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往生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哈哈一笑,谓陆压道:“此女便是那金花教主么?道友果然好眼光。”

话方出口,忽觉眼前一花,急忙侧首躲避时,右边面颊上早被金璧风一剑擦过,划开一道血口,金血涌出,滴在巢中,顿时燃烧起来。

那人一愣,旋即大笑道:“好好好!通天教主教的好徒弟!”蓦地立起身来,金璧风冷眼相对,陆压急忙起身拦在中间,道:“吾友莫动无明之火。金教主与我等虽然志向不同,正是殊途同归,休要坏了义气。”

金璧风冷笑一声,忽然纵声喝道:“谁与你们沟瀣一气?如今我已得了那巴蛇魂魄,便与你再无相干。陆压,我已将你送至此地,从此两不相干,就此告辞了。”说罢化道金光飞起,直上高天去了。

金光乍起,青芒陡现,青芒金光交错而过,满空火云四散,现出一座几千里高下的巨钟,钟声悠然,缓缓落下,钟身奇古,残破不堪,铜绿班驳,却是破烂流丢一口钟。一只青色巨狐蹲坐钟上,背后十尾摇曳,一对碧火荧荧的眼睛森然望向陆压与先前那人。

高天之上,金璧风一路向北疾行,身后万里之外,陡然传来一声巨响,震动大荒四野。金璧风身形一滞,朱唇微咬,继续向前飞去,全然不理腰间诛仙剑微微颤动,瑟瑟鸣响。

*************************

上清境中,银光河畔,曼陀罗香花随着九天罡风倒卷,花潮如岚上下纷飞。碧游草堂前,奎牛独脚支地,迎风矗立河边,一只独目遥望天河上方,目中红光如火,烁烁生辉。

天河上空,青云如盖,渐渐汇聚遮蔽了满天星光。忽然间,东方天际一道紫色的光柱,粗大无匹,从云层深不知处破开滚滚重云,笔直地射在天河中央。万千星屑凝就的银涛激荡倒卷而起数千里,然后就此凝固不动,天河中心峰峦叠嶂拔地而起,重重耸立,山中星星点点,银光片片,闪耀万里。

奎牛忽地引颈低鸣,声如龙吟,滚滚天河越发波涛汹涌,轰鸣而过。片刻,河心峰谷深处亦传来一声低吼,似龙非龙,似牛非牛,与奎牛叫声颇有几分相似,却平和许多。

碧游草堂柴门大开,通天教主白发苍然,皂袍如墨,倒负双手昂然而出。

银河之中,水峰之巅,紫气东来,状如飞龙,连绵三万余里。云气里一个老者坐在青牛背上,缓缓而出。只见他须眉似雪,双目半开半合,昏昏然仿佛就要睡去,手抓牛绳,随着青牛的脚步上下颠簸。那牛看似行得迟缓,却瞬息万里,眨眼功夫已至岸前。

通天目中神光陡现,方欲开言,忽然眉头微皱,却见当空青云间一点灯火悄然亮起,金光璀璨,焰焰生辉,跟着轰然炸开一朵灯花,金火熊熊,恍如日月,转瞬即消;跟着又是一朵灯花燃起,熄灭,而后又是一朵。无数金灯一朵朵,一片片亮起,此消彼现,满天闪耀不休,将那青云与天河河面映得一派金黄。

蓦地,一派金光如水,自云海中倒挂而下,倾入河心,顺着河间千里峰峦飞流直下,滔滔奔流,汇入天河。一个中年道人足踩洪波,顺流而下,须臾亦至岸上。

碧游宫前,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彼此相对,默然无言。

良久,元始天尊忽道:“通天师弟别来无恙。”

通天微微冷笑,并不答话。元始回顾老子道:“大师兄之意若何?”

