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一旁看着,眼里嘴角都带笑。
  二夫人穿了一件水蓝色宽袖长袍,随意挽了一个飞云髻,两支碧玉簪当作点缀,耳间一对翡翠珠子,腰系五福香囊,脚踏软底青丝鞋,一手抚着微微隆起的肚子,一手牵着一身红衣的瑞四娘,缓缓而来。郭姨娘离两人一步远,小心翼翼地跟着。
  “媳妇来晚了,还请母亲饶恕则个。”二夫人笑着福了福身子,又与公夫人相互见了礼,“嫂嫂辛苦。”
  瑞四娘紧随其后,福了福身子,道:“四儿给祖母请安,祖母安好。给大伯母请安,大伯母安好。”
  郭姨娘跟在后头磕头请安。
  “坐罢,坐罢。”老夫人一脸心疼,“你那地儿本就远了些,如今又有身子,当是要以身子为重。”待老二家的称是入座,又有丫鬟端来了吃食汤水,老夫人才换了笑脸,“四儿,快过来祖母这儿。”
  “是。”瑞四娘应了一声,来到老夫人跟前,“祖母。”
  瑞莹嫣自诩为长,爽快地让出老夫人左边的位置,让瑞四娘能挨得近些。瑞三娘则是眼神不差地盯着瑞四娘,紧紧揽着老夫人右边胳膊,对自家姐姐的行为不乐意得很。
  老夫人还是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小银镯,拉过瑞四娘的手,替她戴上,照旧是一句“愿花神娘娘赐福吾孙”。
  距离祭拜的吉时还有段时间,瑞三娘和瑞四娘都是惯会逗乐老夫人的,一左一右说着趣话儿,又有公夫人和二夫人在一旁时不时插上一句,哄得老夫人很是高兴。
  正闹得开心,便有一名身穿藏青袄子的圆脸仆妇从外头进来,乃是公夫人跟前伺候的许妈妈。只见许妈妈冲几人福了福身子,道:“禀老夫人、公夫人,祭拜花神娘娘的时辰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附加说明~~~本文有个BUG:桐宝在码这一章滴时候还不知道真的有花朝节这个节日(望天……)知道时也没法改了,so,码字码的是“花时节”,各位大大们看过就好,不要被误导哟( ̄▽ ̄)//


☆、004 姑娘生辰,祭花时节(下)

  正闹得开心,便有一名身穿藏青袄子的圆脸仆妇从外头进来,乃是公夫人跟前伺候的许妈妈。只见许妈妈冲几人福了福身子,道:“禀老夫人、公夫人,祭拜花神娘娘的时辰到了。”
  “那便开始罢。”老夫人开口发话,众人皆称是,起身同往。
  祭拜花神娘娘的地方安排在汇源居正房。因着往时过花时节,不是安排在寿安居,就是安排在公主府,所以汇缘居并没有安置花神娘娘玉像的屋子。
  不过公夫人信佛,早年还在正房辟了间偏屋作小佛堂,索性,公夫人便叫人将小佛堂重新置办了——先撤了佛像换玉像,又撤了佛纹帐换百花帐,再撤了念珠木鱼换露水花台……地方虽然小了些,但好在公夫人下了大功夫,花房当值的下人又尽心尽责,用心装扮了一番,倒也似模似样。
  丫鬟们端着木盆在一旁候着,木盆里头是浸泡了一百种鲜花瓣叶的温水,这水还是二更时分特地命人从城外取来的山泉水,清澈甘甜。众人先用温水净手净面,再诚心上香祭拜祈福,随后各自挑选两株花儿,一株放进了特制的香木盒子里,另一株拿针线亲手缝制在一支钻了小孔的香木簪子上,别进发间,又开了尘封的百花酒各饮一杯,余下的百花酒打赏给一旁伺候的丫鬟仆妇们,这才作罢。
  众人这才拥拥簇簇回了正房里屋。
  早前的小圆桌教人撤下了,换上了一张红木雕葡萄纹嵌理石圆桌,用膳器皿一一摆在桌上,八菜一汤放置中央。
  领头的是汇源居的大丫鬟庆柳,一见众人进来,连忙携着几个丫鬟福了福身子,伺候众人入座,净手漱口。
  “这丫头倒是机灵。”老夫人很是满意,冲公夫人夸了一句。
  公夫人笑道:“母亲谬赞。”
  那庆柳也是懂事,又福了福身子,给老夫人谢恩。
  妾室姨娘没有资格同老夫人一桌用膳。斐姨娘、纪姨娘、郭姨娘三人皆是磕头跪安,到偏室凑一桌用膳去了。
  正这时,有丫鬟来报:大少爷过来了。
  瑞致兴有些忐忑地站在院子里。
  虽然那报信的丫鬟艾儿才进去一会儿,但瑞致兴总觉得过了好久好久,忍不住手脚哆嗦。
  一见艾儿出来,瑞致兴急急问道:“艾儿姐姐,怎么样?”
