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方若莲却是摇头:“我不喜欢坐船,而且我十月份的是才去看了他们!”

赵东云听罢有些无语,这个方若莲婚后就更变了个人一样,身子还是和以往那么诱人,和她说话依旧能够随便瞎扯,也会毫不掩饰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并时不时就想要劝赵东云以及身边的人入教。

但是她却是变得极为慵懒了!

尤其是秋冬时节,她可以在窗边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看书一整天,很多事都不愿意去做了,甚至赵东云觉得很多事她都不愿意去想了。

现在的她很难和赵东云脑海里的那个修女联系起来!

“等几年等津浦铁路开通了后,以后南下上海看望岳父岳母就容易多了!”赵东云伸出手搂住她,让她可以舒服的靠在他的身上。

“嗯!”方若莲并没有多说,只是轻嗯了声就闭上了眼。

赵东云则是拿起了桌边的书看了起来,初春里极为难得看见到午后阳光穿过玻璃窗户,然后晒在两人身上。

赵东云手中的书并不是什么小说或者其他类的书籍,而是一本德文的军事理论书籍,是上个月他托人从德国带回来的。

这几年来,他一直都是持续的阅读专研大量的西方军事书籍,他坚信要想成功,就得提前让自己准备好,而要当一个合格并成功的军阀,只依靠些许后世的记忆或者小聪明是远远不行的,赵东云不要求自己成为拿破仑那样的军神,但是最基本的东西还是需要掌握的。

午后的阳光并没有在客厅里停留太久,当身上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后,赵东云放下了书本,再回头看看已经依偎着自己的妻子,她已经睡着了,精致的脸庞上的那两道睫毛遮住了双眼,红唇微闭的她正在平缓的呼吸,这个时候的她看起来漂亮极了。

轻轻扶住她的身子,然后从沙发起身扶着她侧躺下,再拖过了一个枕头让她垫上,午后阳光已经逝去,为了不让她感受到寒意他又是从另外一侧拿着羊毛毯过来给她盖上。

看着似乎已经陷入了美梦中的妻子,赵东云也是露出了笑容,然后情不自禁地伸出了手抚摸她的脸庞,感到到了触摸感方若莲似乎醒了,不过她依旧没有睁开眼睛,她能够感受到这略显粗糙的手是她丈夫的手,她伸出了手盖在赵东云的手背上,嘴上喃喃着:“我睡了多久了?”

赵东云道:“没多久,还没有一个小时呢!”

方若莲转动了身子,让自己趟的更舒服下,依旧没有睁开眼睛:“那我再睡一会!等我睡着了再走!”

赵东云轻嗯一声,看着这个迷迷糊糊说着话,连眼睛都不愿意睁开的女人,心中感受到的是别人无法带给他的平和。

到了沙发的另外一头,他重新拿起书本看了起来,外面的阳光也已经消失不见,天空很快飘来了诸多灰云,透过玻璃窗看见的是越来越厚的云层,也许今年春天的第一场暴雨就要来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当军阀不容易

随着1904年日俄爆发战争后,国内讨论时局的时候也经常挂上了赵东云的名字,再加上为了缓解国内的舆论压力,袁世凯为首的北洋上下也是在做一些宣传工作,比如第三镇在二月中旬举行的那场小演习就是其中一环。

同时为了展现北洋新军的强大战斗力以及全新的面貌,北洋官方首次对外界大规模公布相关照片,不仅仅有演习,行军之类的照片,还有摆拍的大量照片,比如为了展现北洋装备了世界上的最新式的诸多武器,摆拍了重机枪组,德式炮组以及较射气球等。

此外还有诸多北洋的高层将领的戎装照也是被大规模公布,这诸多人里头又以赵东云最受关注,除了他是北洋新军在东北地区的最高军事负责人外,也和他的年龄有关系。

某种程度上来说,袁世凯把赵东云推出来,为的就是说明他袁世凯用人唯才是用,资历,年纪背‘景全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有能力,那么你能够和赵东云一样迅速成为举足轻重的人,如此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北洋新军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试图吸引更多的英才效力。

