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用餐习惯并不相同。除了餐具的使用不同之外,美国人同样没有在用餐、请客的时候给人夹菜的习惯。事实上,在美国等西方人看来,给人夹菜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用餐习惯。因为这会给对方带去病菌。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等西方人这种习惯是出于绅士的贵族习惯。但实际上,这种习惯的出现,是因为历史上,西方曾爆发过严重的艾滋病等传染疾病,尤其是在西方的贵族阶层,艾滋病的传染非常的严重。
这跟中国历史上,少有艾滋病等传染疾病危害,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的结果就是,中国人还存在着给人夹菜的这种不良饮食习惯,而在西方却已经少有人如此做了。
事实上,后世的中国年轻人,像王浩晖这一辈的80后,基本上也少有这种给人夹菜的坏习惯了。
“咦,这真是稀奇了,既然还有美国导演,在报纸上推荐我们的中国老电影。这还真是少见呀!”就在王浩晖等人在吃午饭的时间,坐在沙发上有点无所事事,因而看起了报纸打发时间的石洪浩,突然惊咦出声道。
“什么电影?谁拍的?”王国兵正好咽下了一口饭菜,好奇地问道。
“严格说起来,这是一部中国香港的电影,叫《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报纸上说是徐可在1993拍的。反正,我是没看过,你们看过没?”石洪浩看了看报纸,回答道。
“我也没看过,1993年的时候,香港都还没有回归呢?”王国兵摇了摇头说道。
“所以呀,我才好奇怎么会有美国的导演,会去推荐这么一部8年前的老电影。”石洪浩还是有点难以理解地说道。
“你在那份报纸上看到的?给我看看!”这时,王浩晖正好吃完了午饭,当即擦了擦嘴后,一边站起走向石洪浩,一边问道。
石洪浩一见王浩晖感兴趣,连忙站起,将握在手中的报纸,递给了已经走到面前的王浩晖,并详细地为王浩晖指出了这则新闻的出处。
“昆汀·塔伦蒂诺?没错,就是这个昆汀,前世《杀死比尔》的导演兼编剧。”王浩晖并没有详细地去看整篇的新闻报道,而是一拿到报纸,就首先查找起了石洪浩口中那位推荐电影的美国导演。
王浩晖之所以如此急着确定这位美国导演的身份,那是因为他在之前一听到石洪浩说起《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这部电影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耳熟。
而现在,在确定了这位美国导演真的是记忆中的昆汀了之后,王浩晖也终于确定了之前的耳熟是来自于哪里。
他要没有记错的话,他之所以对《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这么一部徐可的扑街之作有印象,正是因为他在前世观看了《杀死比尔》这部电影之后,出于对这部电影导演昆汀的资料感到好奇,才会在网上查阅昆汀导演资料的同时,顺带地看到了有关他推荐这部《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的特别经历。
只是,当时的王浩晖,并没有去认真的记忆这部电影的名字,除了还记得是甄之丹演的,是《杀死比尔》的导演昆汀推荐的之外,其他的印象,还真的就没有了。
不过,现在想起来,这部《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还真的是相当传奇。
谁能想到一部在1993年的扑街之作,却在时隔八年之后,还能重新上映,并且还是无数华语导演梦寐以求的北美市场呢?
纵观徐可导演的所有电影,直到王浩晖重生前,似乎也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在北美上映成功过。
当然,这一部《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是个意外,也是一个传奇!
……
求月票,求红票!
第441章 震惊凤颖,收购上!(第一更)
求月票,求红票!
……
昆汀·塔伦蒂诺;美国好莱坞的“鬼才导演”。他兴许没有拍过一部像《阿凡达》那样的大制作电影,可他却凭借着其独特的个性和视角,将美国本土B级片的黑色暴力风格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并发扬光大。
他钟爱意大利西部片,也钟爱香港六七十年的功夫片,尤其是早期邵氏旗下张彻导演所执导的硬桥硬马功夫片,更是被其所喜欢。
不过,相比于这些,他其实更加喜欢那些纯粹为了表现日本武士刀法的血腥电影。
说到底,他就是一个喜欢刀刀见血,喜欢生死搏杀的功夫迷!
而《杀死比尔》正是一部对其所钟爱的各类功夫电影的致敬!
