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样郎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都传来的消息五花八门,武思芳也就听这么一耳朵。不管怎么说,结局都是好的,因为皇帝没有食言,为武思芳的那一大笔钱做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而武思芳也不去刻意探听事情的真相,她最在意的不过是潘毓的安危。其他的,早已和她无关。
  他们都有各自的路要走,过往是一场云烟,无论曾经如何缠绵悱恻,终究是散了。
  *****************************************
  ****************************************
  注:本文新角色女主的曾祖武挪音由亲爱的作者挪音大大友情客串。谢谢!
  女主的母亲武秋秋由亲爱的读者立秋大大友情客串,谢谢!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话说:1。武大的好日子已经开始了。从下章起,该虐谁咱们就虐谁哟。虐得到最好,虐不到就算了。好了,打滚求个收藏添动力!
  2。每次都会趁热发,所以请大家帮忙捉。爱你们哟。
  

☆、亲事

  景初七年的春天,燕国派去齐国和谈城池买卖的使臣未能很好的完成使命,齐国小皇帝做不得主,握着实权的四院大王起了内讧,最后因为价钱以及其他因素没谈拢,将这事儿搅黄了。燕帝慕容还终究没耐住性子,不顾朝臣反对,孤注一掷,御驾亲征。
  两军在燕齐北边界对垒,双方都是伤过元气的,气势上皆大不如前。齐人虽骁勇善战,但心有不齐,燕国实力早已薄弱,不过皇帝亲临,军中士气大涨。慕容还披挂上阵,关键时刻亲手射杀了齐国最负盛名的南院大王,燕军在异常艰难中取得了胜利。
  齐人生惧,吃了头亏便望而却步,想要休战谈和,继续商讨四州买卖事宜。慕容还深知燕军实力,眼下再也负担不了任何战争,于是开始装腔作势,就坡下驴,双方最终平息干戈。有了谈判的筹码,慕容还连恐吓带威胁,齐人当中虽有心知肚明的,但也无力回天,燕国到最后只用了八十万两银子购买了四州,连原先预想的五分之一都不到。燕齐双方在两国北边交界檀月城签订檀月之盟,确保彼此友好往来,再无战事。 
  皇帝得胜回朝,多年的心愿以偿,激动了好些时日,野心越发地膨胀起来,休整没过两天,心里又拨拉起了算盘珠子。在取得一干文臣武将的支持后,慕容还打算缓过了这口气儿,继续屯兵金流,准备随时攻打西边的夏国。将来若能顺利拿下夏国,不仅能掌握西域与燕国的贸易主动权,还能对齐国形成包围之势,届时燕国北边的齐国便如囊中之物,毫无优势可言。燕国东边临海,南边一些弹丸小国诸如白蛮、图番不过是苟且偷生的蝼蚁,根本不足畏惧,到时候一脚碾过去,再无忧患。
  燕帝慕容还的美梦似乎就要实现了,征伐天下指日可待。
  ***********************************************
  ************************************
  似乎所有的人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走上了自己该走的路,慕容还本该加紧步伐一展宏图大志,尽快实现天下一统的局面,可惜刚开个好头,就被开春以来燕国几十年难见一回的洪水灾荒严重干扰了计划。景初七年自春天开始,雨水连绵,西、北边尚可,东、南边儿到了夏季,大雨不断。或许是上天有意给慕容还一心穷兵黩武的惩罚,眼看到了秋收的时节,横穿燕国土地的金流大河以及大沅江在中下游轰然决口,暴雨引发的山洪也席卷了大量泥沙肆虐而来,接连吞没了关内道、河东道以及河南道绝大多数农田,水患泛滥,瘟疫横行。灾荒严重,粮食颗粒无收,国库空虚无法即刻支应,百姓苦不堪言。活下来的人背井离乡成群结队逃荒要饭,可依旧是饿殍遍野,浮尸满地。
