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往生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欲求生者,清净安以乐

度脱永无穷,幸佛作明证

发愿既如是,力行无懈怠

虽居苦毒中,忍之终不悔。”

膜拜已毕,口称:

“南无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话音方落,忽然一声娇笑,有人在法藏比丘身后道:

“三界六尘,人天两悬,观心无心,观音无音;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佛陀岂不闻业由心造,境随业转。心有净染,故境有自在及不自在。染心为业所拘,则境不能自在。净心无所挂碍,则境随心自如。故四类有情,能变之识,各相违故。所变之境,亦乃相违。故天见宝严之地,而鱼见乃为窟宅。人见是清凉水,鬼见是脓河猛火。皆由业因差殊,是即不自在义也。若在色自在地菩萨,境随智转,变化从心,一切妙境,随变皆成,是即自在义也。”

法藏比丘闻言,悚然回身,只见观音菩萨白衣跣足,左手莲花,右手结愿印,笑道:“自在不自在,我自观自在。阿弥陀佛,汝今缘何又观此自在也?”

法藏比丘尚未答言,一旁大势至菩萨喝道:“观世音,你怎敢对佛祖出口不逊!”

一语既出,顿时震动极乐世界,金绳罗网上下摇动,八德池水直上虚空,群龙咆哮,净土众生战战兢兢,一齐口念阿弥陀佛。

法藏比丘叫道:“摩诃娑太摩钵罗钵眵万万不可!”急欲止之,已是不及。

大势至菩萨只觉眼前一暗,已然不知身处何地,但见上下左右无边无际,皆是虚空,有青云如海,亿万星球悬浮其间,皆如翡翠绿色,里外无数无量层次,将大势至围在核心。

只见观音菩萨以定慧手合,散舒五轮,犹如铃铎,以虚空地轮,和合相持,作莲花之形。忽然散了观自在印,双掌轻轻合拢,掌中宇宙内无量青光一齐攒射,大势至菩萨如何当得起,大叫一声,泯灭无形。

法藏比丘长叹一声:“大势去矣!”又向观世音菩萨合什道:“大势至有口无心,求菩萨慈悲,我愿依旧皈依。”

观音笑道:“我要你皈依做甚。你自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就是。大势至乃你化出,懵懂无知,情有可原。我将其炼化重塑其身,今后仍为你胁侍。”

说毕分开两掌,一点青光落下,仍旧是大势至模样,向法藏比丘膜拜,只是身上光明已为青光所代,目中青气弥动,颇感木然。

观音即请法藏比丘依旧县出阿弥陀佛之相,自与大势至菩萨一左一右,胁侍两边,阿弥陀佛继续向大众说法。

“我作佛时。我顶中光明绝妙。胜如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作佛时。光明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往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七九回金蝉子寄身金山寺 萧长者嫉妇遇鬼妻

第七十九回金蝉子寄身金山寺萧长者嫉妇遇鬼妻

诗曰:

春江潮水连海平,江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雾。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洪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景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水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清满江树。

洪江春水,滔滔奔流向东。江边香花馥郁,绿树丛丛,一轮明月皎洁如蓝灯初上,浮跃江上水云之间。

月下花前,一头小小石猴折枝攀叶,纵跃而来。身后不远处,有女白衣翩然,肩头朵朵金花璀璨,腰间三尺青锋如水,顶上峨冠巍然,衬着人面桃花,悠悠然信步沿江而行。

那石猴看见眼前景色,心头欢喜,嗖地跳下树来,连打了八九七十二个跟斗,落在江畔,冲着一江春水,忽地放声长啸,清音如咧,猿啼满江,惊奇两岸山中倦鸟昏鸦无数,纷纷然自山间林下振翅飞起,迎着长空月明飞去,无数细小的黑点点点斑斑,撒满仿佛金盘般的圆月。

忽有婴啼之声由远及近,初时若无若有,须臾哭声大作,将江上猿啸声压了下去。

小石猴孙履真一愣之下,手脚并用,循声追去,数百丈江岸一蹿而过,去那江水中一探一捞,随即湿淋淋跳将出来,怀中已然多了一个襁褓,低头看了一眼,便向金璧风奔来。

“不知是谁家父母,竟将自家孩儿丢入江中任他随波逐流自生自灭,真真狠心哉!”

