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自己的女儿想,对郑荣都非常关心,自然,郑荣对史家这边,也生出了跟对自己父母一般的感情。
   
    如今史家跟郑家成了亲家,史鸿自然也有理由上门拜访。郑家虽说没多少实权,但是礼部这种地方,科举素来都是礼部负责的,郑学俭曾经做过学政,在礼部的时候,虽说不曾做过主考,也做过副主考,因此,在清流中还算有点名望。郑学俭当年乃是一科的榜眼,他的学问可想而知,这么多年做的也是相关的官职,自然没有放下,因此,如今学问已经颇为精深,史鸿便经常前去请教。
   
    文人多半有些好为人师的毛病,郑学俭虽说也没多少时间指点史鸿,毕竟,他两个儿子,一个要考进士,一个也要考举人,都需要他帮着指点,还有郑荣这个侄子,作为长房嫡长子,继承族长之位的人,自然也得照应着,不过,他对史鸿还算尽心。史鸿不是什么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因此,根基很是不错,以前在格律上显得有些死板,但是在国子监这么多年,也差不多练出来了,八股文什么的,对他也没有太大的难度,欠缺的不过是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这日郑学俭点评了史鸿写好的一篇八股之后,笑道:“说起来,你制艺的方式,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来!”

    史鸿有些好奇:“不知叔父说的是?”

    郑学俭脸上露出了一些怀念来:“你也应该知道的,算起来,跟你们家也有些亲戚关系,就是如今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

    
    这世界可真小,史鸿在心里暗自吐糟,一边听郑学俭说道:“林如海算得上是少年成名!那会儿,林家那位老大人还在吏部任侍郎,**当年与你一样,在顺天府参加了童生试,一举夺得小三元,进国子监的时候,也不过十岁出头一点儿。那会儿,我已经是举人,因为第一次参加会试落第,便留在国子监念书!本来国子监的人都想着他能够做开国以来年纪最小的举人乃至进士,对他颇具期望,不过,那年长安出现了时疫,林老大人不幸染病,在任上便故去了。林如海不得不带着寡母还有家人一起,扶灵回乡守孝,好几年之后,才在金陵考中了举人,然后再次回到了长安!他的文章,与你风格颇有些相似之处,无论是用典,还是遣词造句,都有七八分相似,若非他已经外放了近十年,我都要怀疑,你是他的学生了!”

    
    史鸿呆了呆,真是这个样子?不过可能性也很大,国子监那边,因为李约的关系,他们弄到了不少以往国子监的学生,还有从乡试到会试,名次靠前之人的范文,甚至还有翰林院那些庶吉士平常考试时的文章,里面应该就有不少是林如海的,要知道,林如海当年在国子监和翰林院都待了挺长时间的,只是史鸿拿到的都是抄录过的,自然很少有名字,一些印象比较深刻,合乎他的口味的文章,自然对他的行文习惯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叔父与我家表姑夫有些交情?”史鸿试探着问道。

    
    郑学俭点了点头,说道:“林家与郑家都是世家,前朝的时候,两家也曾有过联姻,只是不是林如海这一支而已,如海当年考中探花,又在圣前对奏得宜,颇得圣心,我那会儿却是不如他的!不过,后来同朝为官,也曾一起共事过,这才有了些交情。只是等到如海外放之后,联系就少了!说起来,如海简在圣心,多年来主持江南盐政,想必这一任结束之后,也该回京任职了!”

    
    也不知道是郑学俭**敏感性差,还是他当史鸿是小孩,不过,在史鸿看来,第二点居多一些,真要是第一点的话,郑学俭也坐不到现在的位置上,礼部这种地方,也是很考验官员对于圣心的把握的。根据史鼎的说法,林如海如今简直就是如坐针毡,说是四面楚歌也不为过,江南那边的情况,实在是险恶得很啊!

    
    史鸿回家之后,跟史鼎说起今天郑学俭说过的话,史鼎一怔,忽然抚掌笑道:“咱们家那位表妹夫,看起来如今快要撑不住了啊!不过,这种事情,怎么宁可跟郑家说,不直接与我家说呢?”

