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孽海佛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来,他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有一段时间里卜家没有客人上门,他们反倒会奇怪了。

这些客人大都是从京城里来的,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当朝的文人雅士,才子诗人。

暮春三月,正是诗人们诗兴最盛的时候。

这天,卜凡家一下来了十几位客人。这些人当然是来郊外踏青采风,寻找作诗的灵感的。

诗人要找灵感,当然不能无酒。

这些人的身后,跟着一大群健仆。

健仆们挑着担子,一头是笔墨纸砚,一头是美酒佳肴。

诗友云集,群贤毕至,卜凡当然很高兴。

于是开怀畅饮,你唱我和,一直热闹到黄昏时分。

诗人们的酒也快醉了,诗也吟够了,该回城去了。根本没人注意到,在这一行人中间。比来的时候多出了一个人。

这个人也是一副文土派头,看样子也喝多了酒,骑在马上东倒西歪,摇头晃脑。

一路之上,他喋喋不休地与身边的两位诗人拉着闲话,聊着风花雪月,评着诗词文赋。

这帮文士们已经够“酸”的了,可这人的“酸”劲,让他们都觉得很有些受不了。

这个人当然就是上官仪。

一进城门,上官仪就丢开了那群酒气熏天的雅士文人们,照看卜凡给他画的路线图,顺顺当当地找到了于西阁的家。

于西阁听说他是卜凡介绍来的朋友,很热情地接待了他。

看完卜凡写的一封信,于西阁便吩咐下人们将宅内最清静的一个跨院收拾出来,并当场择定了两名小厮和一个婢女照顾上官仪的生活起居。

一直到将上官仪安顿好,除了刚见面时问过上官仪的姓名外,于西阁没有再问他任何问题。

这个态度不管怎样说,也有些奇怪,但上官仪却很放心地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他相信,既然卜凡是那样一个很值得信任的人,他的朋友也一定可以信任。

卜凡给于西阁的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上官仪一点儿都不知道,所以当于西阁第二天一大清早特意看望他时,他一时还真没弄懂于西阁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 初至京城

三月十七。北京。

一大清早,上官仪刚刚吃完早点,于西阁就来了。

于西阁约莫五十出头,个子不高,干瘦干瘦的。全身上下的线条都很硬,整个人就像是一根用了很多年的桌子腿。

他的肤色焦黄而且暗淡,脸皮紧紧地绷在脸上,将颧骨勒得老高。

虽然上官仪很清楚一个人的才能与他的长相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但他还是很难相信于西阁是一个医道高明的御医。

看他的样子,实在像一棵身染重病的病秧子,如果他果真精通医道,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得好一点呢?

于西阁显然不知道上官仪在想什么,微笑着道:“早。”

上官仪拱手道:“于先生早。”

于西阁自顾在椅子上坐下,招手道:“坐,坐,不用客气。

上官公子既然是卜先生的朋友,我们也就不是外人,不用拘礼。”

上官仪也坐下了,道:“是。”

于西阁慢慢抚弄着颌下稀疏发黄的短须,沉吟着,像是有什么话不太好出口。

上官仪微笑着看着他。也不开口。

于西阁的态度很有些莫测高深,在没有弄清他的意图之前,上官仪也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终于,于西阁清了清嗓子,问:“上官公子是什么时候认识卜先生的?”

上官仪稍一迟疑,道:‘“实不相瞒,几天前刚认识。”

于西阁点点头,“哦”了一声,又没了下文。

上官仪微微一笑,淡淡道;“于先生方才也说过,我们也不算是外人,有什么话,请直言,没有关系的。”

于西阁看了他一眼,字斟句酌地道:“于某虽说颇得皇上信任,在朝中也很有几位朋友,但上官公子的事,做起来还是不太容易的。你也知道,朝廷现在是以科举取士。不知上官公子现在是什么功名?”

上官仪一怔,道:“在下落拓江湖,尚是白身。”

他实在不明白于西阁怎么会说起这些话来。

卜凡在给于西阁的信中是怎样介绍他的?