孙履真怀抱小儿,口中不住抱怨。金璧风俯身看那孩儿,只见那孩子三朝未满模样,生得玉雪可爱,只是双眼紧闭,两只小手舞啊舞地,虚空里乱抓,哭个不住。石猴看了也没作道理处。

金璧风看了,不由微微颦眉,道:“他想来是饿了,是以这般哭个不停。”

小石猴放下婴儿,道:“是了。只是他连牙都没长出呢,却去哪里寻奶与他吃?”抓抓脑袋,低下头看看婴儿,又抬头看看金璧风胸前,忽然伸爪去拉金璧风胸前衣襟,道:“姐姐,你有奶否?”

话犹未了,早被金璧风一巴掌抽飞出去。

石猴就地打个滚儿,又跳将回来,只是离了金璧风丈许开外,不敢再近前,只觉莫名其妙。金璧风皱眉道:“这里荒山野岭,又无人家,如何顾得他?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虽然是个小小孩儿,也是一条性命,终不成丢下不管,任凭狼虫虎豹吞噬。”

履真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带了他同行罢。”

金璧风嗔道:“这猴子口胡!只你一个已如此絮叨不堪,我如何肯再添此累赘?且抱了他,去前面城镇寻户好人家寄养了就是。”

石猴笑道:“履真早知道姐姐忒好心肠。”话犹未落,早见那金璧风扬长而去,履真讶道:“姐姐哪里去?这婴儿怎办?”

“自然是你抱着。”金璧风头也不回,袖手而行,边走边道:“你捡来的,你不抱谁抱?”

孙履真哭丧了脸,只得抱起襁褓,跟着金姐姐去了,行一步,懒一步,沿江而下,不觉走了十来里路程,看看夜色已深,月落星沉,江面上一片光华泛泛,照耀波涛。

履真看见那光,不由喝彩,原来那光不是星月之光,亦非有人囊萤夜读之光,也不是有人凿壁所偷之光,却是一座僧院临江而建,有座浮屠塔耸立夜空,放出重重佛光,普照山水之间,映得十数里内亮如白昼。那坐浮屠:

峥嵘倚汉,突兀凌空。正唤做五色光明塔,千金舍利峰。梯转如穿窟,门开似出笼。宝瓶影射天边月,金铎声传江上风。但见那虚檐拱斗,绝顶留云。虚檐拱斗,作成巧石穿花凤;绝顶留云,造就浮屠绕雾龙。远眺可观千里外,高登似在九霄中。

金璧风看了,喜道:“原来这里有座寺院,如此却省得我们费事,只把这孩子放在寺门外就是,自有和尚们收养。快去,快去!”

小石猴对那婴孩颇为喜爱,便有些恋恋不舍,被金璧风催促,只得同至寺前,只见一块门匾上书“金山寺”三个大字,前后天王殿,大雄宝殿,如来堂;左有铜钟、金兰亭,右有鼓楼、功德坊,满院铺着琉璃瓦,四周尽是粉墙壁。

又见山门左右一副对联:

怀万斯寻甘霖沾浴雨,大千世界福地涌祥云

金璧风也不敲门,便叫履真把婴儿轻轻放在门前,猴子还有些不舍他,抱起了又放下,踌躇间金璧风早走得远了,慌忙叫道:“姐姐等我!”追将上去,须臾没入夜色之中。

却说这金山寺住持法明禅师,正独坐静室,参悟禅机,忽然听见一阵哭声随风入耳,手中佛珠宝色流转,一颗颗时明时暗,即以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漏尽通观之,胸中了然,唤沙弥道:“去把门外孩儿抱来与我。”

沙弥依言出得寺门,果然有个襁褓,裹了个三朝婴孩,哇哇哭个不住。沙弥忙抱了回复长老,法明长老看了那孩儿,一见长老,破涕为笑,咯咯笑个不住,早被长老摩顶道:“莫要笑;莫要笑;你的来历我知道。你来我去两抛开;省的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