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么赵东云还考虑过学段祺瑞,等日俄战争结束后带着第三镇回直隶,死抓着第三镇不放手,然后再兼任北洋里几所军校的校长的什么的,再争取当上一两次大规模演习的统帅,这样差不多就能捞一个陆军部右侍郎的加衔了,运气好估计还会有左侍郎的加衔,这个路子不求升多大的官,只求牢牢握着第三镇以及在北洋体系养望。

就跟段祺瑞、王英楷他们现在所做的一样。

经过五六年的积累后,自己在威望上应该也能够勉强跟上冯国璋等人其他大佬的步伐,接着就是坐等清朝崩溃老袁上位,依赖自己这么多年来在北洋体系内积累的势力和威望,到时候势力应该不会差段祺瑞、冯国璋他们太多,等袁世凯死了后谁敢说他没有机会过一把总统的瘾。

这两条路子看上去平淡无奇,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缺乏激情,但是对于赵东云的上位而言,这两条路子却是最轻松,可能性最大的道路。

至于留在东北发展说实话赵东云虽然也想过,但是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期待。

为什么?因为东北以后是要建省的,到时候设立东三省之际就算赵东云手握第三镇,再把他的练军能力也很难在建省之际就成为东三省总督,新设总督的人选应该会从其他几位总督里调任或者干脆派遣某部尚书去任职,至于北洋体系里除了袁世凯和徐世昌外,其他人资格都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段祺瑞、王英楷都不敢奢望东三省总督之位,更别提小一辈的赵东云了。

至于说等建省后走段芝贵的路子去当黑龙江、吉林或者奉天的巡抚之一,说实话赵东云对此兴趣不大。

因为前头说了,上头有总督的巡抚实际上是很悲剧的,别说全权掌控军事了,甚至连民政,财政等权力都有可能被上头的总督给收走。

要是混了几年到辛亥年还只是个奉天巡抚,手里的第三镇和锦州巡防营都被收走的话,赵东云凭什么和段祺瑞、冯国璋他们去争?

要说巡抚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比如山东巡抚或者安徽巡抚都是好位置,可惜没人会让他带着第三镇去上任啊!

也就是说,在之前的诸多谋划准备中,赵东云实际上是没有考虑过长期留在东北发展的,这从他在辽西的行事手段就可以看得出来,到辽西好歹也差不多两年了,但他在当地愣是没和其他的穿越前辈们一样搞实业,兵工厂啊什么的。

他甚至还让手底下的锦州巡防营在辽西各种捞钱,浑然没有半点在辽西建立根据地的想法,甚至他还想着一旦和日俄爆发冲突,他能挡就挡,挡不了立即带着部队逃回直隶去,至于东北谁要谁拿去。

然而现在增祺被朝廷召回京师述职,却是让赵东云看到了希望,一个在东北立足,建立根基的希望!

赵东云前世里可不是什么近代史专家,他知道东北有建省这么一回事,而且还知道未来的这个东三省总督就是袁世凯的幕僚徐世昌,但是他又没专门研究过清末历史,自然也就不知道一些历史的小节点,比如朝廷召增祺回京述职,甚至听说增祺有可能会被罢免,这样一来赵东云对东北的历史认知就缺乏了好几年的时间。

他之前还认为增祺应该会任职到东北建省前夕呢,但是他没有想到增祺竟然连今年都撑不过去了。

一旦盛京将军的位置空出来后,那么对于赵东云而言就是一个机会了,1907年建省以后的奉天巡抚自然是不值钱的,但是1905年的盛京将军却是值钱的很,就算大半个奉天还在日俄两国手中,但是也无法否认盛京将军乃是清朝十几个封疆大臣之一啊。

而且对于赵东云来说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现在日俄还在边上打着呢,现在奉天甚至整个东三省的重心不是发展经济或者什么政治改革之类的事情,重心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以及阻挡日俄两军踏过辽河,从而保障辽西甚至京畿的安全。

而现在奉天乃至整个东三省的防务是谁管着?

赵东云!

