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世天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给我四分之一,你种菜有四分之一就够了,你四分之一都用不上,就给你一个平米,种一棵豆,让你陪着你的豆,每天酸酸的来一段:种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要种珍贵药品,救死扶伤的,你知道吗?”看到铁艺栅栏里的半亩菜地,刘老爷子的心在颤抖。这一辈子他最想要的就是这么一块土地,种上自己喜欢的药材。这是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全家人都知道。陈老爷子一见老亲就逗了起来。果然,炮仗一点就炸。
“不行,我要留四分之三种菜,你那珍贵药种,四分之一就够了。”说话的是刘奶奶,天姓好静的她太爱这块菜地了,电话里听陈奶奶说起这块菜地心里就已经在计划怎么样种植,这回一听刘老爷子要霸占菜地,急了。
“为什么只能是四分之一?”刘老爷子知道老伴说话的份量,平时她都让着他,但一旦原则上的事他都听她的。
“种得少才显得更珍贵嘛。”刘奶奶如是说。
全场人全部黑线!
中餐后,四个老的开始打麻将,陈维政给他们弄出一台自动麻将机,把客厅的沙发往前移了移,誊出足够的空间做了一个棋牌室。
陈维政带着两个初中生去了河滩。
河滩边,有一排柳树,冬天里叶子都掉了,只留下一条条光溜溜下垂的枝条,在寒风里摇摆。河水很少,露出光光的河面,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布满河滩。转弯处,积水多了,成了一个小潭,很多冬归的候鸟在这里歇脚。
小竹感到风吹得人脸痛,裹了裹身上的大衣。看看大哥和小松,他们穿得很少,保暖内衣外就是一套薄薄的山寨李宁。脚下的运动鞋,标志的形状居于耐克和李宁之间,不知道是什么品牌。
大哥先动了,在岸上起步,轻松的跳到河滩的大石上,然后飞快的在石头上奔跑跳跃,准确的从一块石头上跳到另一块石头上,天然的石头,仿佛是一座天然的桥梁。一会儿,大哥跑了回来,让小松跑。小松的速度明显不如大哥,可也是一步不少的沿着大哥跑跳的路线行进,小松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敏捷了?看来在大哥这里的一段时间,小松有了脱胎换骨的进化!
晚餐后,小竹看到小松并没有马上开电脑玩游戏,而是陪外公在院子里散步,信口向外公请教一些古文字词句,有些内容已经远远超出初中的要求。小竹有点明白小松这段时间在陈村都干了些什么。
九点,往常是小松夜生活的开始,在这里,小松的活动安排是上床休息。小竹知道,如果小松保持这样,她全校第一名的宝座悬了,她感觉到压力。
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小松在门外叫“小竹小竹。”
小竹回答一声,钻出暖和的被窝。打开门,小松递过一杯水给她,说:“一口喝完这杯水,不要上厕所,换上运动衣和鞋子,下楼。快点!”
小竹虽然不理解,但习惯做乖乖女的她还是照做,下得楼来才发现,一家人都已经起来,自己是最迟的一个,两个老太太在做早餐,小松和大哥穿着运动衣,在院子里锻练,两个老头也不甘寂寞,穿着运动衣在一边舞拳弄腿。
小竹按照大哥的要求,用较慢的速度在院子里跑了几次折返跑,身上有了点暖意,再做了一套广播体*,感觉有点尿急。大哥说了句“蹩一蹩。”她又只好忍住,过了一会,大哥说,上去洗个热水澡,下来吃早餐。小松已经冲了上去。她也跟着跑了上去。
早餐很不错,应该是刘奶奶做的,因为陈奶奶只有西餐做得好吃,做中餐,她还不如陈爷爷。芥菜肉粥,一人一只茶叶蛋、一张煎面饼。分餐制,中餐西吃。
吃完早餐,稍事休息,小竹看到小松走上楼,也跟上去,惊讶的发现小松并没有开电脑,而是打开物理书,说:“你自己玩,我没有时间陪你,我的计划里只有两天时间,必须完成初中物理全部。”
小竹感觉已经完全不认识面前这个相处十几年的男孩。


第二十二章 老有所为
第二十二章老有所为
大年三十,黄成龙全家回左州过年,顺便把刘德厚和陈小美送到庆山,为了不影响黄成龙回家过年,在距离庆山县城不远的岔路口,陈维政带着两个孩子等着。
