通!

难道真的是时运不济,天命不在自己身上?

外头的枪炮声更加密集了,王英楷甚至能够透过天际看到外头炮弹爆炸后腾起的烟尘,此时一名上校匆匆走进来:“大总统,叛军已经攻占了朝阳门,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王英楷没有回头,自嘲道:“走?还能去那里?”

难道自己要学当年的两宫一样狼狈西逃,可是当今的中国又不是庚子年的中国,自己西逃能逃到哪里去?

奉军早已经包围了京师,能不能逃出去还两说,就算能够逃出去,自己能逃到哪里去?如今整个直隶都已经落入奉军之中,东边是东三省,南部的南直隶已经落入奉军之手,西边的山西是赵东云盟友吴凤岭的地盘,难道自己要逃到北方蒙古去当野人?

罢了,这一切都结束了!

十四号夜,王英楷发表通电,称自己由于身体原因不负大总统之职的重担,为了不耽误共和大业,特辞去大总统之职。

王英楷的这封通电一出,几乎就是承认了战败并对奉军进行投降!

而这样一封意义重大的通电一出,也是毫无疑问的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一个回应是身在金陵的段祺瑞,他发表通电称国内局势艰难,还望王英楷以大局为重,收回辞职之命。

王士珍、张怀芝、王汝贤等人紧随其后也是发布通电,挽留王英楷继续担任大总统之职。

他们挽留王英楷的理由有着诸多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只要王英楷不投降,那么反奉联军的旗帜就能够继续扛下去,赵东云就算打下了京师但是也无法名正言顺的登上大总统之位。

而赵东云看到王英楷的辞职通电后,入关以来一直提起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自己率领大军入关,承受的不仅仅是巨大的军事压力,还有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政治压力,自从自己入关后,国内不少人都是批判自己破坏了国内共和大局,尤其是北方诸省里的人很多人都是反对自己入关的,要不然段祺瑞、王士珍、张怀芝、王汝贤四人也不会如此干脆的直接派兵北上。

如今总算是有一个了解了,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只要王英楷愿意主动宣布下野,那么自己就能够名正言顺依照共和宪法继任大总统之位。

而这一点对于讲究正统名分的国人而言非常重要!

王英楷宣布辞职下野,虽然段祺瑞、王士珍、王汝贤、张怀芝他们是极力反对,但是直军内部的将领的意见却是非常统一的,那就是投降!

最开始投降的就是第十一师残部、第十二师残部,这两个师实际上在王英楷宣布下野之下已经被彻底击溃,投降前夕只是在紫禁城附近集结起了四千多人的残部而已,其他的上万人不是死伤就是逃散了。

随后卢永祥按照王英楷的命令也是开始和奉军进行停战谈判,卢永祥表示第一师所属愿意继续效忠共和政府,嗯,也就是后续赵东云主政后的共和政府,而赵东云则是承诺卢永祥继续当他的第一师师长,至于低下那些军官们则是效仿第一混成旅的前例,尉官进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