东三省内现有新旧军近六七万,那些乱七八糟的旧军不说了,大体上可以直接忽视,有战斗力的实际上就是赵东云手下的第三镇以及锦州巡防营,增祺手下的奉天巡防营也勉强可以打打土匪,但是距离新军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也就是说,现在奉天的防务是被赵东云所掌控的,以往增祺这个盛京将军基本上是不管事的了,平日里只是救济救济难民之类的,而军务尤其是辽西防务基本上是全权交给赵东云的。

然而现在增祺走了,朝廷要么调任其他人来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盛京将军,要么干脆任命赵东云为盛京将军,让他名正言顺的掌管奉天防务。

而这就是赵东云的机会,甚至是北洋的机会!

对于赵东云来说,他可以直接成为清廷十几个封建大臣之一,而对于北洋、对于袁世凯来说就能够把势力彻底的渗透进东北,进而大大扩展北洋体系的活动空间。

几乎是刚传出来增祺要回京述职,袁世凯就是给赵东云发私人密电,让他严控辽西局势的同时也要派人进京活动一二。

进京活动什么?

说白了就是去京师贿赂庆亲王等朝中权贵,事关封疆要职,就算有袁世凯的举荐以及整个北洋的支持,但是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要不然你让京师的权贵们怎么积累起那份富可敌国的家业来。

收到袁世凯这封暗示自己展开贿赂活动的密电后,赵东云苦思了很久,他不仅仅要想怎么打开缺口去争夺这个原本属于满人专属的盛京将军职位,他更要思考一旦自己去争,甚至当上了这个盛京将军后,那么对后续局势会造成什么影响?

毫无疑问的,清廷必定会对势力大涨的北洋派系更为忌惮,进而可能引发朝廷对袁世凯以及北洋派系的整体性削弱,同时自己入主奉天也会对目前的日俄战争局势产生某些不可预测的变化,

还有更重要的是,自己入主奉天对自己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处显而易见的,自己能够名正言顺的掌控奉天一省,进而扩编军队,发展当地建立自己的大本营根据地。

坏处也是明显的,而且自己一旦入主奉天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脱离了北洋体系自立,历史上东北三省成立后前几年虽然还属于北洋嫡系,但是过了几年东三省基本上就已经自主,民国后更是发展为奉系,基本上和袁世凯乃是北洋嫡系这四个字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没有了袁世凯这颗大树罩着自己,自己能不能抗住朝廷和地方上的压力?

而且一旦日后东三省设立总督,自己要是抢不到东三省总督之位,反而是徐世昌跑过来当他顶头上司的话,自己到时候何去何从?

更关键的更是此事会打乱赵东云之前的所有安排,要知道他可是准备日俄战争一结束,就谋图江北提督一职的,一旦获得该职几乎就是代表着海阔天空。

然而现在所有安排都被打乱去谋图盛京将军一职,其中好坏得失已经是赵东云很难预料的了。rg

第一百四十九章这是属于北洋的时代!

从庚子年到乙巳年增祺一直都是比较倒霉的,庚子年的时候俄军一路西进,把增祺手下的好几万军队打了个稀里哗啦,随后增祺走了不少关系才没被免官,而后几年一直都是想要做出一些成绩来挽救自己的政治生涯。

比如招抚土匪以及编练常备军,这些都是增祺试图恢复对奉天局势的掌控而做出的努力,然而随着日俄战争的爆发一切都是化为了泡影。

这还不算,赵东云强势抵达锦州后,几乎把整个辽西都纳入防区,到了1905年之后几乎是全盘接管了奉天防务,不仅如此,就连奉天常备军里的冯德麟等将领也是得看赵东云的脸色。

手中没有强力军权的增祺也就成为了徒有虚名的盛京将军,过去一年来他能够干的是也就是救济难民之类的了。

长久积累下来,无所事事的增祺自然让朝廷不满,进而召回京城述职,然而这表面上似乎只是回京述职,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朝廷对增祺的不作为是非常不满的,这一次增祺回京后估计是没有什么希望调回盛京来了。

所以尽管还没有什么风声说增祺会遭到免职,但是对盛京将军之位有窥视之心的人却已经是相继行动了起来,其中行动最快的自然是近在锦州的赵东云。

“这一次你去京师要做什么你自己也应该清楚的!”赵东云让赵东平坐下后道:“我也就不多说了,不过你要记得京师不是锦州也不是保定,去了京师就把你往日的那些派头都给收起来,不要让人以为我赵东云手下的人都是跋扈之辈。”

赵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