没多久车到了,不是常用的四圈,是一辆曰本车霸道。刘德厚夫妇下了车,跟黄成龙道再见,让他赶快赶路。从庆山到左州有四十公里国道,从左州县城到黄成龙的家,还有二十公里山路,这段山路很难走,估计黄成龙到家,天快黑。
看到两个孩子,刘德厚很高兴,还很稀有的摸了摸刘松照的头,让刘松照有点受宠若惊。陈小美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小礼盒,是给陈维政买的本命年红腰带红短裤和红领带。
上车,回去,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很简单,一只黄毛鸡清炖,加进刘大中医亲手配制的秘方,成为高级药膳,放在电磁炉上,微火慢慢炖着。
陈奶奶看到鳕鱼,乐得嘴都合不拢,切块腌制,烤箱烤好,还弄了点蛋清做成芙蓉蛋做底摆盘,随便丢几根香菜在上面,那个色香味,不错。
刘奶奶对大明虾发生了兴趣,与刘老爷子研究了数道方案又一一推翻,最后还是白灼。
陈小美在刘家做媳妇多年,跟刘奶奶也学了几手,瑶柱糯米酿节瓜。
清蒸一条鲈鱼,过年要有头有尾。刘奶奶主厨。
一个腰果牛杂锅烧冷盘,一个酸罗卜冷盘,这是陈老爷子的手工。
素菜、炒菜就不一一细表。
一只鸡,一刀肉,一条鱼,燃香烧纸,奉好神灵。然后人间开动。
晚上陈维政跟刘松照一间房,刘德厚夫妻住在已经被小竹霸占的陈维政的房间,还把小竹赶到书房的罗汉床上。九点钟,在大家惊奇的目光中,刘松照跟大家道了晚安,回房睡觉。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什么春节晚会,什么半夜炮声,都跟他没什么关系。
初一跟平常一样,小松小竹准时起床,在院子里锻练,刘德厚从二楼的窗户里看了一眼,也忍不住,穿着正装走了下来。陈小美也跟着下来,看到在一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刘德厚,说:“你要是真想动一动,一会去墟上买一套山寨运动服回来。”
“那你不动动?”刘德厚说。
“我去做早点。”陈小美餐遁。
吃过早餐,陈维政带两个小的去传字辈六个老爷子和三个遗孀家拜年。年礼在年前就送过去了,陈维政每一家给了三百块钱,还送了米面和糖饼。让传字辈的很是客气了一番。
陈维政这一举动,让一大堆在外务工回来的后辈很被动,有几个维字辈的也联合起来,共同打了礼包给老一辈。让老一辈发了一笔小财,也让陈村这一年的过年气氛特别的好。老一辈也把拜年封包从过去的两元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五元。让所有的少年儿童都狂呼:“发财了!”
这回拜年就可以空手而去,鞭炮是要的,进门要放炮这是礼信,听到炮声才有人来迎接。一路拜,一路喝甜酒,走了九家,感觉到有点醉意。回家的路上,听到有小屁孩在传话:快到维政叔家去拜年,小美姑奶,姑爷爷还有四个老祖,拜一轮六个红包,个个十块。
每人送出一百多个封包,四个老的心满意足。刘老中医说:“多少年没有打出这么多的封包,真是送封包送到手软。”
“农村这个风俗,也好也不好,如果经济能力差,会成为负担。”刘德厚说。
“过年一年一次,集全年之节省,尽一曰之挥霍。这就是中国国情。”陈老爷子说。
“我觉得挺好,量力而行,有钱多打,没钱少打。”陈奶奶比较务实。
“这个难,人就怕比,一比就会居高不下。难说我们这一次还会成为陈村恶意推高封包行情的罪魁祸首。”刘奶奶看得透。
大家都笑了。
初一儿子初二郎,初三初四走四方,初五初六开大年,初七收拾去上班。
从初三开始,陈村迎来了从来没有过的景象,在陈村的春节,从来没有这么多小车开来,车上下来的人,见到孩子就发糖饼,见到男人就发好烟,然后齐齐走向陈维政家。陈村人完全看不懂。
看到这番景象,刘德厚知道自己已经破坏了陈村的宁静和平和,决定提前回城。对于刘德厚的提前回城,四个老的非常赞成,因为有刘德厚在就会有不停的应酬,只有一走才会消停。
四个老的决定在陈村长住。刘大中医一个电话给院长,不打工了!院长再三请求,刘大中医辞职之意坚定之极,他的余生将在龙山研究祖国中药。
临近开学,小松和小竹离开陈村,陈维政把他们送到古宜城里,随行的还有一桶完整的五加仑桶装水。
过年封包非常有用,四个老的在陈村有了名声,维字辈的小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