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道天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书房,已经是最核心的地点,里面是他处理政事的地点。

这书房,甚至是连扫地清理都必须监督之下,而且都有规定好的时辰,多半是在方信在的时候进行。

其他世界,就算是正妻,甚至包括嫡长子,非经允许,也不可进入。

入了里面,首先见到的,就是一张大大的书案,堆放着一些文件,方信不由打个哈欠,现在内阁还没有正式建立,事情就麻烦了许多。

一边想着,就坐了下来,开始翻开文件进行批阅。

先处理一些容易的,略扫了一眼,却是一份吏司的文件,几处县郡官员的调动和任命,这事已经商议过了,当下看看,就画了押,表示通过了。

一连十数本,并无曾大事,无非是官员调动、案情政事,或者是正常的兵员训练之类。

处理完一叠,揭开另一叠的一本,才略看了看,心中就是一惊一动,这是大局的情报,说的就是经过数年,现在郡县已经不复朝廷体制,许多官员太守之类,都训练士兵,如果可能的话,自然就是割地为王,如果大势已去,他们也会迅速投靠一方明主安享富贵,因此他们自称将军都督的都有,却很少称公称王——称公称王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与之相反的,是起义军,起义军由于经历了一系列战斗,相互吞并,从不识战事迅速成熟为一支军队,已经有十几支成了气候的起义军称王称帝,声势一时极盛……天下已经乱成一锅粥。

连连翻下去,本本情况大体如此。

起义军称王称帝,这就使他们断无后路,历史上,称王称帝的起义军,基本上没有可能再被新主收编了。

相反,那些称号不高的,却可以投靠新主保得一方富贵。

正思考着,翻开了一叠文件,方信皱起眉来——这又是一份请求方信称王甚至称帝的文件,向下翻着几本,一本本看过去,这叠全是如此……

作为后世穿越者,“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的重要和用处自然不必细说,特别是对根基浅薄的人来说。

不过,时至于方信今日,又有不同。

现在,方信已经差不多占领四省之地,下面有郡三十一,县有一百三十,百姓也有千万,已经占领了天下四分之一的地方,虽然地大人稀,只有中原和南方二省之地的人口和经济实力,但是为了统治如此大的区域,不得不有个合适的名分,现在总督和镇南侯,很明显已经不堪使用了。

而且,要取得天下,也需要一个名分来建立完整的中央系统和地方机构,而招揽人心,安抚将士,收取士族,也需要一个新的名分。

正因为这点,所以内部群臣,以及地方官员,都拜表进章,言李睿驱逐蛮司、统一四省,功泽千万民,又以天下大乱,非大德大能者不能保一方平安,故请李睿进得尊位,以安人心。

方信推辞不可,众人仍进表不止,这已经是一件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了。

方信也知道,虽然仍不必急于称帝,但如果还一直只以总督和镇南侯为号召,对内外都已然不甚合适。

心思翻滚之下,称公现在已经多此一举,称王正是适宜,这时可立嫡长子为世子,正妻何瑶为王妃,建内阁,建百官,建郡县,立礼制……除了不开元,其他的和称帝没有区别了,正好以后为统治天下储备人才和经验。

不过,裴许宣还没有灭,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称王还欠了一点,想了想,终于下了决心,令人召见沈轩。

沈轩本在附近,片刻之后就到,才进去,就听见方信说着:“沈卿,我意击败裴许宣,占得五省,就称王建制,如何?”

第186章 破城

西江省省城仁沙城。

投石机,撞破机,那喊杀声潮水传来,数十石块飞到天空,箭如雨一样铺天盖地,李军的士兵,以整齐和娴熟的动作,直扑了上去。

但是守城军,丝毫不为所动,肃然整立,滚油炮石檑木象暴雨一样倾倒下去,淹没着城下的密密匝匝,血和火的味道,直传到了整个战场之上。

李军各卫的百人将,亲率部属顶上厮杀上去,如蝼蚁一样,通过楼车和云梯,潮水一样涌过去,又被城墙上,枪刺锤抡刀劈斧砍,而激起无数血肉肢体又跌荡而下。

古代冷兵器战斗,特别重视着勇士的武勇,千人以上都是真正指挥官了,因此专门挑选出一批精于武功的百人将充之,以破阵夺城——其奖赏也是极高,能破城者,立刻晋升二级一品。

方信在高台上,看着这些精于武功的勇将,在滚水滚油中惨呼而下,落在地上交错无数的残尸断体之中。

直到又一波海潮般的攻击被瓦解,退却了下去。

“主上,已经发起了七波攻击,是否还要继续攻击?”说话的,是新提拔成一镇总兵的周冰斌,此人精于兵法,实是名将的料子。

方信看了看,说着:“罢了,今天就此退兵吧!”

