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法源于华夏,又逐渐流传到汉文化圈的各个国家。华夏各个朝代书法变革,不断给东洋书法以全面深刻的影响。只是在东洋平安时代后期,东洋特有的假名书法才兴起,形成了与华夏书法不同的‘和祥’系统。但是,在我看来,和祥系统仍然是在华夏书法的基础上面稍作改变而已…………有些事情,可以说是借鉴,也可以说是抄袭,关键是看双方的关系。对不对?”
方炎看着藤野三郎,说道:“你要是时不时地讨好我,我也可以说你是借鉴。你要总是用这样冷嘲热讽的态度和我说话,我就会骂你们抄袭……………我是一个情感很脆弱的男人,刚才还被人打击过。所以,千万不要得罪我。”
“…………………”
方炎又咧开嘴巴笑了起来,说道:“你看,你昨天得罪了我,第一场茶道比赛就输了吧?活该。”
(未完待续)
第一卷 第七十九章 、我再也不说话了!
第七十九章、我再也不说话了!
经过方炎和藤野三郎漫长并不友好的商议,终于定下了书法比赛的大致章程。
第一、语言不限。
第二、内容不限。
第三、书体不限。
是的,你可以临写一个诗词长篇,也可以单独写一个字。只要是你最拿手最擅长的,都可以做为参赛作品。
书法有其特性,有些人所写的每一个字都非常的漂亮,而有些人数十年只习一字,那一个字却风生水起尽得精髓。
难道说,那一字书法家就不是书法家了吗?显然不是。
今日只比书法,只重书法。所以,长篇是书法,短篇是书法。一句话是书法,一个字也是书法。
武仁中学那边派出来的是一个叫做上野大雄的男生,五短身材,面相敦厚。看起来比其它的学生要更加成熟一些,上唇留着一撮和高中生形象极不符合的小胡子。
方炎特别的留意过这个男生的手,他的手一直双手交叠着握在一起,很少挪动过。
稳!
手稳,字也稳。
稳是写出一幅好字的基础。
不管你追求的是结构,还是追求的是意趣。稳字当先,精气神才不会散掉。
朱雀中学这边派出来的代表却不是黄浩然,而是一个叫做肖品青的高瘦男生。男生一米七几的个头,但是身上却没长几两肉,穿上衣服里面空荡荡的,假如不穿衣服的话一定像极了当年极其红火的《传奇》游戏里面的一个人物角色……………骷髅精灵。
看到站在书桌前的两名参赛选手,不少人当即就笑了起来。
“这两人的长相还真是有特色…………”
“这不是现实版的哼哈二将嘛。”
“要是把他们俩身上的肉匀一匀,都可以算得上是美男子……………”
…………………
方炎也发现了这一状况,心想,以前看的影视作品当中,那些字写的漂亮的人也长的好看。竹林里,梅树下,或者冰天雪地时的阁楼里,一身白衣的英俊男子站在石案前,此时琵琶声响,男子挥毫染墨,笔若游龙。
琵琶声急,男子的速度加快。琵琶声歇,男子也恰好抬腕收尾。
环境幽雅、意境脱俗、琵琶点缀。再加上这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女人看到了目眩神迷巴不得以身相许,就是男人看到了也恨不得冲上去捅他两刀骂一声小子让你装逼。
可是,以方炎的所见所闻,现实当中搞艺术的大部份都不修边幅。就算有些长相不俗的,因为一身染着墨迹的衣服或者那长时间没有打理的头发胡须而分数大减。
方炎觉得自己应该除外,可惜他没资格上场参加这场书法比赛。
当然,学生群体倒还稍微好一些。虽然上野大雄和肖品青的长相都很有特点,但是,穿着校服的他们显得非常的干净整洁。
书法评比,裁判仍然是由陆朝歌、松岛纪和段佑军三人担任。
段佑军轻轻敲击手里的木鱼,出声喝道:“开始。”
说了开始,上野大雄和肖品青却都没有开始写字。
他们都在磨墨,磨墨的同时眼神都在打量面前的白纸,好象这白纸上面暗藏着什么玄机宝藏似的。
上野大雄率先提笔蘸墨,用笔尖在纸上写道:吞宝剑弃名弓,只观得这一阵清风。
因为上野大雄写的是东洋字,方炎没办法认清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是,从字的架构上面可以看出来,他使用的是东洋有名的和祥体。也就是方炎所说的东洋自创一派的书体。
笔法飘逸,疏密得当。字体连成一线,就像是一朵绽放在白纸上的黑色风景画。
“可登堂入室。”方炎在心里想道。即使对方是武仁考察团的学生,即便此人是自己此时的对手,方炎仍然愿意给对方这么高的评价。
肖品青还在磨墨,就像这墨石没办法化开一般。
砰!