    
    “父亲是说,郑家叔父是故意提起表姑夫的?”史鸿这会儿也反应过来,自己的文章或许真的与林如海有些相似,不过,按照郑学俭的说法,两人都快十年没怎么联系了,他哪来这么好的记忆力啊!看样子,还是林如海那边已经有些扛不住压力,又不知道出于什么担忧,不好直接跟史家言明,却拐弯抹角地送了信给郑家,让郑家从中转圜,郑学俭也是老狐狸,不肯直接跟史鼎说,反而又拐了个弯,跟史鸿东拉西扯了一番,不过,他又怎么确定,史鸿一定会如实跟史鼎说了呢?

    
    “行啦,这事鸿儿你就别多管了!”史鼎想了想,说道,“此事为父自有主意,你尽管安心念书就是!”他琢磨了一下,决定回头找个由头,问一问郑学俭详情如何,林如海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是需要史家发动自家在江南的影响力,给他帮忙呢,还是想要提前回京呢?最关键的是,林如海如今是不是在别的上面有些什么危险!史鼎让史鸿先退下,想了很久,又找来了自己身边的幕僚,这一天,书房里的灯一直亮到后半夜——

    作者有话要说:想到明天又要星期一,要上班,就有些暴躁!

第46章

    林如海确实遇到了麻烦;还不是一般的麻烦。
    
    盐政上面牵扯到的人实在太多了,从上到下;不知道有多少人从这里面拿了银子;自愿或者是**充当着盐政的保护伞;林如海要彻查盐政,这简直是夺人饭碗的事情。本朝官员俸禄说低不低,说高不高,但是;一般的官员若是没什么外快,纵然养得活一家老小,可是;还有各处的往来交际;哪样是能随意糊弄得了的;自然,这些不能从俸禄中来,这就需要那些商人下官的孝敬了。林如海想要收拾掉一批盐商,牵扯到的官员数目就是一个叫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其中不乏中枢的朝中大员,更让林如海头疼的是,江南一带,豪商大族林立,他们在朝中都颇有关系,如今林如海几乎是寸步难行。
  
    林如海如今是不得不求援了,他掀开了行内一直捂着的盖子,那边已经商量好要对付他了,私底下对付其实没什么,圣上既然让林如海动手,林如海身边自然跟着几个圣上的人,一是保护,二也是监视。可是,那些盐商也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如今干脆想着从官面上对付林如海了,以他们的能耐,捏造几个林如海收受贿赂,私卖盐引,甚至是更要命的罪名,将污水全泼在林如海身上,那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朝堂中发力,圣上跟林如海原本也没多少交情,如今也就是将林如海当做马前卒子,冲锋陷阵而已,林如海算不上怕死,但是,他不能背负着污名去死,那样的话,林家就全完了。毕竟,林家只有林黛玉一个血脉,林如海若是冤死,林黛玉一介女流,到时候,只怕会沦为官奴,贾家那边固然能让她衣食无忧,可是绝无可能帮忙奔走,将来连个伸冤的机会都没有。林如海如何能够甘心,他此生再无可能有子嗣存在,林黛玉就是他的命根子,为了林黛玉的安全,他甚至狠下心来,数年父女见不到一面,他怎么能让独女一生受苦。

    林如海不敢耽搁时间,便决定写信求援,贾家是没什么好指望的,不说什么情分不情分的事情,贾家论起实权,还不如一个七品县令呢!就算有心也无力啊,何况人家还未必有这个心呢!

    要找位高权重,在中枢说得上话的,自然,林如海很快想到了史家,其实也就是史鼎这一房,他跟忠靖侯府打交道也有一阵子了,一开始不过是照应着史家的生意,后来,史鼎也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让林如海在扬州有些便利之处。但是,一来,林如海对史鼎愿不愿意插手此事,暂时不清楚,二来,史鼎身在内阁,身边定是也有密探之类的人物,他不能在圣上的人面前表明,自己跟史鼎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惹人忌讳。因此,林如海直接修书给了自己在长安的一干同年旧友,写给郑学俭的时候,想到郑家与史家已经结亲,便在信中隐晦地请郑学俭从中牵线,郑学俭也是聪明人,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正巧史鸿休沐到来,他便东拉西扯了一番,扯到了林如海身上,让史鸿回去跟史鼎说,史鼎只要发现了朝中的不对头,自然会想到,林如海遇到麻烦了。

    保住林如海,这也是圣上需要看到的,圣上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