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游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大人道:“是啊,那钟进财之流,不就是败在不可一世上吗。”
诸事完毕,周大人便率玉雷、玉霜和郑仲达出发了。众人一直送到东关渡口方才告辞。古羽拉着红香便随田秀才从东门而入,沿着那天来周府的方向,原路回家。
此时天已近黄昏。看着一缕残阳照到被打得残破的东城墙,想着那日刚来扬州时,此地是何等繁华,古羽感慨良多。那些把人生当游戏的人,不过是些愚蠢的俗人而已。他们虽有较之旁人先天的优势,可除了破坏,他们又做了什么呢?他们来这游戏里走了一趟,貌似轰轰烈烈、战乱四起,可他们也不过只是几个匆匆的过客,到头来什么也没留下,就如一抹浮云,风一吹就散尽了。不自觉的,前两天田秀才让自己背的《中庸》章句竟一句一句浮现了出来:“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个“诚”字,不就是用真实的情感去面对本应真实的人生吗?

(第一卷 完)

第二卷 乱起中原

第一章 耕读

听儿子讲完这几天的遭遇,古氏夫妇不由得捏了一把汗。对红香这个古羽认定的未来媳妇,他们也是打心底里喜欢。一来这女孩儿救了儿子的命,二来农村人家就喜欢纯朴善良的女孩,红香的条件是完全符合的。古家这段日子生活逐渐稳定,再不似去年逃难时的无所依附,多养活一个童养媳也就不算困难。于是红香就正式成为了古家的一员。
生活恢复如常,几个小伙伴也在迅速成长。自从赵木头那次做的东西减轻了周玉雷的嫌疑,赵木匠也就不再反对儿子做木工活,赵木头的才能终于得到发挥。
古羽又把他从赵迪那儿拿来的《梯云纵》给了曾猴子,这小家伙本就喜欢爬上爬下,练起这门轻功还真是得心应手。古羽就对他道:“任何的技能都逃不过‘专一’二字,以后你只要能专注于轻功一道,必然会有大成。”
苏儿依旧是孩子群中最受瞩目的,但大家又多了两样新的爱好,那就是听红香唱歌、吃红香烧的菜。古云加已经提前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未来的儿媳妇。
在红香和这些小伙伴们的带动下,古羽孤独的性格终于有所改善,他也终于得到了他所盼望的儿时之乐,在这槐沙村生活,让他感到惬意非常。
自从扬州回来,他就打定主意苦读圣贤之书。在真实世界中的他,打小便接受西式的教育,并在现代科学的道路上一路攀登。他有着超乎常人的逻辑思维、几何观念和实证精神。可他并不清楚,没有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解释,古代世界生活在华夏土地上的中国智者,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他很想知道,那些来自真实世界中的人们,在接受了曾经打败他们祖先的西方人的知识教育之后,再回到这个他们祖先生活的年代,竟会如此不堪一击。那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古羽深信,只有先将不懂的东西都学到了手,他才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庆幸的是,他现在有着小孩子的硬件和成年人的软件,学起东西来自然是事半功倍。加之田秀才的悉心栽培,他在中国传统学问上迅速地成长着。
夏去冬来。忽一日,田秀才突然宣布,他要离开槐沙村了。无锡的旧东林书院被一些乡绅巨贾重新翻修,即将开馆收徒,便延请田秀才去做山长。
临走前,田秀才嘱咐诸位学生道:“大家与我也算师徒一场,希望你们以后都能成为忧国忧民的仁德之士。”
说罢,他又把古羽叫到书斋内,说道:“为师虽然走了,但无锡本也不远,随时可书信往来,你也可经常到无锡去小住。日后读书中若有不解处,亦可去请教陶先生。这座书斋便留与你,此中书籍若能通读一遍,日后必有所成。读书之事,勤则进,惰则退,以后要好自为之。”
古羽拱手道:“谨遵师命。学生还有一事不大明白,要请教老师。”“你说。”“老师这七位学生中,只收了我做正式的弟子,为什么老师并不愿意教其他同学更多东西呢?”
