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职业精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长;相信所获得的一切,都是上天或他人对自己的恩赐。 

创造力 

即便自己不是天才,也要在每件事情的执行中有所改进,并取得成效;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不认为事情已经完美,要相信一定还有什么自己并没有做好;永远不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巅峰;永远有下一个追求目标的存在;拒绝成为默默无闻的人,心中充满深层次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思 考 

1.自己是否具备这些自我价值实现的特征? 

2.自己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 

3.除了这些特征,是否还有其他的特征? 

自我检讨 

1.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某一行为方式的时候,你是否会说:“我为什么要改?这并不符合我的价值观念。” 

2.当上司或同事的行为与你预期的不同的时候,你是否会说:“你错了,这件事情应该是这样。” 

3.当上司要你更加努力工作的时候,你是否会说:“这么卖命干什么,无非是一份工作而已。” 

4.当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的时候,你是否会对别人说:“其实我可以把这做得更好,因为我是人才。” 

5.当自己的行为不为企业和周围同事所接受的时候,你是否会对自己说:“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本章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也都希望实现自我价值,但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你还需要认清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估,而且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读 书 笔 记 

关于信任

案例讨论 

小张所在的公司刚刚接了一个过百万的项目,谁如果能够负责这个项目,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佣金,更可以在公司、客户以及整个行业中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小张当然要极力争取。 

但是最后确定的负责人却不是他,小张觉得委屈,于是去找经理问明原因。经理说:“你没有主持过这么大的项目,公司对你的实力还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怎么可能把它交给你呢?” 

小张更委屈了,认为经理不信任他、公司不信任他。可是经理前几天还对小张的工作很满意,说相信他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怎么在这关键时刻却不信任他了? 

讨论: 

1.经理和公司是刚刚才不信任小张的吗? 

2.为什么小张没有获得信任? 

3.如果你是小张,你该如何获取经理和公司的信任? 

何为信任 

信任是一种交互式的精神状态,是在相信的基础上的一种托付和任用。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个概念,你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观点。 

相信不等于信任 

相信是认为正确而不怀疑,但信任除了包含相信外,更有托付之意,而且两个词中所包含的情感和适用对象也是不同的,相比较而言信任更高一层。例如,经理对小张说相信他会有更大的发展,这只代表经理不怀疑他的将来会有发展,并不代表要为他创造条件和机会,因此经理没有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小张,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获得经理的信任。同小张一样,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把别人对自己的相信错误地理解为信任。 

相信是信任的前提,但从相信到信任还需要一段过程。比如,你相信自己的同事都是好人,都是善良的而且不会有偷盗的行为,但是如果你忽然等钱用,又抽不开身回家取钱,你会不会把自己的家门钥匙交给同事,并把钱在哪里也告诉他?或者,你会不会把自己银行存折的密码告诉他?大部分人是不会的,除非他是你非常信任的朋友。这就是相信与信任的差别。同样,你可能会赢得别人的相信,但不一定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满意不等于信任 

满意是指人们因为获得自身满足,而对其他人的行为表示认同,并不代表信任。笔者有一门讲“服务素质”的,课程,里面提出这样两个概念:“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它们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顾客满意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话,那么顾客信任则是对顾客满意的行为化。顾客满意是顾客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直接的综合性评价,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顾客根据他们的价值判断来评价产品和服务。而顾客信任是指顾客对某一企业、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认同和信赖,它是顾客满意不断强化的结果。与顾客满意倾向于感性不同,顾客信任是顾客在理性分析基础之上的肯定、认同和信赖。从这个角度看,让别人满意,是取得其信任的一个前提条件,满意一定是发生在信任之前的。但是,从行为和意识形成的角度看,满意发生在行为之后,而信任却又发生在行为之前。举个例子,如果你要购买一件商品,而你从没有过使用此类产品的经验,那么任何品牌的产品对你而言被选择的几率都是一样的。当你选择了一个品牌之后,如果你的价值判断是满意,那么就可能对这个品牌产生信任。以后在购买其他类别产品的时候,如果同样有这个品牌的产品,其被选择的机会就会相对较大,但并不代表你非这个产品不买。因此,为了获得信任,你需要不断地去创造令别人满意的行为结果,才有可能获得他们的信任。 

信任不是绝对的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任何的信任都不会是无条件的,没有绝对的信任和不信任。当环境符合某种条件时获得的信任,要条件变了后会随之改变。例如在国外,你给车辆买了保险,保费是同你的车辆价值和驾驶记录挂钩的。如果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的人马上就会来找你,要求你把保费增加,否则他们就不会让你继续买保险,因为你的不良驾驶记录让保险公司对你的信任度降低了。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也有这方面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比较胖的话,那么他买人身保险的时候保费就要比瘦的人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信任不是绝对的,是会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非典”在中国横行的时候,这一点更加明显。李总在“非典”时期从北京回了老家,一是为了和父母、朋友在家过个生日,二是为了避开非典。本来是高高兴兴过生日的,谁知刚下车就是体检,回到家后家里人也都埋怨他不该回来,说万一把非典带回来怎么办。朋友听说他是从北京回来的,也都躲开了。李总的生日那天很是冷清。从北京回来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有觉得还有人信任他。因此,一个人曾经信任我们,不代表今天也信任我们,更不代表永远都信任我们(其实这和信任不太相关,或者说信任和个人利益相关)。 

思考 

1.自己有没有把别人的相信误以为是对自己的信任? 

2.自己有没有把别人的满意误以为是对自己的信任? 

3.自己有没有认为“他现在相信我,就会永远相信我”? 

不信任的根源 

获得别人的信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更多的时候你却是得不到的。那么,是什么阻碍了别人对你的信任呢?你应该清楚,信任也是一种共同的理念,是在相互认可了双方或者多方的某些认知上的共同部分以后,在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合作期间,通过主动的行为保持相互合作关系的一种理念。既然是相互的,那么你首先要来看看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在信任的获取过程中,你可能经常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对其他人信任的缺失 

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别人总比对自己要求严格”。很多时候,人往往一方面希望别人给予自己更多的信任,另一方面却对别人不信任。笔者在团队合作培训中让学员做这样一个游戏:让团队中的一个人,站在桌子上,其他人在下面用手结成一张网。站在桌子上的人,从桌子上直挺着后倒,下面的学员把他接住。这个游戏需要桌上的人对别人有相当的信任,否则是不敢往后倒的。游戏过程中笔者发现,当一个人在下面的时候,他会大声地对上面要倒的人说:“相信我一定会把你接住的。”但是当他站到桌子上面的时候,他却不信任其他人,在倒之前要对别人说一句:“你们可一定要接住我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很多人在鼓励别人信任自己的时候,却对别人不信任。 

对别人不信任,就会在彼此之间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彼此防备。有一次,小胡陪妻子到市场买肉。妻子同肉摊老板讨价还价,最后终于把价格降了下来,可是当他们把肉放到公平秤上重新称量的时候,却发现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