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保罗大教堂的院子里有不少人,那里的空气似乎略好一些,因为教堂的圆顶还可以看到。大群的男人和少年聚集在教堂院子里的树下,不知为何显得兴致很好。马洛里吃惊地发现,他们居然在沃伦设计的台阶上掷色子赌博,那可是沃伦最得意的作品啊。
再往前走,彻普萨尔德地区到处都是赌徒。每一条人行道左右两边都像蘑菇圈一样,神奇地涌现出成群结队的赌棍。这些男人跪在地上,守着他们一堆一堆的硬币和纸币。开赌局的人一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目光凶狠的伦敦佬,好像全部都被城里的恶臭召唤到了大街上,他们粗声大气地喊叫,像摊贩一样叫嚷,马洛里路过时听到他们的声音:“一先令人局!谁要赌啊?谁要赌啊?小伙子们?”在四面八方的赌徒圈子里,时不时传来赢钱者的欢呼,以及赌输的人被面罩模糊了的抱怨声。
每一个大胆的赌徒周围,都有三几个看热闹的人。看起来,这简直像一场狂欢,一场充斥着恶臭和罪恶的狂欢节,但这的确是伦敦本地特色的娱乐。周围看不到警察,看不到权威,看不到任何正义。马洛里小心翼翼地穿过兴奋的人群,谨慎地用一只手摸着水手那把枪的把手。在一条小巷,有两个蒙面人在猛踢另一个人,然后抢走了他的手表和钱包。至少有十几个人在旁边看热闹,但都无动于衷。
马洛里心想,伦敦人就像是一种气体,一团由很多细小原子组成的云。一旦社会体系被打破,他们就会四处飞散,就像博伊尔物理学定律中完全自由的气体空间。看穿着,大部分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而现在他们却肆无忌惮,被混沌状态的社会置人道德真空。马洛里猜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任何类似于当前的事件,他们没有明确的标准可资参照和比对,一下子就都成了本能的奴隶。
这就像怀俄明州晒延部落的人一样,喝多了酒就会像中了邪似的狂舞不息;而现在,伦敦城里貌似文明的人们也完全陷入了原始的疯狂。他们红润的脸上那又惊又喜的表情,让马洛里觉得他们喜欢这样。事实上,他们的确非常喜欢这种感觉:这对他们是一种解脱,一种邪恶的自由,比任何他们所经历过的自由更加完美,也更值得向往。
在人群的边上,此前神圣不可侵犯的张贴祷告文的砖墙上,刚刚被贴了一列花花绿绿的宣传单。这里都是最廉价最古怪商品的广告,在整个伦敦随处可见。雷伯恩教授的磁力头痛片、别德斯里腌鳕鱼、麦金森鲁宾酒石酸氢锂、阿尼卡洗牙肥皂……还有一些剧场广告:莱彻斯特广场萨维尔剧院上演“斯卡皮格力奥尼夫人”,还有一场福克斯剧院的自动钢琴交响音乐会……马洛里心想,这些演出肯定会无疾而终。事实上,连这些海报都是匆匆忙忙随便糊了上去,纸张被严重扭曲。过多的糨糊在海报下端一条一条地流下来,让马洛里觉得甚为反感,不过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但是就在这一大堆低俗海报的中间,有一张巨大的宽幅广告,足足有三张通常海报的尺寸,这东西有马儿的披毯那么大。差分机印刷,因为贴得太匆忙而起了皱褶。事实上,连上面所用的油墨看起来都还有几分潮湿。
内容很疯狂。
马洛里呆立在那幅海报前面,因为它的怪异目瞪口呆。海报是三色印刷的:血红色、黑色和某种暗粉色(像是前两种颜色的混合)。
一个血红色蒙着双眼的女人(也许是正义女神?)穿着花哨的血红色长袍,手持一把血红色利剑,上面写着“卢德”,剑下有两个暗粉色人物的头颅,是一男一女,都是半身像——代表国王和王后?或者是拜伦爵士夫妇?血红色女神脚踏一只巨兽的中段,那是一条巨大双头蛇,或者一条披着鳞甲的恶龙,扭曲的身体上写着“知识贵族阶层”几个大字。在血红色女人的身后,伦敦的天际线隐约跃动着血红色火舌,而在这些丑陋人物的背后布满了灰黑的云层。有三个人——也许代表着法官或者学者——被吊在海报右上角的绞刑架上,而在画面的左上角,模糊不清的打着某种手势的丑陋人群挥舞着旗帜和刀枪,在一颗长尾流星的引导下,冲向一个无法辨认的目标。
而这些还没能概括画面的一半。马洛里揉揉刺痛的双眼。这张巨大的长方形海报上还有无数的其他小图像,就像一张散落了无数小球的台球桌。这边是一个矮小的风神,吹出一团云,上面写着“瘟疫”;那边是一颗炮弹,或者炸弹,爆裂出卡通化的尖角火焰形状,小小的黑色妖魔被爆炸抛向空中;一具棺材上面堆满玫瑰花,花丛中放着一根绞索;一个赤裸的女子跪在一只怪兽面前,而怪兽是一只长着爬行动物头部的衣冠楚楚的男人;一个身材矮小带军官肩章的人在绞刑架下祈祷,准备吊死他的人是一个戴头套的小个子,他挽起双袖,对着绞刑架做下流手势……更多污浊的云纹像泥巴一样泼洒在画面上,又像水果蛋糕底部的面团,将整个画面连接在一起,画面底部还有文字。标题用邋遢的差分机字体写着:七重诅咒送给婊子养的巴比伦敦!
