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人口一旦接近六千万,就会发生大动荡,此后人口减少,便出现所谓“复兴”,以我们称道的“贞观之治”,全国人口在贞观初年只有一千三百万,贞观末年也不过一千六百万,到百年后的“开元盛世”,也只有三千多万。此后因为南方得到开发,中国人口承载力才大大增加,达到一亿。直到玉米、番薯这些易种植的粮食作物引入,加上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才有了清末成为四万万人口的大国的可能。)

第一百五十六章 血染流求
    大业二十年(公元六二四年)五月,尚安阳公主杨兰儿于晋阳侯、河东道镇守使李世民。

    没法子,李世民的魅力,大概是太强了,贵妃的每一次相亲安排,兰儿就只一个反应………不去。

    不仅不去,还不思茶饭,大病一场。

    有了杨侑的“范例”,大概也增加了兰儿的坚持。这对姑侄,倒是“互相促进”。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贵妃终究是心软了,只有一个条件………公主过门,地位不能低于长孙氏。

    李家自然是满口答应。

    我心底苦笑………这个兰儿,到底还是从了李世民。

    历史上,杨广的小女儿,是在隋亡后,成为李渊第四子齐王元吉的妃子。

    齐王元吉的人品,不说也罢。

    据说就在当齐王妃子的时候,她和李世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齐王元吉设宴,欲毒害秦王李世民,幸好杨妃示警,李世民保住性命。

    后来便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建成、元吉所有儿子,全数被杀。

    再接下来,是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数月后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也许是“感恩图报”,或者其他什么理由,将杨氏纳入后宫,封为皇妃,杨氏此后,为李世民生下了两个儿子,其中之一,就是唐太宗称誉“英果类我”的吴王李恪。

    天意如此吧!也许兰儿现在的这种结局,要比我上面所述,还是要好很多。

    有了这层关系,对拉拢李世民乃至李家,也许还是有好处的。

    罢罢罢,女大不中留,随她去吧。

    扯了这么许多,想来大家也烦了,咱们还是回头,扯点大家感兴趣的………流求。

    张镇周在澎湖等了半个来月,带的粮食吃了一多半,还不见闽越族的援军,只好先回了厦门镇。

    也难怪褚遂良,他已经很快了,接到张镇周的心,才不过六七天,他就已经征集了一千闽越人的军队,可是要把这么些人整编,再从闽县开到厦门,时间就进了六月。

    六月出不了海了………台风。

    不要说出海,就是停在港里的船,也有被吹沉吹跑的。

    就这样,一直拖到八月底,瞅着一个空当,三千厦门镇水陆军、一千闽越军,还有六十多条战船“浩浩荡荡”地向流求开拔了。

    这批人中,有病愈归队的薛仁贵,现在已经是实实在在的鹰扬校尉了和其他几百个部下。

    当然,搭顺风船的还有“澎湖巡检司”的二十六个人,他们会中途下船。

    这一回,隋军在离林那他们上次登陆地点不远的地方靠了岸。

    有上回的水手跟着,这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在海上的几天,薛仁贵一直在想,已经好几个月了,也不知道林那怎么样了。

    登了岸,隋军就发现在不远山丘上的一个“山寨”。

    薛仁贵记的很清楚,上次那里就是一个荒山坡。

    那个“山寨”,是林那带着他的八百闽越子弟兵建起来的。

    这几个月,林那一直在和土人打仗。

    当然,林那并没有“开发流求”的“崇高使命”,他只有一个目的………生存。

    起先,林那还想着薛仁贵会很快回来,可是没有多久,留下的食物就消耗殆尽了。林那只好派手下人出去“打猎”,弄些食物回来。

    可是有些士兵天黑了却没有回来。第二天,林那集结起人搜索,在丛林里找到了十几具尸体,全都没有了头颅。

    很快,在临近的,也就是当初登陆时遇到的第一个土人部落的村子里,林那和他的部下们见到了这些头颅。

    大队的隋军,土人不敢骚扰,可是当遇到寻找食物的三三两两的闽越士兵的时候,土人猎头的冲动终于无法抑制了。

    接下来的场面是血腥和恐怖的。一场激战过后,五百多个土人战士倒下,村子里只剩下六七百个人,几乎全都是女人和孩子,成年男子只剩下二十几个,没有了彪悍,没有了勇气,只剩下哀鸣。