说实话,当时,王浩晖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真心觉得有点恶心。因为,实在太血腥了!
不过,电影中那无比真实的打斗,却又让人看得冷血沸腾,这兴许就是其能够成功的诀窍吧。
“唔……这时候,似乎昆汀还没有开拍《杀死比尔》,不知道哥能不能在其中分一杯羹呢?”王浩晖拿着报纸走到沙发上坐下,不由如此想到。
在前世,两部《杀死比尔》王浩晖全部都看过,尤其是在重生前的2013年,网络上更是沸沸扬扬传说着昆汀推出了《杀死比尔》第三部,甚至还被某位无良的编辑在百度词条中弄出了第三部在2014年上映的消息,这让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王浩晖,天天跑网上去查找这第三部《杀死比尔》的消息,只为了一睹为快。
可事后被证明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王浩晖直到重生前也依然没有看到第三部。反倒是对于这部电影的印象却是更深了。
如今想来,还真应该感谢这位无良的编辑当初忽悠了他,让他至今还对两部《杀死比尔》电影记忆犹新。
事实上,两部《杀死比尔》原本只是一部。不过,是被昆汀剪辑成了前后两集,并分成两部播出而已。
而这本来一部却变成两部的电影,其收益比更是让人感到咂舌。
两部总投资不过5500万美元,但在上映后,仅第一部的全球票房就高达1。8亿美元,第二部稍次但也达到了1。77亿美元;两部的DVD光盘收入,就一个北美就达到了1亿美元。
即便抠出50%的院线分成,其净利润,依然高达500%,这样的收益比自然是让王浩晖心动不已。
当然,王浩晖并没有记得如此的详细,他只记得前后两部电影的投资,大概是5000万美元左右,而两部电影的全球票房则高达3亿多美元,可即便这样,也让王浩晖心动不已了。
事实上,如果是在今天之前,王浩晖即便想到了昆汀和他的《杀死比尔》电影,也依然没有那个能力和想法,参与到电影的投资之中。
因为,王浩晖虽说在国内是个什么亿万富翁,但在换算成美元之后,在好莱坞也就是个千万富翁而已。而且,即便是他之前那东拼西凑而来的2500万美元的本钱,也不是他能够随意乱用的。起码,在国内公司都是草创阶段的时候,他不会将这些钱用来制作一部需要一年后,才能够收回成本的高成本电影。
即便这部电影真的很赚钱,那也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不过,现在就不同了。
如今的王浩晖,不但已经将2500万美元,滚成了1。1亿美元,并且接下来还会继续滚下去。虽然王浩晖不能预计到接下来的金融投资,还能够滚到多少钱,但想来不应该会比炒黄金期货赚得少。毕竟,如今的本钱是1。1亿,而不是最初的2500万美元。
即便他在金融市场圈完钱了,还需要去收购《EVE》,但王浩晖本身就是“趁EVE之危”过去捡便宜的,又哪里会需要这么多钱呢?想来,能有个几千万美元也就轻松搞定了。
当然,这是王浩晖乐观的估计。具体如何,还得容后再表。
“不想了,不管能不能参与到《杀死比尔》的投资之中,哥都得首先将这口已经送到眼前的头汤给喝下去再说!”
沉思半响,有了决定的王浩晖,立马就掏出手机给韩凤颖打去了电话。
电话很快就通了!
王浩晖也不等跟韩凤颖打招呼,也不去管时差下的国内,如今是几点,就直接通过电话吩咐道:“韩姐,你现在立刻派人去香港,找到徐可导演,问一问他当年拍的《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这部电影的版权是在那个公司。一旦确定后,就立刻买断这部电影的全部版权,恩,我的心理价位是1000万以下。另外,在电影版权买下后,韩姐你再在公司中找一位最好的剪辑师,让他带着电影拷贝来芝加哥,我有急用。”
顿了一顿后,王浩晖又想了想补充道:“如果公司钱不够的话,这收购的钱,可以由我这里出。我今天正好将之前买的黄金期货给全部清仓了,也赚了一点小钱。现在就转一笔钱回国也是可以的。”
小钱?如果8675万美元,还是小钱的话,那什么才是大钱?房间内除了听不懂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