砰!
砰!
…………………
段佑军轻轻地敲击着手里的木鱼。当木鱼发出六十响后,本次的比赛时间就结束了。
刚刚开始大家还能沉得住气,但是当木鱼敲出三十几下,上野大雄已经率先交字之后,肖品青还没有任何动静,九班的学生们就有些着急了。
他们看向肖品青的眼神充满了焦虑,但是,担心打扰到肖品青的构思,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出声说话催促肖品青动作快一些。
当木鱼四十六响时,肖品青终于提笔蘸墨。
孝!
他在面前的白纸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孝’字,也仅此一字。
他把毛笔搁在墨盒里,额头大汗淋漓,好像刚刚才跑了三千米一般。
他用的是魏碑,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又不失刻板。
“好。好。好。”方炎连叫三声好字。
方炎本身也学字,不客气的讲,今日清风茶楼,论书法他当第一。
也正是因为他学字,研究字,所以才更能体会到这个‘孝’字的可贵和精彩之处。
这和师生关系无关,这和民族大义无关,只关系爱字者的个人情怀和对艺术追求的极度喜好。
就如女人看到漂亮的衣就如男人看到法拉利就如吃货看到满汉全席,当一个人在自己最喜爱的领域看到了难以想象的东西,都会像方炎这般由衷的赞叹出声。
要知道,魏碑主要是用在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等领域。而肖品青的祖祖辈辈就是为人打磨墓碑为生。
肖品青的家里什么不多,就是石头多。从很小的时候起,他的爷爷他的父亲他的哥哥就在他的眼前将一块块大石打磨成方方正正或者拱型的石板,然后按照主家提供的名单在墓碑上面题记孝子孝孙孝婿孝侄等人的名字。
或者是长期熏陶,或许是家族遗传,肖品青很小的时候就对这些大石头感兴趣。在他刚刚学会写字的时候,他的爷爷就丢给他一把小锺子和一个小锥子,让他在石头上把自己会写的字敲打出来。
因为自小打磨石头的缘故,肖品青的手非常的稳。这也同样养成了他做事一丝不拘,写字一笔一划的性格。
长年累月的练习下来,他的一手魏碑脱俗取神,远近闻名。
刚刚开始的时候,客人来点名让他的爷爷肖长发刻字。后来,客人让他的父亲肖得水刻字。再后来,客人只让肖品青刻字。只要肖品青刻字,客人愿意出双倍的价钱。
方炎第一次发现肖品青的特长,就在那一次他让学生们仿照《再别康桥》写一首诗交给他的时候。肖品青的诗不值一提,但是他的字却让方炎有种瞬间惊艳的感觉。
他从来没有想到,在学生当中竟然能够找出写字写的这么漂亮的人物。
他当即让黄浩然把肖品青找出来,拉着他在校园的林荫小道走了十几分钟。他像是个狂热粉丝一样各种询问打听,终于了解到了肖品青成功的特殊原因。
方炎鼓励肖品青再接再厉,多找一些碑帖来研究揣摩,但是切忌模仿。因为肖品青的字现在独具其神,如果他一味的去学习别人的优势,却有可能丢掉自己的精华。
他之所以让肖品青去研究碑帖的原因是,希望能够拓展他的视野,让他对自己的字体有一个更加深刻成熟的认识。
肖品青连连称是,对方炎的认可称赞极是受用。
后来他多次向方炎请教书法上面的知识,方炎也知无不言,甚至还去外公家取了《元怀墓志》的仿迹版借给肖品青欣赏。
这个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