  东南边儿遭此天灾,西北边儿则安全很多。就拿黄州府下辖的小县金流城来说,这地方处在金流大河的上游,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福地,雨水虽多但并未构成威胁,早些年修的堤坝又是牢不可摧,如今倒成就了好年景,天灾人祸丝毫没有影响到这里。除了城门口隔三差五出现逃荒的流民,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南边儿的水患灾荒到底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武思芳对这场灾难自然有所预料。她和慕容还一样,都在赌,她赌的是武家翻身的时机。慕容还一心扑在霸业上,陷入执念而不自知,难免对民生大计无法顾及。年初曾有官员上书此事,谈及今年雨水异常。慕容还的心思不在这上头,和大多数朝臣参考了以往的经验之后,并没太当回事。 当初皇帝感慨燕国没有多少储粮的时候,武思芳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即便没有水患灾荒,缺粮也只怕是迟早的事情了。想必慕容还这一回急得四处蹦跶呢吧。入秋以来,燕国的粮价在东南边八道行市上翻了数倍,并且已经波及到了西边,再这么肆无忌惮涨下去,国朝。动。荡在所难免。
  武思芳猜的没错,慕容还确实慌了。连年的战争使得粮仓里空荡荡的。每次打仗调度粮食,她都是在憋着一口气跟老天打赌,赌大燕连年风调匀顺,赌上天佑她霸业可成,赌燕国没有天灾人祸,可惜这次她输了,救济不及时,灾难引发的后果是她不曾预料到的。
  慕容还为了打仗,曾经想尽多种办法从燕国富裕商贾的荷包里套钱,国库目前尚有点盈余,朝廷也拨了钱派了人尽快抢修大坝,疏通河道,可这些都解决不了眼下最主要的困境。如今行市粮价成倍上翻,户部要纳粮,也得出高价,局面脱离了朝廷的掌控。整个大燕国似乎都陷入了缺粮恐慌中,没多久,河南河东两道流民暴。动,万民聚众揭竿而起,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到处杀贪官打土豪,抢田地,占山为王。局势混乱,尤以河东道良山盗匪为最,并日渐形成气候,朝廷初次派兵镇。压,便惨败而归。
  皇帝尽快完成宏图霸业的野心因为这次灾荒搁浅,她向天下下罪己诏书,检讨自身,并郑重承诺今后一定会广施仁政,福泽万民,以敬畏上天的惩罚。可是空口无凭没有用,慕容还无粮可济,形势严峻,她整宿整宿都睡不着觉,只有二十一岁的年轻帝王一筹莫展。眼下秋收彻底没有着落了,青黄不接的阶段最难熬,慕容还开始想法子向富裕的地主们筹粮,可这样的年景,地主家也没余粮。别说叫人都把粮食捐出来,即使拿钱去买,掏不出天价,也没人愿意,都捂得严严实实的,哭鼻子抹眼泪使劲儿装穷。
  闲话少叙,只说武思芳自打从西域回了金流之后,陆陆续续收了关西道上不少粮食。她自然可以趁火打劫,狠赚一笔,如此一来,武家从前的那些产业全盘收回自不在话下。只眼前她端的很稳,并未急着出手,依旧不咸不淡地以卖酒为主,静观其变。
  武思芳早在交了银两给慕容还的时候,她就通过史书海转告皇帝,粮食折成了钱,她除了自己家,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慕容还当时急需的是银两,听到这事不以为然,一脸没有也无所谓的态度。而眼下在武思芳看来,潘毓已是安然无恙,所以这回就是白扔给狗 ,也不会让慕容还拿走了。天下是她慕容还的天下,动荡也好,民不聊生也罢,与她武思芳何干?
  水患之后,户部派出不少官员来收成好的地方筹粮,发到关西道黄州府来的几人里面就有黄州府金流人氏史书海。事实上,史书海大人的压力比上次筹钱时更大了。
  武思芳料想着这书呆子还会来找她,叮嘱了掌事开门迎客,不要给她这老朋友什么脸色,毕竟人家是有官职在身的,该恭敬还得恭敬着。果不其然,史书海只带个长随冒雨找上门来,武思芳慢条斯理打发人端茶递水,做出一副打算只叙旧情,不谈其他的模样儿。
  中秋之后,天气渐冷,连日阴雨不断,下得人心里好不烦躁。史书海起身关了花厅的窗户,将那淅淅沥沥的声音和丝丝潮湿冰冷的气息杜绝在外面。她回头望着武思芳优哉游哉地倒了一盏茶,递到她面前。热气袅袅,缥缈得如同武思芳脸上的表情一样。她抬眼看了看史书海,淡淡道:“咱们有日子没见了,有什么好事儿慢慢说吧,我有的是时间。”
  史书海心急如焚,她哭丧着一张脸,奔过去紧紧拽着武思芳的胳膊,急急问:“别扯那些有的没的,…。。你真没有粮了?你不是曾经答应圣上三十万石么,我知道你这人心眼多,拿出来救救急吧,…。买还不行吗?”
  “……。。”武思芳一顿,这人也是,真够耿直的,连客套两句都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