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官是一门技术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氐目粘窍磐肆怂韭碥彩逋虼缶�
在生死存亡之际,本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可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机敏,巧用智谋,又一次化险为夷。他用的便是以退为进的技巧。在当时的情况下,如若以正常手段,带领自己手下两千五百兵士与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拼死相抗,结果可想而知,必然是全军覆没,兵败被俘。与其负隅顽抗,不如退一步,主动打开城门,“欢迎敌军入城”。而多疑的司马懿看到这种反常的举动,正好中计,认为必定有诈,必有伏兵,吓得立刻引军而去。



、先发制人,抢占先机

人们常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对于同一件事情,可能大家都是陌生的,但有的人能够快速地适应并处理好它,而有的人则不行。然而,那些能够快速适应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对于问题能够提早下手,提前做好准备。当双方进行对抗时也是一样,要想获得主动,占得先机,就需要提早下手,在对方还没有行动的时候先对方一步,而这一步往往就打下了别人不曾拥有的基础,对今后的巩固和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先发制人的技巧是诸葛亮运用最多的一种手段,为自己也为蜀国谋取了巨大的利益和好处。
首先从诸葛亮个人来讲,从他出山之初且认刘备为主开始,便能体现出其先发制人的计谋。诸葛亮的家族并不是名门望族,他仅仅是一介布衣,并躬耕于隆中。但这样一个普通老百姓却成功地证实了刘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即使是平凡无奇的麻雀,也可以飞上梧桐变凤凰。那么,他所倚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先发制人的处事手段。试想,就算他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文韬武略无所不能,没有人认识他、知道他,他依旧只能够手握锄头躬耕于田亩之中,而就算他能够毛遂自荐,得到任用,其效果定然是没有刘备三番五次来请实际,并且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得到重用。可见,诸葛亮最初的成功就在于他能够先下手为强,散播自己的名声,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知名度,这样才导致刘备几次来请都要毕恭毕敬,无形之中把自己放在了主动有利的地位上。
再从诸葛亮为蜀汉立下的功劳来看其先发制人的技巧。三国时期,天下诸侯逐鹿中原,而对于人主们来说,荆州这块地盘就是战略要地,可谓兵家必争之地。曾有人感叹,得荆州者可得天下,虽然略微夸张,但由此可见荆州的重要性。诸葛亮在其《隆中对》之中就已经向刘备提出了荆州的重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如果能够得到荆州,从地理上来看就相当于把南中国一分为二,并且荆州地区水网密布,水势平缓,很适合建立根据地。这么重要的一块地盘诸葛亮怎么会舍得放手呢?
荆州之主原是刘表,可刘表死后,其子胆小懦弱,投降于曹操,因此荆州为曹魏所得。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不得不退出荆州,这样,这块土地就存在了势力真空的局面。本来赤壁之战的主力是孙权的东吴集团,占领荆州核心南郡等地的也是周瑜的东吴势力,刘备虽占领了荆州大部分土地却不是关键之处。诸葛亮心知荆州之重,决定拿下整个荆州,于是先下手为强,趁周瑜与曹操的江陵大战还未结束,无暇他顾之时,巧设计策,让张飞乘乱夺下了整个荆州,而东吴再下手时,为时已晚。得地之利已经坐实,无从更改,然而此时东吴不干了,于是诸葛亮便巧设了名目,说刘备无地以自立,荆州之地当是向东吴借的好了。此时土地已在人手,孙权是想不同意也不行了。就这样,诸葛亮凭借先下手为强的技巧,帮助刘备成功夺得了梦寐以求的荆州之地。
自从刘备集团顺利地拿到荆州之后,便大大发展了自身实力,成功地从一个实力弱小无以自保的小团体发展成为一个能够与北魏、东吴分庭抗礼,且实力雄厚的蜀汉。可以说,有了荆州才得以落脚,有了荆州才打下四川,建立了蜀国,而这些,都是源于诸葛亮先发制人的处事技巧。而这件事的反面教材便是东吴的众人了,他们其实是相当“冤枉”的。刘备初期没有实力,所以孙刘联盟其实主要还是依靠东吴的兵将来挑起大梁的。曹魏来攻,与之对抗,是周瑜大都督成功打出了为后世所传颂的赤壁之战,这一战有效地阻止了曹操南下的步伐,挫败了曹军的锐气和势力,并最终将曹操赶跑了。而创下了战场首功的人,在分割胜利果实的时候,却被别人占了便宜,抢了先机,孙权真可谓是费了大力,却没有从中获利。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抢占先机,没有做到先下手为强而导致的结果。



