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月笙野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赶着捧场不算,他还拉了要好朋友去看。有一次王柏龄到上海来玩,他便请王柏龄看姚玉兰。王柏龄对姚玉兰也很夸赞,两人谈着谈着,杜月笙突然一本正经地说:“我想娶这一位小姐,你看如何?”
    “好哇,”王柏龄极表赞成,说:“你要是娶到了她,闺房里面对唱起来,那才是人生一乐。”
    “就怕———很难。”
    王柏龄很诧异了:
    “就凭你杜月笙,这个条件还不够?”
    “唉,你有所不知,”杜月笙深沉地叹口气,“她们是讲究老法规矩的梨园世家,那位老太太好厉害,三母女形影不离,捧她捧到了今天,我还不曾跟她说过一句话哩。”
    原来,在杜月笙向王柏龄透露心事以前,他早已展开了追求攻势,亲自到后台拜访,说些仰慕艺事的话。便装的姚玉兰,端庄秀丽,但是,在后台的她们两姐妹从不答理别人。别人问她话,她只是嫣然一笑,一切交际应对,都由老太太出面代理。
    杜月笙跟沈月英的结合,是两情欢好,相互看中了意,后来又经过黄金荣的担任大媒,讨陈氏夫人和孙氏夫人,杜月笙半辈子不曾碰过恋爱的苦杯,没有尝过相思的滋味,惟独如今他每晚都在台下,沉迷于投手举足、一曲绕梁的姚玉兰,情丝“剪不断,理还乱”,真是尝尽了“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魂牵梦萦之苦。
    实在难以忍耐了,有一天,他想出了一条门路。
    黄老板声明退休以后,几爿戏馆大都由他精明干练的大媳妇李志清掌管。李志清身为老板,又是女流,跟小兰英三母女,由于业务的接触,结成闺中的密友。———这些,是杜月笙老早已经打听清楚了的。
    何不去求计于“妹妹”呢?妹妹,是黄、杜、张“三大亨”对李志清这个小辈的昵称。
    抽一点空闲,驱车钧培里,见过金荣哥,聊了些时闲天,杜月笙找到了李志清,向她招招手说:
    “妹妹,你来,我有事情问你。”
    “啥事体?”
    “我问你,小兰英是跟你蛮要好?”
    “当然要好呀。”
    顿了顿,杜月笙自己先笑,然后,他还是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了:他喜欢姚玉兰,想托李志清代为试探一下,假如他想娶姚玉兰为妻,是否有此可能?
    李志清咯咯地笑,最后还是答应了。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将杜月笙的心事一说,小兰英三母女都有点出乎意外。
    以杜月笙的声望、财势以及他对姚玉兰的一片诚心,小兰英未尝不愿有这么一位金龟婿?她私底下问过姚玉兰,姚玉兰晓得杜月笙对待自己完全是发乎真诚。只不过,双方年龄的悬殊先不说,头一桩杜月笙现在就有三房妻室,姚玉兰时正锦绣年华,花容月貌,虽说小姑居处犹无郎,可是,拜倒于她石榴裙下的少年子弟也确实不少,她想来想去,嫁给杜月笙诚然一生有靠,但她又很不甘于做小。
    李志清一心促成,两头传话,把姚玉兰的心意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杜月笙。杜月笙想了一想,再跟李志清坚决地说:
    “你可以代我向她们说明:第一,我一定要跟姚玉兰白首偕老;第二,我绝不会把她当做偏房。”
    杜月笙越急,越能表示他的爱意,李志清往返折冲,几经交涉,姚玉兰和她的母亲终于开出了“最低限度”的条件:
    一、必须公开宴客成亲。
    二、必须和华格臬路杜公馆里的那三位夫人分开来住。
    李志清把话传过去,杜月笙喜出望外,他毫无难色,一一应允。
    杜、姚之间的婚事,至此,总算是谈出了一个结果。
    李志清也很高兴,她跟杜家叔叔开了个玩笑说:
    “杜家叔叔,有时候想想,我自己也觉得好笑。世界上真会有这种事情,你找我和婆婆,两代人为杜家叔叔做了两次媒,居然都做成了。”
    杜月笙听了,哈哈大笑,他晓得李志清指的是她婆婆,也就是他的桂生阿姐,在14年前,一力促成了他和沈月英的婚姻,而这一次,却又是他的侄媳李志青帮他撮合了又一次的理想姻缘。
    心中高兴,杜月笙许了心愿说:
    “妹妹,你这次为我的事体,辛苦了,我一定要好好地谢你。”
    “杜家叔叔,你要谢我什么?”
