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是男人就要成功 作者:张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私下告诉他说:〃以公的声望,虽违旨不行,也是可以的。但九帅之军队屡屡失利,难道不惧怕朝廷的谴责吗?〃曾国藩于是东归,从此绝口不谈剿捻的事。李鸿章接替为统帅,也没有改变曾国藩扼制运河而防守的策略。后来,大功告成,李鸿章上疏请求给从前的领兵大臣加思,曾国藩仅仅得到了一个〃世袭轻车都尉〃,因此大为恼怒,对江宁知府涂朗轩说:〃他日李鸿章到来,我当在他之下,真是今非昔比了!〃




第68节:进与退的做人智慧与方与圆的做事哲学(6)

曾国藩一生中几进几退,但每次面对困境时他都能冷静面对,从容找到出路,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能在官场中纵横数十年的资本吧!
 
关键时刻敢站前排
 
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让自己站在前排,主动一点,机会来了要抓住,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得多。
 
南宋时的虞允文本来是一个文官,是个从没带过兵打过仗的书生。但他临危受命,义不容辞,居然指挥宋军挫败强大的金军,取得采石大捷。
 
公元1161年,海陵王调集了40万兵马,分为4路,大举南侵,妄图一举消灭南宋。10月,海陵王已率领大军进抵长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县)。这时,宋将王权已经被罢官,新将领还没有到任,叶义问也逃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没有统帅的将士们零零散散地坐在路旁,士气十分低沉。
 
中书舍人虞允文正好到采石犒军,看到将士们垂头丧气,马鞍、盔甲扔在一边,就着急地问:〃现在大敌当前,你们还坐在这儿等什么?〃
 
将士们抬头一看,见他斯斯文文,是个文官,就爱理不理地说:〃将官们都溜之大吉,不知去向,我们还打什么仗?〃
 
虞允文虽是个文官,但骨头还是很硬的,属朝中坚定的抗战派。他召集众人说:〃我是奉朝廷之命到这里来慰劳大家的。你们只要为国杀敌,我一定上报朝廷,论功行赏。我虽然是一介书生,也要拿着马鞭跟随在你们的身后,看诸位杀敌立功!〃
 
将士们见他慷慨激昂,顿时振作起来,他们纷纷表态说:〃我们也吃够了金兵的苦,谁愿意当亡国奴呢?现在有您出来作主,我们一定拼命杀敌,为国立功!〃
 
这时候,虞允文手下的幕僚却在一旁向他使眼色,悄悄地对他说:〃别人把局势弄得一团糟,你何苦做替罪羊,来指挥这场战争呢?〃虞允文听了,气愤地说:〃不要说了!国家已经危急到了这种地步,我怎能坐视不管呢?〃




第69节:进与退的做人智慧与方与圆的做事哲学(7)

虞允文立即视察了江边的形势,对防务作了周密的部署。他下令步兵、骑兵都整好队伍,排开阵势;又把兵船分为五队,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隐蔽在港汊里作后备,最精锐的一支驻在长江中流,内设奇兵,准备冲撞敌舰。
 
这边刚部署完毕,北岸的金兵就擂响战鼓,呐喊着冲了过来。转眼间,70多艘战船已经冲到了南岸。宋兵为了避开金兵凌厉的势头,稍稍后退了一些。虞允文见此情形,便亲切地拍着统制将领时俊的后背,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久闻将军胆识过人,远近闻名。今天怎么像小儿女一样站在船后,这样只怕你一世的威名都要扫地了。〃
 
时俊受到主将的激励,热血沸腾,立即跳上船头,手拿双刀,与敌人拼命厮杀起来。士兵们一看主帅和将领都如此英勇,也争先恐后地上前与金兵搏斗。
 
最终,这场采石矶大战以宋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海陵王也在退兵途中被杀。
 
虞允文一介书生却立了赫赫战功,正是因为危难时刻,他勇担重任,才会激发自己如此大的潜能啊。所以说,做人不要消极等待机会,要时刻处于起跑的状态。到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让自己站在前排,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你永远都不会缺少成功的机会。
 
