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护将军”,其他尚有“室韦都护将军”,各有任命,不再设置安东都护大将军。李密加封“魏国公”,拜“兵部左侍郎”(虚衔),授“从二品天雄军节度使”,受命“开拓雪域”,特许“其职许世袭,可自行任免所部文武官员,自筹兵员,辖地钱粮赋税自处,唯以臣礼年贡问可也”。

    什么意思?李密可以自己任命官员,自己征兵募粮,辖区内收的可以不交给中央,只需要每年以臣子的身份向朝廷问安,送点贡品就可以了。

    这意味着,李密实际上成为一个“独立王国”的“国王”,只需要成为“藩属”就可以了。

    节度使,一方军阀啊!

    这是因为,我要让李密“开拓”并且“节度”的地方,实在是太特殊了。

    请大家找到世界地图,看到亚洲,再找到亚洲东北部,找到一条山脉………外兴安岭,然后再往西走,找到一条大河………勒拿河。

    很广阔的地方吧?

    这便是“天雄军节度使”的地盘了。

    外兴安岭以南,是室韦人和黑水人,已经归顺了大隋。勒拿河以西,已经接近了结骨人的地盘,结骨和大隋关系还算不错。

    足有三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啊!只是,在当年,这里还是蛮荒中的蛮荒(直到二十一世纪也是地广人稀),让我们找到勘察加半岛,比朝鲜半岛还大的地方,在那时有多少人口?恐怕不会超过一个加强营。

    那么再看看“天雄军”吧。

    官军五百余人,这些全都是李密的亲信,铁杆,连同家眷,共计一千余口;

    被废为庶人的齐王杨暕及当初与其谋乱获罪者,连家眷约七百口,封杨暕“从四品节度副使”,“带罪图功”;

    被发配的林延和他的闽越人兄弟,也就一百来人,不过其中有些成了家………当然找的是突厥媳妇,大约近两百人,林延也被恩赏为“百夫长”,司马校尉;

    突厥千户阿史那高云的八百户,约三千余人,要说还得说阿史那利度不厚道,给侄子的都是最贫瘠的草场,阿史那高云是“主动报名”的,做了虎贲郎将;

    被看押在燕郡的拉勇的两千多新城靺鞨残军,不过拖家带口以后,也有将近四千人,拉勇受封千户,鹰扬郎将;

    其他还有从内地遣来的一批流犯和特赦的死囚………大多与去年的叛乱有关,连同愿意随行的家眷共两千余人,各地招募的“无业游民”六七百人,征募的契丹、奚、霫、黑水、靺鞨、室韦等东北少数民族和突厥人四千余人,高句丽“战俘”和虏获的百姓千余人……加在一起,足有一万八千来人,其中汉人(连同汉化的鲜卑人)约四千多,不到四分之一。

    人数不少,可是如果去掉老人、女人、孩子(虽然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不能随行),真正能够打仗的,也就大概七八千人。

    反正,他们是搬家而不是打仗的,我心里清楚,就那些武器落后又人数稀少的土著部落,根本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真正可怕的,是恶劣的环境。

    说到底,我对李密,还是有猜忌啊。

    李世民的谋略已经见效,高句丽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李密在辽西的作用,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李密还是愉快地上任了………独立为王的荣宠,不是谁都有机会的,何况李密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何等恶劣。

    并且朝廷对这批人还是做到尽量帮忙的………给了大批的牛马、大批的粮食、御寒的衣物、过得去的武器装备……室韦和黑水都护将军也受命为他们尽可能提供帮助。

    就从几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我对这支队伍还是寄予厚望的。

    刀剑被我命令不得使用铁护手,长矛也不能使用铁杆,一律改用坚硬的木材并且用麻质或皮毛缠裹………那里冬天的严寒,会使手粘在金属质的东西上。

    所有人都给发了一个“袋子”,里面是棉布并植有绒毛,外面是柔软防水的羊皮,这是供大家睡觉用的“睡袋”。

    不仅如此,我还让李密的二儿子继承了“蒲山郡公”的爵位,留在东都,他的大儿子当然是未来魏国公的继承人。

    在这里,我不想描述他们所遇的艰辛,不过八年以后,南起外兴安岭、东到白令海峡、西至勒拿河(甚至稍稍越过了勒拿河,达到了奥列尼奥可河东岸和维柳伊河中下游)、北抵北冰洋的广大地域,成为“天雄军节度使”的辖地。