情海余波,薛二被捉(1)
    黄金荣自露兰春事件以后,已决定归隐退休,不再过问外面的事务。
    因为在“三大亨”中,他是有资格享享晚福的。在上海滩上,他拥有规模庞大的娱乐事业,好几十幢街堂房子,光是收收房租,一个月也有万把块的收入。在漕河泾乡间,他又造了一幢占地60余亩、斥资200万元的颐养之地黄家花园。这座私人别墅是上海的名园胜迹之一。园中水木清华,祟园奢丽,正厅名为“四教”,镌有蒋介石总司令颁题“文行忠信”四个大字,假山石笋,都是花了大价钱远自北平和西湖运来。
    这时,他又有一项鲜为人知的秘密,即又跟一个女人同居了。由于子孙长大了,以前的床头人别人都知道,因此他只好瞒住家里人,在新城隍庙附近租了小房子住。
    60岁的黄金荣只剩下一位近亲的长辈姑老太太。林桂生与他离婚,露兰春也跑了,姑老太太时常劝他再讨一个。黄老板给逼急了,只好笑嘻嘻地承认:“已经有啦!有啦!”
    秘密泄露,小辈们寻了去,才知这原来是上海丈量局局长曾绍棠曾伯伯的下堂妾,跟林桂生也是要好朋友。她抽鸦片烟,喜欢白相,离了曾局长后便和黄金荣同居,黄家小辈因为她住在漕西,喊她西海好婆,杜月笙称她“西海太太”。
    黄金荣很想把这位新欢也带进黄家花园,就此关上大门,宴宴然做他的富家翁。
    然而,4月12日的清共这一仗,把黄金荣已销沉的壮志又复激发,他心知这次功劳建得不小,而国民党的要员之中有不少是他的旧交,因此事后蒋介石论功行赏,特别授他以三等勋章。于是,他把蒋介石发的勋章和法国领事发给他的少校的奖状,一齐挂在客厅里面。同时,杜、张、杨、陈四位老把弟,不时金荣哥长,金荣哥短的奉承几句,使得黄金荣更是觉得当前的这个大环境真是交好运的时候,只要他动动脑筋,拨拨嘴唇皮,大可以重振往昔的声威,再建自己的势力。
    于是,“四·一二”清党政变之后,蒋介石的军队进驻上海之初,黄金荣振作精神,多方联系,一心一意准备东山再起。随后,杜月笙的心腹大将芮庆荣当了行动大队长,黄金荣的左右手徐福生立刻跟进,出任淞沪警备司令部的谍报处长。黄、杜二门,各有其人,掌握了拥有上海滩上生杀予夺大权的两项重要的职位。
    虽然,黄金荣老谋深算,机智深沉,有了东山再起的想法,但他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凭他丰富的阅历、犀利的目光,冷眼观察国民党派到上海来的各级干部,以及国民政府经常往返京沪的中枢人物。他不久便看出,他最接近的杨虎、陈群,不但不能作为“新派人物”的代表,而且他们终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因为在绝大多数的国民党人中,已经涌起了对他们深表不满的暗潮。随后,他又发现像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是官职比杨虎、陈群高,地位比他们更重要的国民党大员,人人工作紧张,生活刻苦。不久他又听说某要人为太太买了一双丝袜,竟然在国府纪念周上挨了骂,更有某红人买进一幢洋房,始终不敢搬进去住,种种传闻,甚嚣尘上,这足以证明蒋介石不同于旧官场,于是黄金荣举一反三,见微知著,方激起的雄心壮志立即冰消瓦解,烟腾云散。因此,他表面上声色不动,暗地里已在准备打退堂鼓。
    接着下来,又发生了两件事,促成了他从大上海的新战场上提前退却。首先是他和一位年轻有为、干劲十足的国民党官员交过一次手,其次是露兰春的新任夫君薛二突然被捉。
    一天,黄金荣听说上海市政府要检查各戏院演出的戏剧,这使他大为光火,他振振有词,断然地加以拒绝:
    “租界上的事,市政府管不着!”
    市政府派一位秘书耿嘉基来向他说明,耿是市政府与租界大亨间的桥梁,专负双方联系协调之责。照说黄老板应该对他客气一点,但是,黄金荣晓得耿嘉基每个月要吃杜月笙1000元的俸禄,他三言两语把他打发出去。
    过了几天,耿嘉基写了信来,介绍一位主管戏剧检查的年青朋友,专诚拜访黄老板。黄老板不会想到市政府的小朋友也这么难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