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校长法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很破落,四间房,低矮、没有窗户,更没有围墙。

    杨一民到了时,吓了刘小燕一家人一跳,杨一民对她的爷爷婆婆说明来意,说自己是想来看看刘小燕的家庭情况,因为刘小燕成绩不错,他希望刘小燕以后能考上好的学校。

    这让一家人分外激动,刘小燕的婆婆马上让刘小燕到地里去弄菜,自己赶紧跑去煮饭,杨一民就和刘小燕的爷爷聊了起来。

    刘小燕的爷爷六十多岁,但身体看起来还算硬朗,两人坐在屋檐下聊起了家里的情况。

    刘小燕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已经有很多年的时间,最初是她父亲一个人在外地,两人一起在外还是四年多以前。

    当时她母亲怀了二胎,到父亲的工地上去了几次,发现在外打工的民工中很多人经常到一条叫顺河巷的小街上去,后来才知道那里全部是四十岁左右的卖yin女聚集的地方,很多民工解决生理问题就到那里去,十元二十元的都有。

    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母亲怕丈夫跑去做这些事,加上民工们为了节约钱,商量自己煮饭,她去了,正好可以帮忙,大家每顿给点钱让她帮忙煮饭,她也可以管住丈夫,当时刘小燕已读小学五年级,所以就让刘小燕开始住校。

    后来两人又生了一个儿子,但又怕回家被罚款,所以就一直在外打工,带着孩子在外,而家里就剩下两老一小三个人。

    他父亲挣的钱并不多,也就每月两仟多元,但大城市的消费却高得惊人,加上二胎的弟弟需要钱,所以一家人生活一直在温饱线附近。

    刘小燕以前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即便有一两件,也是十元二十元的地摊货,自从有了校服,她基本上没再没穿过其他外衣。

    杨一民看四处看了看周围的情况,这里是深丘地带,但山相对不是特别高,只是真正能种庄稼的地很少。

    刘小燕回来的时候,手了抱了几包玉米和一些地里的蔬菜,她兴奋地对杨一民说道:“杨校长,等会还有几个同学要来。”

    杨一民点点头,说道:“这里还有学校的同学吗?我没了解全,要不你带我去走一趟。”

    “路不好走,杨校长,他们等会就会来,你难得走了。”刘小燕的爷爷说道。

    “没关系,我去看看。”

    “杨校长,你一定快点回来哈,在我们家吃饭。”

    “好,我一定回来吃饭。”杨一民答道。

    两人走了一段路,十多分钟,到了另外一个学生家里,学生的母亲在家,父亲也在外打工,听说是石门中学的校长来看学生,高兴异常,边边招呼,杨一民站在房子外和他们聊了聊,主要问家庭收入情况和打工情况。

    这个学生的父亲和刘小燕父亲在一个地方打工,只是工地不一样而已,收入差不多,但因为本来就是儿子,没有生二胎,所以家庭情况要好一些。

    还没等杨一民到其他学生家中,学生倒都已到了杨一民身边,一个年龄较大的女生也站在一边,杨一民想了很久,也没想起这样的学生。

    那个女生见杨一民看着他,笑道:“杨老师,我是一中的学生,你肯定想不起我。”

    原来是这样,杨一民想了想,这个女生似乎去年高一的学生,因为当年石门的学生很少,他曾到车站接过学生,对这个学生还是有点印象的,他问,“你是不是高二八班的,姓冯吧。”

    “杨老师,你,你不是神人吧,居然记得我。”那位女生兴奋起来。

    “大概记得吧,因为我当时接站时接过你,你很不错的。”杨一民边猜边说。

    “对,杨老师,我太高兴了。”

    杨一民还想到学生家里,刘小燕说道:“杨校长,太远了,大家都来了,我们给你指一指就行了。”

    站在这个位置,向山上看去,散落着一些房屋,学生们开始介绍着自己的家的位置,杨一民一一做了记录,因为有些学生他喊不出来名字,所以边问也就逐渐将学生姓名、家庭情况问了出来。