    这么广大的地方有多少人口?出征的一万多人一路损失,不过也一路繁衍,八年后,还有一万六千人左右,其中八岁以内的孩童,倒有三四千,而收服的土著“一百余部,约一万九千三百口”,加上又陆续从内地迁去四五千人口,总共不过四万人口。

    李密在辖区设置了六个行政区,也就是六个较大的居民点………或者说城市,如果可以算的话………和邻近的一些小型居民点:

    天雄总督区,也就是李密自己直辖的(在今俄罗斯雅库茨克一带,辖上扬斯克山脉…阿尔丹河以西),由其长子任总督,这一区人口相对密集,有一万多,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天威总督区(今俄罗斯鄂霍茨克一带,辖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部及雅库特共和国部分),由李密的女婿管辖,人口约五千;天勇总督区(今俄罗斯马加丹一带,辖上扬斯克山脉与科雷马河之间),由节度副使杨暕管辖,人口约七千;天成总督区(今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彼德罗巴罗夫斯克一带,辖勘察加半岛),由拉勇管辖,人口约六千;天禧总督区(今俄罗斯楚科奇的阿纳德尔一带,辖科雷马河以东直至白令海峡),由阿史那高云管辖,人口约七千;天德总管区(这是人口最少,“城市”规模最小的一个行政区,只有一个居民点,不到一千人口,位于勒拿河入海口附近的季克西一带,事实上是其上游的天雄总督区的附庸,辖勒拿河下游今缅克里亚以下),由林延管辖。而在事实上,除了林延,其他各个“总督”也都形成了世袭相传的格局,因为原来的齐王妃和杨正道留在东都,杨暕又纳了一个突厥出身的侧室,生下几个孩子,遥远的东西伯利亚,又出现了杨家的一条血脉。

    之所以让李密“自治”,实在是那里距离帝国的核心太过遥远,以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我在东都洛阳是很难加以控制的。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张,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我其实是先让李密做一个“实验”。

    再说,以“天雄军”辖区的地广人稀,是不可能与中原分庭抗礼的,反而在客观上不得不依赖内地。而广袤的西伯利亚,虽然荒凉,但物产丰饶,资源丰富,而中原人口增长,人口压力越来越大,我才有了趁着那片土地“无主”,来个先下手为强的想法,为将来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第一百八十章  盘陀之战
    大业二十三年(公元六二七年)五月。

    遥远的葱岭。

    农田里,几百名移民和一些当地人正在劳作。虽是上午,骄阳已经挂在了天空之中,几个屯田校尉府的兵士,正在城墙上警戒。

    “伍长,这种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除了咱们,哪里有人看得上?”一个普通军士操着陇右口音。

    “你懂甚么?”伍长是个延安郡人,“可别小看这盘陀,那可是扼着商路咽喉呢!”

    丝绸之路过敦煌后,分作两路,一路经过鄯善、于阗,称为南路,另外一路出高昌,沿天山习性,为北路,南北两路之间,隔着大沙漠。原本南北两路,并无主次,但是商旅路上,难免会有盗匪,有些是中原人,但更多的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干些没本钱买卖,所以商队常自备武装自卫(因此柴绍当日才能征集上千商队武装协助守城),对付一些小毛贼还可以,大股则力有未逮,一些西突厥部落首领,干脆在自己的地盘设卡征收“过路费”,商队“民不与官斗”,自然无可奈何。但于阗归附之后,由河西至葱岭,皆为大隋的国土,隋军在收取盘陀之后,对由鄯善到盘陀的盗匪予以清剿,归降者纳入屯垦,不降者予以剿灭,一些盗匪团伙北窜,南路成为坦途,一下子繁荣起来。

    “这地方可是比我们陇右还荒,我可想早些回乡,娶个媳妇,生堆孩子。”那士兵说道,引起其他人的一阵哄笑。

    突然,站在高台上的一名士兵高声喊道:“北面有大队人马。”

    “哪里来的大队人马?”伍长诧异着说,登上高台,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