老子坐在青牛背上,睡眼惺忪,眼皮也不抬一下,含糊应道:“你看着办就是了。何必问我。”

通天听了,自怀中取出渔鼓,左臂竖抱,右手伸出中,食两指击之,轻敲数下,忽然仰天清啸一声,纵声长歌道:

“呜呼天地广开辟,化出众生千百亿。

暴恶相侵不暂停,循环受苦知何极。

皇天后土皆有神,见死不救是何因。

下土悲心却无福,徒劳日夜含酸辛。”

元始击掌和之,亦歌道: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

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

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太上道祖睡眼朦胧间骤然神光一闪,轻咳一声,亦歌曰:

“青天莫起浮云障,云起青天遮万象。

万象森罗镇百邪,光明不显邪魔旺。

我初开廓天地清,万户千门歌太平。

有时一片黑云起,九窍百骸俱不宁。

是以长教慧风烈,三界十方飘荡澈。

云散虚空体自真,自然现出家家月。

月下方堪把笛吹,一声响亮振华夷。

惊起东方玉童子,倒骑白鹿如星驰。

逡巡别转一般乐,也非笙兮也非角。

三尺云璈十二徽,历劫年中混元所。”

三清一齐歌道:

“玉韵琅琅绝郑音,轻清遍贯达人心。

我从一得鬼神辅,入地上天超古今。

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

闲唱壶中白雪歌,静调世外阳春曲。

我家此曲皆自然,管无孔兮琴无弦。

得来惊觉浮生梦,昼夜清音满洞天。”

其时太清道德天尊顶上现天地玄黄塔,玉清元始天尊顶上现庆云金灯,又现青,红,黑,白四道光明,冲霄而起,悬浮半空里,隐隐有锋刃之形。

上清灵宝天尊身无长物,止将渔鼓祭起半空,势如流星,迎将上去。

****************************

寂寞幽冥,焦土无边。亿万里血海早已干涸,血块凝结,片片龟裂,恶臭逼人。聻相原本撑天拄地的身子早已消失不见,天地间梵唱如雷,那西方天空倒垂而下的百万里根须间荧火点点,团团汇聚,穿梭飞舞,越发密集。一个玉面僧人目放红光,宝相庄严,射出佛光万道,普照黄泉秽土。怎么见得他模样?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等至严丽如花鬘,智慧深广如大海。

有偈赞之曰:

稽首本然清净地,无尽佛藏大慈尊。

幽冥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称扬地藏真功德。

身后一物身高两丈四尺,一身黑衣,颈上挂一串金色骷髅,枯瘦如柴,眼如铜铃,发若钢针,背后一对漆黑肉翅不住上下扑扇,黑羽纷落。那物双爪如钩,左爪握一枚红果,大口小口,咀嚼不住。那果子:

西番僧果依时供,小笼黄旗带露装。

满马尘沙兼日夜,平坡红艳露犹香。

那物且吃且道:“我闻人间的频婆果,比这黄泉的大不相同。那天宫的仙果想来更是美味。乞叉底蘖沙,此地之事已了,你我何不上天一游?”

地藏王菩萨笑道:“谛听,此地之事未了。”

谛听挠挠满头钢针也似乱发,道:“不曾了?”

地藏双掌合什道:“众生皆苦,万世折磨。地狱不空,吾不成佛!”

**************************************************************

大荒境。

青光散去,洪钟,巨狐尽已不见。

陆压与有巢氏对视一眼,目中各有深意,重又回到巢中盘膝而坐,各自入定去了。

苍梧巨树树冠之上,火云连天,亿万火鸦盘旋,纷纷落下,齐声聒噪,仿佛倦鸟归巢。这偏僻的大荒一隅也仿佛归入久违的黑夜,惟有熊熊真火依旧升腾万里,直欲焚尽天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 龙汉风雷起 奈何见禅机

大往昔。

茫茫青云如海,无先无后,无极无生,无始无终,不知流向何方。

一无所有中,有三个小儿,发挽总角,满面稚气,生得玉雪可爱,各戴青,白,黄三色肚兜,面目一般别无二致,端坐在三块青石之上,齐声背诵道:

“至虚灵,至微妙。强称名,为大道。

道之体,本自然。兆于一。象帝先。

浑无物,杳冥精。玄化流,光音生。

辟混蒙,渐微明。太无变,三气分。

始青气,号清微。龙汉劫,天景晖。

元白气,号禹余。显真文,焕太虚。

玄黄气,号大赤。开上皇,万化孳。。。。。。”

书声朗朗,清音阵阵仿佛直透不可知不可说之世。

一个中年书生,头戴青巾,身披青袍,手捧经书一册,三柳长须飘散胸前,形貌神情极是潇洒,只是目中青火流动,细细看去,却有些木然。

那青,白二童神态虽然童稚,却一本正经,背诵得格外认真;惟有左边的黄衣小童虽然摇头晃脑,也跟着装模作样,只是左顾右盼,显是心神不定。

忽然,一声龙吟苍然而起。远方亿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