    连一中的女生,这个村有八个学生在石门中学读书,其中有初三有四个人,重点班只有刘海燕一个人,而普通班却有三个。

    其实杨一民很想和这些学生的家长见个面,但如果自己这样走,两天也走不完一个村,只得作罢,他说道:“其实我和大家见面可以在学校,来看看大家的家,来认认路,来与你们的父母聊聊天才是最重要的,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

    刘小燕看了看时间,说道:“杨校长,回家去吧,我婆婆肯定已把饭煮好了。”

    杨一民对学生说道:“好,大家也回去吃饭吧。”

    回到刘小燕家,刘小燕将热好的水给杨一民端出来,杨一民拿出带上的毛巾洗了脸,刘小燕脸红着说道:“杨校长,只能喝白水了。”

    “刘小燕,你不用客气。”

    杨一民坐下来和刘小燕聊起了学习,刘小燕已深受鼓舞,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

    十多分钟过去了,刘小燕的婆婆和爷爷出来对杨一民说道:“杨校长,请进来吃饭了。”

    杨一民坐下,吃了一惊,桌上竟然上了两盘肉,桌上放着两个酒杯,刘小燕的爷爷说道:“杨校长,你是我家的贵客啊,农村家里没啥吃的,这两盘肉,一盘是腊肉,还有一盘是山上的野兔肉,酒也是散酒,确实不好意思。”

    “您老人家太客气了,我来家访,原来打算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况,你这样弄,我在想,刘小燕的生活还不错嘛,这就不行了,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困难我也一样经历过,比这还苦呢。”

【186】家访(二)

    两人刚喝了一杯酒,突然外面传来脚步声,刘小燕跑出去,站在门口半天没反应过来,杨一民估计与自己有关,马上下桌走了出去。

    外面来了很多人,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父母来了,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人有些手上端着菜,有的人手里拿着酒,基本上是自带吃的东西过来了。

    大家一看杨一民,都抢着招呼,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大声喊道:“刘老伯,把你家的大桌子搬出来,我们一起喝酒。”

    学生跑得最快,不一会就将刘家大大小小的桌子搬了出来,菜很快就放满了桌面,盛酒的东西也多种多样,有碗有杯子。

    杨一动地一一问哪位在哪个学生的父母,一一对应之后,杨一民说道:“今天我真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这样吧,这个日子太值得纪念了,我照几张相。”

    相互轮换,杨一民用带的相机照了相,学生们又要杨一民和他们的家里人单独合影,杨一民都一一满足。

    看着房前不大的平地一大二小三张桌子,有老有小,有男有女,除了学生,有的是学生的父母有的是学生的爷爷婆婆,虽然吃的东西不是有多好,酒喝起来一点也不好喝,而且杨一民喝了至少四五种酒,但他却有种从未有过的高兴。

    因为大家是发自内心的对他的尊敬,他一个人被这么多人真诚地拥为他们的希望。

    刚才大声喊搬桌子的男人是一中那个女生的父亲,他端起酒对杨一民说道:“杨校长,我女儿早就说你来石门了,但我们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们啊,你在一中、在石门都了不起,现在我们村的人都说,现在的石门中学不一样了,只要努力学生们就有希望了。”

    杨一民点点头:“冯大哥,谢谢你们的信任。”他有点激动,提高了声音“各位,谢谢大家的信任,石门中学肯定会有希望的,大家只要支持孩子们,让他们努力学习,他们一定会有出息的。”

    对于初三的学生,刘小燕的情况杨一民早就和她爷爷交流了意见,就是好好学习,考重点高中,另外三个普通班的学生,杨一民了解了后,对他们的家里人建议去县职中各自读相应的专业。

    杨一民把徐曼丽的电话给他们家长,让他们和徐曼丽联系,并说这位老师是自己很好的朋友,一定会帮他们照顾学生的。

    吃过午饭,杨一民得马上赶路,他的第二个地点离这里还有三十多公里,他得通过到公路上去赶车,再找车,估计才能在天黑之前赶到。

    杨一民和大家告辞,中年男子说道:“杨校长,你等一下,我叫人用摩托车送你到公路,我喝了酒,不敢送你。”

    杨一民想想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也没推辞,和大家一一告别后坐上小伙子的摩托车离开。到了公路上,杨一民掏出钱要给那人,小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