不要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年代,都难免对这个世界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毕竟不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来设计的,难免存在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缩短现实与我们自身愿望之间的距离呢?大文豪萧伯纳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
 
要改变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状态,唯一的办法是主动去适应社会。如何适应?方法有四:
 
其一,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我们周遭的世界。
 
虽说地球上的麻烦事很多,但值得我们追求、品味的美好事物更多:爱情约会、友情派对……那么,我们何必愁眉苦脸地面对这个世界呢?




第70节:进与退的做人智慧与方与圆的做事哲学(8)

其二,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一个人对社会不适应,不是因为这个社会很难适应,而是自身缺乏适应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一味地否定社会是没有用的。比如,许多中年人留恋过去,对当今社会大环境很反感,觉得现在是年轻人的天地,很难在生活水平、经济条件和发展机遇上超过他们,于是有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愤愤不平,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失常。其实,他们的问题在于知识和技能比较落伍,而学习是唯一的改进之道。
 
其三,寻找比较适合自己的环境。十七世纪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去你愿去的地方。如果你对自己的灵魂不了解,这个世界都会与你格格不入。〃
 
我们一定要搞清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搞清自己的真正追求是什么。然后,我们就能据此挑选与我们梦想相对比较适配的环境。社会这个大环境,是由无数个小环境组成的,每个小环境都有其特定的传统、风格、文化、价值观。任何人都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我们当然应该选择跟我们的个性、特长、潜能和追求更相近的环境。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毫无疑问,在与个人特质相近的环境中,我们更容易创造〃人类的幸福〃和达到〃自身的完美〃。
 
其四,谦虚谨慎,踏踏实实学本领。毛泽东曾鼓励年轻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很多年轻人对这句话特别欣赏,当他们走上社会后,就抱着一种随时准备接管世界的心态,恨不得立即受到重用,立即达成人生梦想。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初到单位时,干得很卖力,希望受到某位慧眼识英才的领导赏识。要是一个月内还未受到重用,就开始责怪领导不重视人才,灰心丧气,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他们却没有想过,是骡子是马,总得溜一溜才见功底。假设真的交给他们一个重要职位,凭他们有限的那点书本知识,能胜任吗?哪个领导会糊涂到冒如此大的风险呢?




第71节:进与退的做人智慧与方与圆的做事哲学(9)

世界归根结底确实是年轻人的,但管理世界的重担归根结底要落到有能力挑起重担的年轻人身上。如果你想受到重用,就要脚踏实地,努力获得挑起重担的能力,并通过实实在在的业绩证明自己确实具备这种能力。
 
过于刚直最易惹祸上身
 
为人处世,要审时度势,善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应变,不拘泥于成规,不怕装傻充愣,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通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静自如,不为突发的事变所震慑。遇到复杂难解的问题,若一味思想僵硬、守旧,而不根据事情的变化有所改变的话,必然要追悔莫及。
 
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将军周勃的儿子,可谓名将之后,他通晓兵法,善于治军,也可算得上是一代名将。
 
公元前158年,匈奴骑兵分两路入侵,前锋直逼太原郡,当时长安的军事布置是:祝滋侯徐厉胜守渭北棘门;宗正神礼驻守霸上,以周亚夫为将屯兵细柳。
 
汉文帝是一位节俭谨慎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为了慎重起见,他亲自到西军和北军去视察,所到之处,无不倾营出动,候迎天子。文帝看到这种情景,深为忧虑,真不知一旦匈奴袭来,他们如何对敌。但等到了周亚夫军中,情况则完全不同了。
 
只见军吏士卒都手拿利刃、身披铠甲,弓弩上也搭着箭。天子的前导官来到营门,立刻被军士挡住,无法进去,便对守营门的军吏说:〃天子即将驾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