    哀鸣换来的怜悯是有限的,幸存者只有一个身份………奴隶。当然,在落后的闽越人中,把战俘作为奴隶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而林那的闽越人战士,也有七十多个人再也回不了故乡了。

    凭借武器和盔甲的优势………这是从隋军那里获得的,林那的部下取得了很大的优势。

    至于那些可怜的土著女人,自然是战胜者的战利品,这在历史上并不限于“野蛮人”。

    邻近的两个土人村落很快知道了这场惨剧。虽然土人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但彼此间却多多少少有着血缘上的联系,比如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妹妹就嫁到了被灭的村子,此刻,他的妹夫已经战死,妹妹和外甥则成了俘虏。

    两个村子集结了六百个战士“复仇”,但结局可想而知………将近六十个闽越战士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四百多个土著战士被杀死,其他人四散逃回自己的村子。

    一不做,二不休。林那开始“反击”。

    第一个村社企图抵抗,它是较大的,虽然在上次的战役中损失了两百多个战士,还可以集结起五百多人。

    但是当又有两百多个战士倒下以后,特别是首领也被射死以后,其他人终于屈服了,这一次,林那获得了三百个健壮的男人和七八百女人、孩子。

    这一次,林那没有吧他们当做奴隶,而是让他们做先锋,去打另外一个村社。

    那个村社不战而降了,五六百人都不是人家的对手,自己只有三百个战士,还要先和同样多的流求人过招,怎么可能赢?

    打了三仗,林那也已经损失了将近两百个战士,所以,他才会让流求人替自己打先锋,现在能够不战而胜,当然是不错的事情。

    允许和平的条件,是土人必须听命于自己,并且帮自己建起一座“山寨”,然后向自己提供食物。

    条件不能算苛刻,并且,林那还“恩赐”给那二十几个奴隶重获自由,并允许土著男人们从被掳去的女人和孩子中认回自己的老婆孩子。当然,其他的女人依然被留下,林那的部下当然也需要女人。至于孩子,在古代的少数民族中,战败一方剩下的孩子“认贼作父”是常有的事情。

    土著们简直不敢相信,征服者居然能够这样的“仁慈”。

    林那毕竟是受过汉化教育,又跟着沈光的隋军一起打了一年仗,也很是学了些“恩威并用”的手段。自己现在只有六百多人了,如果一味与土著为敌,打再多的胜仗,最后也只能走向灭亡。

    回大陆的希望更加渺茫了,薛仁贵走了已经将一个来月,还不见回来,而留下来的唯一一条战船,也在半月前的大业二十年夏季的第一场台风中沉没,船上的十几个水手,只三个幸免于难,逃上了岸。

    即使船在,林那也不打算回去,一条船载不下所有的弟兄,而那个复仇的希望,从未在他的心中湮灭。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那一面巩固自己的地盘,一面“征伐”稍远的土著村社………虽然不是为了“开疆扩土”,但是能够收服一个部落,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并且更有可能得到阿来的下落。

    许多土著已经听说了这些“外来人”既凶悍又仁慈的事情,两个村社不战而降,成为“盟友”,两个村社在初步的抵抗被击碎后也很快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只有一个村社,因为抵抗顽强,大半的男子战死。

    对这些“战场”上的敌人,林那表示了宽容,其实对第一个村社的“屠杀”,源于见到自己的弟兄被“猎头”后的愤怒。

    当张镇周登陆的时候,他惊喜地发现,自己有了一个不错的基地。

    张镇周向林那传达了朝廷对他“官复原职”的旨意。林那谢了恩,就要向张镇周借兵:“今将军既至,那当请兵深入,搜捕叛逆。”

    “林将军,安抚流求,朝廷自有筹划,今贼既已不知何往,莫若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