“是!”

军令传下,前方奋战的士兵如潮水一样地退下,入得了在城外二里之地外,整理队形清理兵器。

而随军的工匠,抓紧时间,叮叮当当地修补或者新建攻城车和云梯。

相对于前阵退下产生的喧嚣,中军和后阵的侍卫亲军,以及骑兵,都巍然不动,沉静淡漠,使人一见,就知道有着名将的味道。

在余烬袅袅的烟火中,时间已经迎来傍晚的夕阳。

虽然战争不利,但是入得了营帐中,方信还是表情轻松,入内,见得了沈轩正在批阅文件,就笑地说着:“沈卿辛苦了,不必太劳累。”

“主上,情势还是极好,今天急报,又有三个县城而降之,现在除了二三个郡县外,全省基本上降了——主上的围城打援,吞食县城之策,还是相当了得。”

所谓的围城打援,是指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派兵援救,然后以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其要点就是对围敌作战是相当持久,但对援敌必须能够速战速决。

这并非某人独创,古代早就有之,不过要求的条件也很苛刻。

最主要的是,围城打援,一弄不好,就变成了内外反被包围,首尾受敌,自陷死路。

第一点,就是必须围城军有着坚固的守方,不使城内突围。

第二点,就是攻击对方来援军的军队,必须有着强大的攻击力,能够迅速解决来援军——若是久战不下,就会自陷分兵两端的险地了。

方信的条件,正好发动这个战策,他有着三十万军,此次动员二十万,骑兵三万,带足了粮草,可一月之用,然后大军不管附近的郡县,直逼着对方主力,逼着对方不得不收缩守城——出城野战的话,骑兵三万配合着四倍于敌方的步兵,战胜对方几乎没有悬念。

在确定了敌人主力不得不向后收缩,方信先包围着郡城,果然这时还有几支不知死活的军队前来相助,自然被迅速吃下——万许骑兵一冲,就结束了。

见得没有郡县敢于出兵了,这才攻城,二十万大军攻一个郡城,还是相当方便的,第一个郡县,只守了三天,就出降之。

占领了一郡,方信主力直逼而上,然后才分兵,分出二支,由吴兴和带领一支,三万人,蒋文轩带领三万人,并且各带五千骑,对附近二郡攻城掠地。

政策也是一样,先包围了郡城,看看有没有县愿意出兵的——基本上没有。

然后再出骑兵五千,骑兵机动性好,在郡的范围内,基本上可以一日一夜来回一次,这大大减少了粮草的问题——他们围绕县城而恐吓,结果这方法还真的不错,大部分只有千许民兵的县里,被这一吓,就出城而降。

如此彼消我长,产生骨牌效应,没有多少时间,这郡就大部分投降了,就算留着郡城,孤零零的也无济于事——然后就是令新降的郡县出兵,也加入围困之列,并且打出了旗号,而且还派降官在城下呼唤,以动摇军心。

这样的话,这郡城也差不多投降了——再死硬不降的,两支分兵就合兵而攻,也有十万之众,当可拿下,如此循环,没有一个月,全省就差不多降完了。

派两支军队守住省边疆之地,方信十五万大军,就围住了省城——事情就这样简单,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斗,没有可歌可泣的奇谋。

“主上,不过看情况,其守城的兵员和粮草,都相当充足,士气也很高,也许要围困上很长时间。”一个声音打断了方信的思考。

“不急,所谓孤城不可守,一无粮草,二无来源,天下大势还有着是时间,不急!”方信慢慢说着:“现在五省供应,粮食上应该没有问题,困个一年半年都可以。”

沈轩想了想,也点头笑了,的确,方信集安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