巴比伦敦。巴比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诅咒”?为什么是“七重”?这种巨幅海报看上去只是借助差分机发挥想象力零乱拼凑的结果。马洛里听说过,现代印刷厂有一种特别的印刷用打孔卡,可以编写特定的序列,打印特别的拼贴画。很像是信口连接的古老歌谣,或者便宜的拼接木料。在差分机廉价印刷的装饰纸张里,你可能会数百次看到同一个小幅画面,但是眼前这幅画,色调的选择非常丑陋邪恶,画面像是被一个疯子安排得挤压在一起,最糟糕的是,整个画面居然还想要表达一些什么。尽管不论是外形还是形式都恶心、拙劣到难以形容的地步。
“你在跟我说话吗?”旁边一个人问马洛里。
马洛里吓了一跳。“没什么。”他咕味着说。
那人却靠过来,站在马洛里身边。他是个非常高大瘦削的伦敦佬,一头细长柔软臭烘烘的黄色头发,戴一顶烟囱一样的大礼帽。他明显喝醉了,因为他的眼睛疯狂而明亮。他的脸上蒙着块圆点布片,衣衫褴褛,只有一双靴子例外,靴子崭新,应该是偷来的。这个伦敦佬满身汗臭,多日未曾洗澡,放荡和疯狂让他显得更加丑陋可厌。他死盯着那张巨幅海报,然后又看看马洛里。“老板,这是你朋友贴的吗?”
“不是。”马洛里回答道。
“给我讲讲这是什么意思!”那家伙坚持说,“我听到你一边看一边嘟嚷了。你知道它的意思,不是吗?”
那人语调尖厉、颤抖,眼神再次由海报转向马洛里时,面罩上面那双暗藏谴责之意的眼睛更多出一份近乎兽性的仇恨。
“你滚开!”马洛里喊道。
“你胆敢玷污救世主耶稣!”高个子尖声叫道,他的声音越来越高,骨节突出的手掌在空中挥舞,“主耶稣神圣的血啊,您洗清了我们的罪……”
他伸手去抓马洛里,马洛里把他伸出的手掌推开。
“杀了他!”一个陌生的声音怒气冲冲地建议。这句话像莱登瓶一样点燃了周围郁积的空气。突然之间,马洛里和他的对手就被层层包围了——他们不再是随机的个体,而变成了矛盾的焦点。那高个子也许是被别人推的,摇摇晃晃扑向马洛里,马洛里一拳打在他小腹上,打得他身子一下弯了下去。有人恰在此时尖声大叫,叫声足以令人血液凝结。一大块泥巴对着马洛里头部丢过来,却没有击中,糊在了那张海报上。这就像一个信号一样,突然之间周围的人就全部开始打作一团,拳头满天飞,尖叫声、倒地声交相呼应。
马洛里推搡着,叫骂着,被踩痛了脚蹦跳着。他从腰带里抽出那把左轮枪,对着天空扣动了扳机,但没任何反应,反而有人趁机一肘顶在他的肋骨上。
他用拇指将子弹上膛,再一次扣动扳机,枪声突然响起,震耳欲聋。
一秒钟都不到,短兵相接的战斗就开始远离马洛里周围。有人摔倒,有人喊叫,有人连滚带爬,手脚并用,通通作鸟兽散。有些人就在他面前被别人踩踏。马洛里在原地停留了片刻,惊异地在亚麻布面具后面张开嘴巴,那把枪还举在头顶没动。
然后他突然醒过神来,赶紧逃走。他跑步前进的同时,试图把枪别回腰带上,却发现子弹又已经上了膛,只要一碰扳机,就又可以开枪。他只好摇摇摆摆拿着那把枪逃走。
后来他停下来,死命咳嗽。在他身后,吞噬一切的浓雾中,传