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个算命先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师爷研习‘梅花易数’多年,感觉此法应人应事有几何?”祖爷在问他“梅花易数”的准确度。

“万法归宗,准不准不在于法,而在于人。只要研习到位,任何方术都可占天卜地。‘梅花易数’乃宋代易学大师邵公康节所创,因‘观梅占’一事而名闻天下!此法运用先天八卦数理,借内卦、外卦、互卦等卦象,将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地理、天时、人物、颜色、动植物纳入卦中,世间万物皆可占卜!”

“梅花易数”自古在术数界传得神乎其神,相传为宋代预测大师邵雍所创,之所以叫“梅花易数”都源于蒋天承所说的邵雍的那次“观梅占”。

古书记载:某天,邵康节和朋友在园中观赏梅花,突然看见两只麻雀在梅枝上叽叽喳喳争吵,突然一只麻雀把另一只麻雀扑啄在地上,邵康节看到此景后,马上起卦,而后对朋友说:“明日傍晚定有一女子来园中采折梅花,园丁误以为是贼人而追逐,致使女子自树上跌落,将大腿摔断!”结果,第二天果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梅花易数”从此名扬天下!

祖爷突然话锋一转,说:“在下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讲!”蒋天承说。

“在下认为‘梅花易数’是伪作!”

台下一阵惊呼!伪作,就是假作,也就是说那段历史根本不存在,是后人杜撰的。

蒋天承气得胡子直抖:“《梅花易数》与《皇极经世》乃邵公平生两大绝学,祖爷竟妄言其为伪作,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祖爷有条不紊地说:“邵雍负大才,自幼博览群书,《宋史》称其‘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受《河图》《洛书》,伏羲六十四卦图像’,‘所著书曰《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诗曰《伊川击壤集》’。后朝人续前朝史,必然十分严谨,从不胡言妄言,所引例证、事例皆有据可查,可宋史《邵雍本传》对这么传奇的人物的著述只列了四种:《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如果《梅花易数》真如蒋师爷所言,乃邵康节两大绝学之一,宋史编撰者必不敢遗漏,由此可见《梅花易数》确系后人假托之作!鄙人才疏学浅,但还不至于不懂经史,不知你我二人,究竟谁滑天下之大稽!”

蒋天承刚要辩解,祖爷马上又说:“刚才只是从经史典籍的角度考证《梅花易数》为伪作,现在我们再从内容角度看看《梅花易数》是不是伪作。《梅花易数》通篇似乎都在讲解占算方法,但却没有一条具体的纲领统筹,更没有讲具体的推演方法和模式,全篇神乎其神,最终用一首诗来代替运算方法,诗曰: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造花,人于心上起经纶;仙人亦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稍有心机的人就会发现,此诗与邵雍《击壤集》中的《观物吟》极其相似。《观物吟》云: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传只在人。各位请看,这分明就是盗用了邵雍的概念和学说,后人自立门户,哗众取宠耳!蒋师爷如再执迷不悟,恐真的要滑天下之大稽了!”

祖爷知道蒋天承奸诈狡猾,认贼作父,所以对其丝毫不留情面。不知是蒋天承年龄过高之故,还是祖爷言语太狠,蒋天承竟然憋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他的弟子赶忙大呼:“我师父有哮喘,快拿药!”

蒋天承就这样被弟子抬了下去。

这是易学史上第一次对《梅花易数》提出的质疑,祖爷这次质疑被在场的二百多人听到了,后来这种质疑带到了江湖中。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终于有学者论证,祖爷的质疑是对的。

“奇门遁甲”

第八位上台的是保定“皇极道”裴景龙。裴景龙是中华易学界的后起之秀,年方二十,十五岁时拜“直隶总督署民俗监察科”一位老学究为师,得故宫珍藏本《奇门遁甲》手抄本一份,而后日夜玩味,竟悟得其中的奥妙。

中原大战时,汪精卫联合各路军阀讨伐蒋介石,江湖中人都称:蒋中正之命休矣!裴景龙却夜观天象,以奇门之法剖析,得出“必有猛师出艮方,乾坤震兑一扫光”的预言!后来双方战事进入胶着状态时,东北张学良突然电告全国:拥护蒋介石,带了二十万东北军南下,一举奠定了中原大战的胜负格局,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和张学良更是结为异姓兄弟!东北方在后天八卦中正好处于艮位,这正应验了“必有猛师出艮方”的预言,裴景龙一举成名!