田秀才捻了捻胡须道:“你可知‘师道’二字,当作何解吗?”古羽道:“所谓‘师道’,莫过于韩昌黎的‘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田秀才道:“不错,正是这六个字。然师道之不存有年矣。当今之世,可称之为师者,已然很少了。”古羽道:“请老师指点,何人可称为‘师’?”
田秀才呷了口茶,道:“所谓传道,何谓之‘道’呢?上古之时,人类蒙昧未开,不知有‘道’。有圣人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方得窥天地之道,于是传之后人。此道自三皇五帝代代相传,得此道者皆可称圣人。上有尧舜禹汤,下有文武周公,知此道者不过数人而已。直至先师孔仲尼出,将此‘道’传至民间,从此天下皆知有‘道’耳。故此,为人师者,首要之务便是传道,其实质正是代圣人传‘道’于常人,使其能立于天地之间。
“至于授业,何以为业?世人皆以科举中第为业,授业即是授人中科举之术,其缪远矣!读书之人,莫不以耕读传家为大乐,何须贩售知识于帝王之家。就以你们这七人为例。彦格好斗,立志从军,庆驰好侠,立志习武,宏儿天性难受羁绊,赵力则有一手木工活,岂可强求人人皆从文中第呢?至于解惑,同样是术业中所得之疑问,乃吾所不能教的。”
古羽点头道:“学生领教了。”这一席话,也成了他此后将用一生去践行的箴言。
次日田秀才一家便迁往无锡去了。
又几日,牛盼春从嘉兴寄来一封书信,上书:“贤弟见信好。据说你小子撒了个大谎,把全扬州的人都骗了?真佩服,你居然能编出这么个谎话,连五毒教都想到了,你就不怕五毒教报复你?你这谎撒得我现在到哪儿都找不到玩家了,估计大家都躲起来不敢相认。还是说正事吧,苏州燕子坞我去过了,桔子吃了不少,漫山都是,却不见茶花。当地人也并不知道很早以前这里还有过一个慕容家。我本想查访一下有没有留下些遗迹的,无奈太湖太大,只好无功而返。不过走运的是,我在嘉兴发现了江南七怪的后代,这里还有一个七怪山庄,保留着江南七怪的武功。你的朋友想学武,来此地倒是不错的。就这样了,我打算过几天去京城转转,别给我回信。”
古羽收起信,忙去告诉一群小伙伴。
曾猴子最高兴了,拍手道:“据说嘉兴很好玩,而且嘉兴的肉粽比扬州的好吃多了,我去告诉爹爹我要去嘉兴学艺。”
小武却道:“可是那个什么江南七怪都没听说过,我觉得还不如上武当呢,武当才是天下大派。”
陶书生道:“这还不简单,猴子和苏儿姐姐去嘉兴,小武去武当,以后大家学有所成,还可以互相切磋。大将军和木头呢?”
孙彦格道:“我再过几年就可以去从军了,就在家待着啰。”
赵木头也道“我也是。爹爹说我们做木工最厉害的就是削一只燕子就能飞上天,那就是我的目标了。”
陶书生道:“嘿嘿,随便你们了。我听说博州有一个玄兵老人,深谙五行阵法、邵子易数,我打算开春后便去向他学这兵诡之道。”
孙彦格道:“正好,我们从此各奔东西,学成一身武艺,以后大家一起为国效力、纵横天下。”他说得豪气干云,引得众小孩都拍手叫好。
从此,古羽便在槐沙村中静心苦读。古家的生意也慢慢地兴旺起来,攒下了一些积蓄,便在村中置了几亩田地。古羽每日起一个大早,就到地里忙活半日,直到红香送来午饭,便与她一同去田秀才的书斋读书。这时红香便做些手上的活陪着古羽,古羽兴致上来时,也教红香读上几句,红香本就聪明异常,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如此春去秋来,堪堪便过了九年,羽、香二人都已一十七岁,早已学成了一身的学问。

第二章 神器

这一日,红香跑到地里,叫正在忙着收割的古羽道:“羽弟,九哥在家等你,赶紧回去一趟吧。”古羽忙擦擦脸上的汗珠,匆匆跑回古家酒肆。
来人是一对父子,这些年与古羽交往甚密,正是罗九洪与他九岁的儿子罗融。古羽见罗九洪来,忙拱手见礼道:“九哥,怎么想起来看小弟了?”罗九洪笑道:“贤弟这副打扮,当真是要以耕读传家了?”古羽道:“这几日秋收忙碌,也顾不得换一身行头,只好失礼了。”罗九洪转头对罗融道:“你这小子从小不习农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