  艾儿挑了挑眉,两手一搭一拜,当作行了礼,道:“大少爷可巧,赶上老夫人兴致高的时候,且进去罢,莫教老夫人和公夫人等着了。”
  “哎,哎。”瑞致兴鼻尖冒汗,怯怯应了,快步进到里头。瑞致兴平日不受公夫人待见,下人们又是捧高踩低的,多半不把他当回事,瑞致兴也习惯了,此时倒并不在意艾儿的失礼。 
  “致兴给祖母请安,祖母安好。给母亲请安,母亲安好。给二叔母请安,二叔母安好。”
  “起来罢,”老夫人神色平常,“赐座。”
  “谢祖母。”
  瑞致兴一来,人便算到齐了。庆柳遂同几个小丫鬟上前,一一拿开了菜肴盖子,正中的便是一盅蛤什蟆汤。只见这汤泛着乳白色,却是用童子鸡做底料熬制的汤水,白胖白胖的雪蛤晶莹透亮,伴着十二颗去了芯、核的莲子红枣,光看着,就教人食指大动。
  “母亲,您且尝尝这盅蛤什蟆汤,都是昨个儿连夜运来的鲜物,里头的雪蛤是泡开了四个时辰,又洗净汆烫了三回,才搁那煲瓮里熬煮的。”公夫人先给老夫人添了碗蛤什蟆汤,一言一行可谓用心,“都说雪蛤有滋阴润肺、补肾益精之功效。媳妇想着,前些日子母亲有些咳嗽,这药补啊,总没有食补来得好。”
  老夫人尝了一口,笑道:“不错,你有心了。”
  公夫人心中欢喜,瞥了二夫人一眼,满是得意:“母亲喜欢,便是媳妇的福气。”又殷勤地伺候老夫人品尝了其他几道菜色,公夫人意犹未尽、碍着不能太过了、不得不作罢。
  待罢了膳,便有粗使婆子将红木雕葡萄纹嵌理石圆桌撤走,换回原来的小圆桌。三位姨娘则乖乖在下首站着。庆柳还招呼了丫鬟们给几位主子端来清茶漱口,一番伺候下来,才退到一旁候着。
  “莹姐儿,过来祖母这儿。” 
  瑞莹嫣依言上前,唤了声“祖母”。
  老夫人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大红包,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是装了不少银票,看得大夫人心里阵阵暗喜——老夫人一向慷概大方,这红包的份量只多不少!
  但见瑞莹嫣先规规矩矩地给老夫人磕了个头,道一句“莹嫣谢祖母恩典”,才双手接过红包。
  二夫人笑了笑,借着拢发的当头,瞥了旁边伺候的常妈妈一眼,常妈妈立时从怀中取出了一个褐木匣子,交给二夫人。匣子虽小,但胜在精巧,衔口以莲叶作封,匣盖上雕琢的并蒂莲花栩栩如生。
  “莹姐儿满十生辰,出落得更水灵了。”二夫人笑着打开褐木匣子,原是一串绯色玛瑙缀红石玉嵌金丝挂串,每一颗玛瑙珠子都有拇指盖般大,纹路各异,正中的红石玉雕着狐狸戏菊花的图样,菊花以金丝点缀,瓣瓣生香,“这是叔母的一点心意,虽不是什么稀奇物件,但也是托人送往飞龙寺,请飞龙寺的高僧开过光的,愿莹姐儿平平安安。”
  “莹嫣谢过二叔母。”瑞莹嫣福了福身子,才接过二夫人的礼物,将匣子合上,交给丫鬟鸢茱捧着。
  瑞三娘送的是一把绣了大红牡丹的团扇,瑞莹嫣笑着收下了。
  瑞四娘送的是一个小荷包:“二姐姐,这是我做的小荷包,希望二姐姐喜欢。”那小荷包是用蓝粉色百福锦缎裁制而成的,一面绣了两朵牡丹花,一面细细绣上了一行小字,乃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只因瑞四娘年岁尚小,手法还是稚嫩了些。小荷包散着牡丹花香,略鼓,却是有个夹层,里头缝进些许牡丹花瓣的缘故。小荷包另一端还用五色丝绳打了个小小的璎珞,取平安之意。
  二夫人绣工好,璎珞也打得漂亮,瑞四娘这点手艺,多半是跟二夫人学的。
  “二姐姐很喜欢,谢谢四妹妹。”瑞莹嫣接过小荷包,先看了看,又掂了掂,再闻了闻,“四妹妹手儿真巧,这荷包竟还散着奇香。”
  旁人可不知瑞四娘为了这小荷包费了好些功夫,只听“奇香”二字,脸色便各有不同。
  瑞三娘是妒忌,公夫人却是惊疑。
  要知道,用香料害人,在后院阴私里,可是顶顶惯用的招数。公夫人自然是害怕瑞四娘送的这小荷包用什么害人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