、眼光要准,出手必狠

从古至今,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贤人必定是拥有独到的眼光,且能够抓住契机。他们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结构,在最为恰当的时机选择出击,而且手段疾厉,击中要害,并且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乱世出英雄,身处乱世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具有“眼光准,出手狠”的做事技巧。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智慧谋臣中的佼佼者,定然深知此理。
从诸葛亮初出茅庐之时,便能够在他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隆中对》中看到其独到、智慧、准确的眼光。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在徐庶的介绍下,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在第三次成功得见并详谈的过程中,诸葛亮以著名的《隆中对》分析了天下形势:“自从董卓之乱以来,天下间的英雄豪杰都群起响应,将州改为郡,在一方称霸的诸侯可谓不计其数。曹操和袁绍相比较而言,曹操的名与利都不如袁绍,而且兵力又少,可是曹操却打败了袁绍,这种以弱胜强的事实,其一便是时机选择得好,其二还在于他谋划得当。此时曹操的大军已达百万,并且挟天子令诸侯,我们实在是不能够与他争强死斗。而孙权在江东,他的基业已经营了三世,他的地盘地形险峻,又得民心,孙权还能够唯才是举,他的实力也是很强大的,我们只能以他为援而不可兼并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又能到达沿海,东面连吴郡、会郡,西面通巴郡、蜀郡,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啊,可如今此地主人刘表却守不住它,我想这是上天专门拿来送给将军的,难道将军不想得到它吗?益州不仅地势险要,土地也肥沃广阔,是个好地方,高祖就凭借它建立了千古基业。可惜刘璋这个人昏庸无能,而且张鲁不断在北面威胁他。现在天下才俊都希望能找到贤明的主公来投靠。将军既是皇室后裔,声望也高,天下皆知,应该广收英豪,假如将来能得到荆、益二州,凭险而守,并和西边蛮夷交好,再安抚南面蛮夷,对外与孙权联盟,对内改革政治;等天下大势一变,就派一员上将领荆州兵攻下宛、洛两郡,将军亲自领益州兵攻出秦川,天下万民一定夹道欢迎。如果能做到如此,那么您就能够称霸天下了,汉室也可复兴了啊。”
从这篇《隆中对》中,可以发现,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躬耕于陇上,但他可不像一般的农民一样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他的视野广阔得很,并且,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很透彻,可以说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这就恰恰反映出了其眼光的高远。试想,如果其没有这样独到的眼光,那么刘备在与他对谈之后,又怎么会认为他是天下奇才,能够助自己成就大业呢?说不定还会觉得诸葛亮只是徒有虚名罢了。所以说,打开诸葛亮仕途之路,为其以后的飞黄腾达造桥铺路的,便是这种眼光准确的本领。诸葛亮凭借着它成功地身居军师之位,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除了眼光要准之外,还要做到出手狠。对待敌人就一定要使出全力,不留余地。诸葛亮与司马懿可谓是老对头了,冤家路窄,狭路相逢必然是你死我活。诸葛亮在上方谷一役中,对司马懿大军采取了火攻的策略,算是下了狠手,差一点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逼入死地。
对于主公,诸葛亮可谓做到忠心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属下,诸葛亮可谓做到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对于友人,诸葛亮可谓做到亲厚友善、尊敬宽待;而对于敌人,可就没有那么好了,必然是要辣手摧之,不留一丝余地,集全身之气力望一击而灭。可以说,魏蜀两国的关系必然是势不两立,最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作为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