于西阁叹了口气,道:“唉,那就更不好办了。”

无论如何,先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再说吧。

上官仪微笑道:“承卜先生抬爱,说是要替在下做一些安排,具体情况如何,在下也不知道。卜先生托于先生所办何事,ZeI8。电子书于先生能否明言?”

于西阁吃了一惊,道;“你不知道?”

上官仪道:“是。”

于西阁自袖中摸出一封信,道:“上官公子请看。”

这封信正是他昨天晚上交给于西阁的那一封。上官仪细阅之下,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卜凡在信中说,上官仪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因际遇不佳,一直未能一展所长,所以请于西阁利用他手中的关系,替上官仪在朝中疏通疏通,找个不大不小的官做做。而在事成之前,要求于西阁安排他在家中暂住。

上官仪又将信仔细看了一遍,心里不禁涌上一股热流。

卜凡为了他,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很明显,信中所言,疏通关系是假,借这个理由给他找个住处是真。

他将信叠好,装进信封,递还给于西阁,道:“在下的确也有此打算,在卜先生面前也提起过,只是没想到卜先生如此古道热肠··…这人··还要请于先生多多费心才是。”

于西阁点点头,道:“其实呢,这件事说难也不难。只不知上官公子该准备的是否都已准备好了,准备了多少。”

上官仪又一怔,道:“于先生,你的话我听不懂。”

他是真没听明白。

于西阁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当然是银子。”

上官仪还是没明白:“银子?”

于西阁道:“不错,银子。于某虽说在朝中有些面了,但要做这种事,银子可比面子重要得多。”

上官仪总算转过弯来了,道:“惭愧得很,在下此次京师之行,十分匆忙,实在没有做什么准备。”

于西阁面色微微一沉,淡淡地道:“那可就更难办了。”

上官仪不禁又有些好笑。他忍住笑,做出一副很惶恐的样子,道:“于先生,你看这样行不行,关节请于先生代为疏通,我今天就寄信回家,让家里人尽快将所需银两送来。”

于西阁淡淡道:“上官公子仙乡何处啊?”

上官仪道:“太湖。”

于西阁微微一皱眉,道:“很远呐。”

上官仪道:“是。”

于西阁又叹了口气,道:“‘长安居,大不易’呀,京城里物价一向很高,一举手,一迈步都需要钱,不知上官公子随身所携银两能否支撑到贵府上有消息来的时候?”

上官仪愧笑道:“实在是很不好意思,在下手头上,实在已很空虚。”

于西阁道;“哦。于某到有一个提议,不知上官公子是否觉得委屈。”

上官仪道:“请讲。”

于西阁道:“暂住在于某家里当然没有问题。于某在城内开有一家药铺,正需要人手,上官公子如不嫌弃,白天请去药铺帮帮忙。于某行医多年,也很有一些心得,近几年来编著了几卷书稿,如果公子自药铺回来后不是太累,晚间就在舍下替于某抄抄书稿,行不行呢?”

简直太行了!只要能有个清静安全的地方暂住上一个来月,无论怎样,上官仪都心满意足了。

上官仪起身长揖道:“谢于先生。”

于西阁也站起身,坦然受之,淡淡地道:“于某尚要赶去太医院当值,就不多陪你了。”他扬起脸,冲门外道:“小王啊。”

“小的在。”一个五短身材的人很伶俐地闪进房间,垂手低头,站在于西阁面前。

“你这几天去过药铺没有?”

“小的昨天还去过一趟。”

“嗯。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回老爷的话,铺子里的几个伙计懒得很,后面库房里的药材都已受潮了,也没人翻出来晒晒。”

于西阁转头对上官仪道:“你看看,这年头的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了,人也越来越懒,尽是些混饭吃不干活的人!”

上官仪微笑道:“就是。”

于西阁略显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又对小王道:“待会儿你领这上官公子去药铺里,看看有什么轻省的活儿。告诉你,可不能让上官公了累着!”

小王的头垂得更低,道:“是是,小的明白。”

他当然明白于西阁的意思,上官仪心里也很清楚,这翻晒药材的话儿自然是落到他的头上了。

于西阁前脚刚踏出门槛,小王的头就高高地昂了起来。

小王刚开始被人称作“小王”时,年龄自然不会大,但现在,他实在该被叫作“老王”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