祖爷对这个易界后生早有耳闻,此番相见,但见裴景龙眉宇清秀、骨骼清奇、目光坚毅、气定神闲,不禁慨叹:此大才也!

祖爷一直坚信,心善则眼明,心明眼亮,则聪慧异常,反映在学术上也是登峰造极。万物都是相通的,心善之人不被世俗物欲所遮盖,一心治学,才能登峰造极。祖爷借相术考察人心,又以人心反推造诣,不禁有收他之意。

早前,祖爷与梅玄子商议,此番易学论辩中,要注意寻找良心未泯之人,也许这些背负汉奸骂名的人中,就有像你我忍辱负重之人,只待时机成熟,就会乌龙摆尾,一洗血仇!

按照祖爷的安排,梅玄子要提几个问题,试试此人的深浅,因为梅玄子也是研究《奇门遁甲》的。

梅玄子起身发问:“研究《奇门遁甲》之人都知道,奇门之法玄妙无比,可惜自古流传下来的参考资料甚少,尤其是演算之法更是少有提及,很多研习之人都是在学会起局之后,数年徘徊不前,原因就是只会排盘,不会解析,更不用说解灾了!《烟波钓叟歌》中对于解灾,只留下一句:急则从神,缓从门!不知裴先生对此有何高论?”

《奇门遁甲》最精华的内容都浓缩在一首歌诀里——《烟波钓叟歌》,这也是古往今来,无数研究奇门遁甲的人必须参悟的内容。

“急则从神,缓从门”是里面的一句话,讲的是如何透过“奇门遁甲”的盘局透露的信息进行解灾的方法,说白了就是如何选择有利的时间、空间,去做有利于我的事情。

“急则从神”,就是说在事情危急、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容不得你考虑这个盘局的方方面面,此时怎么办?只需按照盘局当中的六甲值符方位或者九星值符的方位来采取行动即可,或者从这个方位逃脱避难,或者从这个方位杀出重围。

“缓从门”,是说如果事情不太紧急,容得思考,那么就要综合衡量全局,看八门吉凶,然后选取方位,指导行动。

裴景龙一笑,说:“‘急则从神,缓从门’却是一句精华,但急与不急却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标准,这完全归结于个人的心态好坏。有些人临泰山崩而不惧,有些人风吹草动便杞人忧天,所以鄙人判断,急与不急,不仅考虑当时之事,更考虑卜得盘局的主客之吉凶,体用结合,方可准确判断,否则就是误解圣人之法!”

祖爷一边听,一边微笑点头。

梅玄子接着问:“都说‘奇门遁甲’来源于九天玄女所赐,不知裴先生对此有何高见?”

这在历史上确实是个问题,《奇门遁甲》向来被传得神乎其神,但究竟这本书是如何来的,没有任何能说服人的史料以佐证。

传说“奇门遁甲”起源于黄帝时代。上古时期,轩辕黄帝在涿鹿(今天的河北省涿鹿县)大战蚩尤时,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突然蚩尤用妖术布下大雾,黄帝和他的军队顿时迷失方向,困于山下。就在黄帝无计可施时,天空中一声霹雳,又挂起一道彩虹,彩虹中走出一个仙女,这个仙女就是九天玄女。她赐给黄帝一本书,黄帝依照这本书上说的方法排兵布阵,终于大破蚩尤的军队。

后来这本书传到了姜太公的手里,姜太公捧着这本书钓鱼,边读边钓,一直钓到八十岁,终于等来了周文王,从此被委以重任。最后姜太公以平生所学帮周武王摆平了殷纣王。

后来这本书又传到一个叫黄石老人的手里,这老头有一天在桥上碰到一个叫张良的人,看这孩子面相不错就有心试探他。老头把自己的鞋子故意扔到河里,说你给我捡回来,张良当时很生气,想揍这个老头,但转念一想他是个老人,何必跟他一般见识,默默地将老头的鞋子给捡了回来。结果老头得寸进尺,说小子你给我穿上,张良简直要气炸了,但心想已经给他捡回来了,再给他穿上又何妨?于是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