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格固打不过,领数千军队逃到北突厥汗国“极西之地”,等到长孙无忌等招降各部,阿史那格固眼见各地纷纷背弃阿史那咄苾,知道大势已去,也投书长孙无忌表示归顺,是以在战后给予了“优待”。

    南部,今哈萨克斯坦北部和俄哈边境的希姆河流域,北至今库尔干,东南至今科克舍套,西南至今库斯塔奈的三角地带,以今彼得罗巴甫尔为中心,是“西薛延陀顺佳可汗”夷男的领地,部众约九万。算是他“弃暗投明”的补偿。

    东部,分给执失思力,封其“顺恩可汗”,领十八万部众,设汗帐于今巴尔瑙尔西南。我素知执失思力是突厥人中的勇将,并且根据史书记载,在劼利可汗败亡后归唐,被李世民封作大将军,屡立战功,对中原王朝还是忠诚的。分他做可汗,暗中有牵制夷男和阿史那欲谷之意(根据史书记载,这阿史那欲谷也不是盏省油的灯)。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一带,包括三万北突厥部众,分给齐国公长孙无忌;新库兹涅斯克、克麦罗沃一带,包括三万两千北突厥部众,分给英国公徐世绩。这两处以北,已经是结骨的领地。此后,长孙无忌和徐世绩先后由中原移民近十万到自己的封地。

    还有差不多二十万北突厥部众,则被分给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欲谷、葛禄逻和铁勒等部,作为“战利品”。

    至此,西突厥、北突厥,近万里山河,数百万百姓,尽归中华,只有一个阿史那薄布,偏居一隅,苟延残喘。

    阿史那咄苾和阿史那热布被押送到东都后,都受到“优待”,阿史那咄苾封“归命郡公”,阿史那热布封“效命侯”,“各赐宅邸、侍从”。第二年,也就是大业三十年(公元六三四年),忧愤成疾的阿史那咄苾病故于东都,朝廷“恩准于安根河(今蒙古国图勒河)畔以可汗之礼建陵”,也算是让他魂归故里了。至于阿史那热布,倒是在东都安然居住了十余年,而后迁居西都长安,在汉地生活了将近五十年之久,年逾七旬方才故去。

    肆叶护可汗阿史那郅利,“以可汗之礼,葬于碎叶河”,“西突厥遗民尚有心向阿史那氏者,由是皆感泣”。

    而这场开拓西域的战争,大隋实际投入兵力,不足三万,依靠西域、漠北各部,便大功告成,可以说是做了笔很合算的买卖。

    对于昭武诸国、拔汗那等,虽然“归入版图”,但未置兵镇、屯卫,中原移民也只是安置到李靖等“三国公”封地。但是,根据与诸部的协议,诸部“奉中华为正朔,以中华皇帝为‘天可汗’,每岁朝贡……诸部军马,‘天可汗’但有征召,当须应命……与中原互通有无,平等贸易……有商旅过境,需保其人货安宁,中原客商,尤须优待……中原货物入境过境,皆不得征税赋(作为回报,朝廷对他们运输内地的货物也免征过境税收,毕竟是国内贸易了嘛,但是商品销售,还是要征税的,他国货物借道也要征税,朝廷而今是“以农立国,以工强国,以商富国”,对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故而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最怕税收流失)……朝廷官使过境,不得滋扰生事,而各部亦应供应周全……朝廷驿马通讯,各部须当帮护周全……各部当各安其境,守望相助,不可彼此相侵……”

    大业二十九年(公元六三三年)十月初一,朝廷颁旨,在归附各部推行《授姓令》、《授官诏》。

    《授官诏》,即给予“可汗”、“都督”以下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授予“官职”:万户,实际领三五千户间者,正、从四品;千户,实际领五百至八百户间,正、从五品;百户,实领七十至一百二十户间,正、从六品;野帅,实领二三十户,正、从七品。

第二百二十二章  思粘之乱
    而《授姓令》,则是给七品以上的少数民族首领“授姓”,其实却是试图推行汉化的一个措施:

    原有汉姓者,如高氏(高句丽)、金氏(新罗),“留其姓”;百济扶余氏,授余(王族嫡支)、傅(王族庶支)两姓;三国贵族,分授李、韩、朴、张等十姓;

    倭国,授金(王族)、宇文、大野、独孤、中山等十姓,既有汉姓,也有鲜卑姓;