清末时期的北洋体系能够吸引无数年轻人为止效力,导致袁世凯领导下的北洋成长为中国的第一大政治集团,自然是有他的理由的。

清末时期,说起革命很自然会想起孙文,但是说起改革那么大多人是会想起袁世凯的。

袁世凯在清末时期主导的新政改革,不仅仅只有军事方面,更多的是涵括了教育、交通、工商、政治等。

教育方面主张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化的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教育体系,鼓励士子留学并授予留学生举人或进士功名。

工商方面包括推动工商部的成立,颁布公司法,为中国建立了全新的工商环境,使得中国的近代民族资本经济发展大大加快。

交通以及通讯上上,包括建立邮政系统,支持建立京汉铁路、津浦铁路,此外收回关内外铁路也和他有着极大关系。

政治上他推动君主立宪制,迫使清廷开始预订立宪等。

尽管他后世有着称帝这么一招臭棋,导致他被钉在了历史的屈辱柱上,但是在庚子年后的清末新政时期,他袁世凯却是被无数国人寄予厚望的改革者,清末新政时期的短短十年时间里,是袁世凯政治生涯里的黄金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威望和影响力可以说一天胜过一天,哪怕是日俄战争爆发中国被迫宣布中立,国内有不少人对原始有着批判的声音,然而这种声音并不是主流。

尤其是当二月中旬,袁世凯为了进一步挽回舆论,同时为了扩大北洋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大举宣布调遣北洋常备军第二镇进驻山海关。

这个举动在普通国人看来,是袁世凯对日俄展现强硬态度的一个姿态,表面北洋新军虽然没有足够的实力进军东北和日俄交战,但依旧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障武装中立的执行,避免战火被波及到辽西地区尤其是关内地区。

这一系列的政治手段也许看起来并没有太过高明的地方,但是袁世凯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了,他不用多复杂的手段,技巧之类的东西,他只是向国人展现他的态度和决心而言,而就这就已经足够让他获得更为庞大的威望了。

相对来说,在日俄战争这一场战争里头,张之洞和岑春煊等其他国内政治要员的表现就要逊色的多。

当然了,这些舆论争夺,政治影响力这些东西暂时和赵东云还没有什么关系,他现在还没到那个层次,那些都是袁世凯和张之洞以及岑春煊他们的游戏。

现在的赵东云只是依靠北洋的这一场舆论争夺中小小的出了一把风头,使得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诸多报纸上,让广大国人知道了北洋新军里头有着赵东云这么一号人。

暂时来说,赵东云在全国范围内的名气是可以直接忽视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在国内的军政高层之中,名声却是非常显赫,国内军界普遍上把他当成了北洋新军大佬之一,同时由于他驻扎锦州这个东北的战略要地,最为靠近日俄交战区的所在,所以他的名字也是频繁被国内的军政遥远额提起。

简单来说只要说起日俄战争,说起武装中立,控制局势扩大化,保障关内安全这些话题时,那么就绝对绕不过赵东云和他的第三镇,谁让他现在牢牢的钉在锦州呢。

不过国内对他议论纷纷,赵东云是关注不了的,这短时间来他忙碌的很!

一方面是要和俄国人偷偷摸摸做军火生意,把前头商定好的那批炮弹以及新到的一批机枪子弹给俄国人运过去,俄国人自己的运力紧张而且由于中国的中立问题,俄国人自然是不方便派出大量人马来接受这一批弹药以及其他作战物资,所以赵东云还得派人把这一批军械护送到营口,然后由当地俄军接受。

当然了,以上都是秘密行动的,不可能让国人和日‘本人发现,要不然的话破坏中立不说,而且很容易引来国内的责骂,这个时候,吕双枪和石阳这两支被赵东云收复的土匪骑兵就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吕双枪和石阳这两个人可不是什么国家培养的科班出身的职业军官,他们心里头可没有什么国家民族这些东西,他们投靠的是赵东云,而不是北洋或者朝廷。

换句话说,他们效忠的并不是袁世凯或者慈禧光绪这些人,他们效忠的只是赵东云个人,这里头有非常大的区别。

这种关系也就使得赵东云用他们走私运输军械弹药放心许多,至少不用担心遇上什么叫嚷国家和民族的人。

为了保障对俄国的物资运输通道,吕双枪和石阳还联手在辽河一带发动了大规模的肃清行动,把流窜在这一地方的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