    突厥,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阿史那大奈三族赐国姓“杨”,其余阿史那诸可汗,原属东突厥系者授史姓,西突厥系者授那姓,其余突厥首领,分赐施(突骑施)、葛(葛禄逻)、糜(处密)、岳(处月)、智(执失思力)、毕(弩失毕)等十姓;

    铁勒,契苾何力授戚姓,上薛延陀授薛姓,下薛延陀授拓姓,西薛延陀(夷男)授严姓,其余童(同仆)、何(回纥)、胡(也是回纥,因为回纥是大部,被分作数部)等,共十六姓;

    靺鞨、黑水,达氏赐杨姓(表彰其首先内附),拉氏改兰姓,其余分授李、张、孙、铁、莫等九姓;契丹、奚、霫等赐李、韦等九姓;室韦“本与鲜卑同源”,授贺拔、独孤、拓跋等三鲜卑姓;

    高昌麴氏本为汉姓,焉耆王族授龙姓,龟兹王族授白姓,疏勒王族授裴姓,于阗王族授尉迟姓;

    拔汗那二王分赐齐(齐丹一系)、廖(阿了生一系)两姓;昭武诸国王族分授康、石、安、米、曹、何等九姓;

    结骨汗国,以李姓称之(他们,不是自称李陵后人吗)……

    不过,以上的“授姓”之举,只是针对那些少数民族的贵族,暂时不涉及一般的牧民百姓,各部首领在自己的部民中也往往仍然使用本姓,只是在与朝廷诸如正式公文一类的交往中,才使用汉姓。为了方便,我在后文中仍然使用原姓氏。

    也有平民被强制改姓的例子,就是在李靖、徐世绩、长孙无忌的封地,“遗民皆令其从主姓”。

    如果在少数民族中全面推行“改汉姓”,可能会遭遇到巨大的阻力,但是将“授姓”局限在贵族官员的范围,不仅可以吧阻力降低,更是要让“授姓”成为一种“恩遇”,成为一种身份尊贵的象征,从而可以潜移默化地,逐渐使一般的部民也以能够取得“授姓为荣”,所以《授姓令》最后还特地添了一条:部曲(即一般部民甚至包括奴隶)有功者,贵官(即贵族)可以本姓(即朝廷授予贵族的姓氏)授之,以示恩遇。

    就在西域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东北的消息,终于还是在大业二十九年(公元六三三年)的六月传到了东都。

    我很快做出部署:归勇可汗阿史那大奈领本部突厥军两万,就近支援黑水、靺鞨两都护;大将军程知节为主将,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副将,领三万禁军出征。

    然而程知节和尉迟敬德的兵马才走到恒山郡(今河北石家庄一带),东北的捷报就到了:南黑水都督思粘兵败被擒。而此时,阿史那大奈(汉名杨大奈)也刚刚召集好部属,半途就接到了朝廷回军的诏令。

    原来,那思粘吞并了越喜部,又屡败黑水都护将军王乾,气焰愈加嚣张,兵犯北黑水,把北黑水都督力塔也逼进了黑水镇,又进攻隋的屯卫,迫使部分屯垦移民不得不逃到各处兵镇寻求庇护。

    思粘愈发肆无忌惮,先是逼迫弱小的小思慕部与自己“结盟”,奉自己为盟主,又欺负更弱小的小莫耶部,强迫女伯爵嫁给自己。然后,自以为羽翼已丰的思粘兴兵南犯属于靺鞨都护的湄沱部。

    思粘的倒行逆施,激起了靺鞨、黑水诸部的不满,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些都督们再次请求都护将军府出兵平叛。

    六月底,苏定方调集所部五千精兵,召集铁力、莫吉、安东、湄沱、虞娄五部共两万人马“誓师讨贼”。七月初六,先锋薛仁贵即率夷汉联军八千进入越喜部属地,思粘急忙命弟弟洛坤守后方,自己率领拼凑起的三万人马南下。

    然而,苏定方却并不想真的与思粘硬拼,兵法有云,上兵伐谋。

    汉族将领,素来讲求“伐谋”。

    这几个月,苏定方静观其变的同时,也并不是一点事情也没有做。

    在思粘手下,苏定方已经秘密联络了一个重要人物。

    思粘留守后方的弟弟洛坤。

    苏定方开出的条件简单而有效:平叛后,赦洛坤等无罪,并请朝廷改立其为新都督。

    这已经足够有诱惑力了。

    很快,正在前线的思粘就得到了后院起火的消息,而他“新娶”的小莫耶部女伯爵,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